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分析

唐业红

唐业红(江苏省泗阳仁慈医院223700)

【摘要】目的探讨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噻托溴铵治疗)和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呼吸困难上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噻托溴铵的疗效突出,无论是在安全性能上还是在耐受性和依从性上,其表现都较为突出,是治疗COPD患者的一种较为可靠的药物,值得推崇。

【关键词】噻托溴铵稳定期肺疾病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9-0222-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它属于是一种气流受阻的肺病疾病,当患者患有此种疾病时,其肺功能就会逐渐退化,不仅制约了患者的劳动能力,还对其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1]。噻托溴铵属于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长效的新型的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它在扩张支气管、增强患者肺功能等方面效果显著。为了进一步研究噻托溴铵对于COPD的效果,现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临床结果表明此种药物的对于COPD患者的治疗非常有帮助,效果突出,具体情况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64例,均为2010年6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2例(噻托溴铵治疗),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8~90岁,平均63.4±4.6岁,对照组32例(常规治疗),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44~85岁,平均65.8±4.7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第一个星期被称作是洗脱期,在这期间要让患者将安慰剂胶囊吸入,而后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抗炎、吸氧、沙丁胺醇气雾剂、呼吸机锻炼、营养、物理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治疗,每次吸入18毫克,一天一次,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

1.3观察指标

呼吸困难:每一个患者都要进行呼吸评分,共分成5分(0~4),治疗后呼吸评分为2分则表示显效,比治疗前增加1分则视为有效,评分下降或无变化则表示无效。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为P<0.05。

2结果

经比较发现,观察组在呼吸困难、肺功能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见下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呼吸困难情况比较

3讨论

COPD慢性气道炎症会使得气道壁修复、损伤也就造成其重塑结构,这样就是导致气流不畅。而COPD气流不畅基本上只有一小部分是能够被逆转的,剩余的病变均具有不可逆转性。噻托溴铵的阻断对于M1、M2、M3胆碱受体全部是有效的。就解离的速度的而言,M3、M1胆碱受体的复合物要远远高于M2,其具体速度约为8倍和3.5倍,所以,这种药品能够降低由于M2胆碱受体的阻断而引发的瞳孔散大、唾液分泌、支气管收缩等不良症状,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产生作用的时间,也提升了支气管的功能。生理机制是COPD支气管阻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病因,迷走神经所支配的黏膜呈高分泌的状态,这就使得支气管出现痉挛,或因为胆碱能机制使得支气管平滑肌的张力增强,从而导致支气管痉挛。就支气管扩张剂而言,它的主要机制在于:增强运动耐力、缓解动态充气过度、增加呼气流速、扩大气道、改善气道平滑肌张力等,它可以有效的缓解COPD患者的症状。噻托溴铵属于是一种长效的、新型的抗胆碱药物,它的支气管扩张能力就目前的已有的药物而言,效果是突出的[2]。噻托溴铵在削弱交感神经的兴奋性的同时,还能够产生特异性的M3胆碱能受体拮抗剂,此种拮抗剂能够对M3胆碱能受体产生可逆转性的抑制作用,促使平滑肌不再过分扩张。不仅有效的缓解了支气管平滑肌的疲劳性,还促进了肺通气,此时支气管的扩张功能得到加强,维持时间已经超过24小时,因此,每天喷一次即可,便能够显著的缓解患者的气短状况,其生活质量也随之有所提高。经临床研究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两组从呼吸困难方面上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概括而言,噻托溴铵的疗效突出,无论是在安全性能上还是在耐受性和依从性上,其表现都较为突出,是治疗COPD患者的一种较为可靠的药物,值得推崇。

参考文献

[1]许现艳.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慢阻肺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当代医学,2009,15(31):118.

[2]何权赢.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现状研究主要结果[J].中国医学论坛报,2007,9(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