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在PICC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心理干预在PICC中的应用

马屹芳

马屹芳(辽宁省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胸外科辽宁大连116022)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5-0190-01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PICC中的应用。方法对我科2009年12月~2011年5月进行PICC插管的112例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结果本组病例置管成功率为100%,最长留置225天,最短35天。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例,穿刺点出血3例,导管堵塞9例,非计划性拔管1例。结论对PICC患者心理干预能减少或避免相关并发症。

【关键词】心理干预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操作方法简便,并发症较少,具有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保护患者外周静脉等优点,目前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1]。PICC为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提供了一条长期治疗和营养的途径。由于PICC可在体内留置时间较长,部分化疗患者在治疗间歇期可带管回家休养,因此,对PICC患者心理干预对减少并发症发生、延长留管时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对我科2009年12月~2011年5月实施PICC的112例患者健康教育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12例患者中,男68例,女44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9岁。留置时间35~22天,平均132天。PICC管采用德国贝朗公司生产的单腔静脉导管。

1.2健康教育方法

1.2.1PICC置管前健康教育(1)拟定健康教育计划,对需置管患者提前一天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依适应证详细介绍PICC的优点、配合方法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消除思想顾虑,取得信任,征得同意后签订PICC治疗同意书。(2)对不愿置管的患者应分析原因,耐心解释,告知拒绝置管可能产生的后果,也可让同病区带管患者现身说法,向病友介绍带管感受。(3)对仍不愿置管的患者需签订拒绝置管同意书并放病历保存。

1.2.2PICC置管过程中的健康教育(1)PICC穿刺前,再次向患者解释操作过程及配合方式,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嘱患者平卧于床的一侧,手臂外展与躯干呈90°。(2)穿刺时,选择合适的静脉,选择顺序依次为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嘱患者握拳,穿刺肢体制动。(3)送管时,指导患者放松技巧,多与患者交谈,分散注意力,避免情绪过度紧张,引起血管收缩,影响送管;当导管送达锁骨下静脉时,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下颌贴近胸锁关节,以避免导管误入颈内静脉;当导管送至锁骨下静脉出现送管困难时可嘱患者上臂抬高>90°,以加大锁骨下静脉与无名静脉角度。或嘱患者深呼吸配合送管,通过增加回心血量,使导管随加大血流送入上腔静脉。

1.2.3PICC置管后的健康教育PICC置管成功后,为使导管的留置时间延长,术后的健康教育至关重要。认真填写维护手册内容,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置管后的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包括:(1)观察穿刺点有无出血及炎性渗出物;(2)术后制动6h后可进行日常活动,置管侧手臂严禁做绕圈或举重等活动;(3)导管有无脱出及如何预防;(4)尽量穿着袖口宽松的棉质内衣;(5)局部各种症状如疼痛、水肿等应及时告知护理人员;(6)住院期间定期抽查患者能否复述术后教育内容,直至完全了解和配合。

1.2.4PICC带管出院患者的健康教育如患者带管出院,一般换用可来福接头,指导患者认真阅读维护手册内容及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每周定期来院换药并冲封导管一次;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干燥,透明敷料固定牢固,如有异常或不适,及时来院复诊;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教会家属给患者洗澡时的护理方法,如有敷料浸湿应立即更换。告知患者正确的维护方法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导管留置时间。

2结果

2.1置管成功率112例患者,一次置管成功109例,占97%;二次置管后成功达111例,占99%,另1例患者因反复化疗,外周血管情况差,穿刺未成功,最后行中心静脉置管。

2.2带管时间112例患者中,带管最短35天,最长225天,平均留置时间132天。

2.3并发症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例,占1.7%;穿刺点出血3例,占2.6%;导管堵塞9例,占8.0%;1例9岁小孩不配合治疗造成非计划性拔管1例,占0.8%。

2.4导管完整性112例患者拔管后检查导管全部完整。

2.5细菌培养112例患者拔管后做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3讨论

肿瘤患者化疗周期长,目前对PICC留置时间没有明确规定,国外有报道最长的可达2年。本组病例中,112例患者经过我们对PICC置管进行全程、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所有患者对PICC置管术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多数患者能主动对新入院患者进行现身说法。患者对PICC操作的接受程度高,依从性好,极大地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同时形成了良好的氛围,使该项技术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并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东文霞,乔爱珍,李新华,等.PICC插管与锁骨下静脉插管在血液病患者中的应用比较.中华护理杂志,2003,38(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