乳腺癌分子分型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乳腺癌分子分型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效果评价

严婕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23000

【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癌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中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乳腺癌病患100例,根据乳腺癌分子分型将所选病例分成3组:LuminalB型58例、Her-2过度表达型20例、三阴型22例。对3组病患都施以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综合分析3组的检查结果,并对其检出成功率等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3组化疗后的前哨淋巴结检出成功率、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中乳腺癌分子分型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检;乳腺癌;化疗;分子分型

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的处理方法当中,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属于是一种比较重要的手段[1]。因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病患对化疗方案有着不同的反应,并且,在现阶段中依然缺乏一种能够有效评估以及预测化疗效果的指标。对此,本文将以100例乳腺癌病患(接诊于2015年6月-2017年12月)为对象,重点分析乳腺癌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中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应用价值,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6月-2017年12月本院接诊的乳腺癌病患100例为研究对象,将之按照免疫组化分子分型进行分组:LuminalB型(n=58),年龄在38-61岁的范围之内,平均(43.29±2.71)岁;Ⅱb型者,29例;Ⅲa型者,19例;Ⅲb型者,10例。Her-2过度表达型(n=20),年龄在39-62岁的范围之内,平均(43.85±2.01)岁;Ⅱb型者,11例;Ⅲa型者,6例;Ⅲb型者,4例。三阴型(n=22),年龄在38-62岁的范围之内,平均(42.96±2.53)岁;Ⅱb型者,13例;Ⅲa型者,7例;Ⅲb型者,2例。所有患者都在化疗前经乳腺肿块空心针穿刺活检确诊符合非特殊性浸润性乳腺癌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病历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比较3组的年龄和病理类型等基线资料,P>0.05,具有可比性。

1.2排除标准[2]

(1)合并严重基础性疾病且不耐受化疗者。(2)妊娠期乳腺癌者。(3)炎性乳腺癌者。(4)中途退出治疗者。(5)转移性乳腺癌者。(6)依从性较差者。(7)未签署知情同意书者。(8)过敏体质者。

1.3方法

4组都实行新辅助化疗,采取TAC化疗方案,即:吡柔比星(50mg/m2)+CTX(500mg/m2)+多西他赛(75mg/m2)。待化疗结束后,予以患者集落刺激因子处理。化疗后的2w内,对3组病患都施以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然后再采取保乳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亦或者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方法为:选择肿块外侧皮下2点、患侧乳晕皮下4点的部位注入适量的1%亚甲蓝,并对患者腋窝清扫术后的病理淋巴结情况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腋窝清扫后淋巴结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结果作为参考,对4组的检出成功率、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作出比较。其中,前哨淋巴结的检出率按照SLNB标准进行计算,假阴性率为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研究数据,t用于检验计量资料,即(),χ2用于检验计数资料,即[n(%)],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组的检出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并且,4组的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如表1。

3讨论

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病患来说,新辅助化疗是其比较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大量研究发现,对早期乳腺癌病患施以新辅助化疗,能够显著减少其微肿瘤,促进原发性肿瘤体积缩小,提高病情控制效果,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手术切除的效果,改善生存质量[3]。前哨淋巴结活检在早期乳腺癌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可为患者的诊疗工作提供重要指导。此研究结果表明,3组乳腺癌病患的检出成功率、假阴性率和假阳性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

近年来,随着临床对乳腺癌分子生物学的进一步研究,诸多医学专家和学者认为,乳腺癌分子分型能够为患者的诊疗工作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指导。在《圣加伦早期乳腺癌专家共识》[3]一文中有提及到,对于有着相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病患来说,因其分子遗传学发生了变化,使得其分子水平表现出了比较高的异质性,从而导致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出现了较大的差异。所以,充分了解乳腺癌病患的基因芯片和基因表达情况,能够对其肿瘤生物学行为进行有效的判断,从而有助于临床医师为患者制定出一份科学的治疗方案。此外,根据分子分型的结果,予以患者个体化的治疗,能够显著提升其疗效,改善生存质量,促进病情恢复,提高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于乳腺癌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积极应用乳腺癌分子分型,能够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并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建议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军,曹亚丽,吴晓波等.乳腺癌分子分型在乳腺癌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9):4887-4889.

[2]莫红彪,张毅,姜军等.1~2枚前哨淋巴结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非前哨淋巴结状况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7,11(3):148-151.

[3]陈晶,木拉提?库尔班,赵璐等.乳腺癌分子分型在乳腺癌化疗后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临床意义[J].医药前沿,2018,8(10):114-115.

[4]乔雷,董朝,单美惠等.早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因素的临床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8,41(2):1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