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CT诊断准确性问题剖析

/ 2

食管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CT诊断准确性问题剖析

1.宋贺楠2.车特3.陈爽4.邓志超5.张宇6.雷左

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探讨CT诊断食管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准确性问题;方法:分析180例食管术后疑似AL患者的资料,通过服用对比剂与未服用对比剂的差异查看患者体内各窗口的状况,以胃镜与随访结果为核查标准,查看两组患者各自CT诊断效能,分辨是否能够准确查看AL变量,并掌握AL可靠征象;结果:服用对比剂的患者在CT诊断AL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等方面,均展现出多因素回归的关联性;结论:CT可诊断食管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状况,且服用对比剂对提高诊断准确度有促进作用,可借由对比剂外溢更准确的判断征象。

【关键词】食管术后;胸内吻合口瘘;CT诊断;准确性

根据调查资料可知,食管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是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病率较高,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为确保能够将颈部与胸内AL问题找寻出,通常临床医师需借助CT影像判断AL的准确位置与吻合口关系,才能使此类风险得以防治,若是影像资料存在准确性问题,则极易使患者致死率提升,因此CT诊断准确性问题理应得到医师重视。

一、试验资料与方法

1.试验资料

本文选用某医院2014年9月~2018年12月确诊且接受治疗的180例食管术后患者资料。其中女性(37例)与男性(143例)的年龄区间在43~79岁,平均年龄为(67.4±3.7)岁。通过胃镜检查证实AL病患共48例,女性(12例)与男性(36例)年龄区间在43~76岁,平均年龄为(66.2±3.3)岁。另外,患有食道癌的患者共38例,无AL病患共132例,通过随访的方式得以证实。且CT检查距离手术时间保持在2~28d,普遍时间保持在5d。

2.试验方法

首先,为确保CT机能够正常扫描患者胸部及上腹部,并可以从锁骨上缘处扫描至肾门平面,检测医师需提供60%复方泛影葡胺20~100ml,而后变动体位,以便对比剂从吻合口的内部边缘流过。在此期间,医师还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分析是否适合吞服对比剂。例如,本次试验有70例患者遵循了常规的准备流程,而有73例患者因为食道术后间隔时间较短,导致创口尚未愈合,所以不能食用液体。另外,有18例患者咳嗽情况较严重,因此也不能服用对比剂,而19例患者拒绝服用对比剂,因此最终有110例患者未能饮用笔记,便直接进行了CT检查。通过服用对比剂与未服用的患者检查,可有效判断CT诊断的准确性。

其次,医师需引导患者保持仰卧位且双臂上举,使头颅先进,确保患者躯体与层间距≥5mm,而后针对行轴位肺窗、纵膈窗、脂肪窗、骨窗四项窗技术进行薄层重组,而后再将数据传输至CT工作站,确定患者的胸腔状况与食管愈合影像,再对存在问题的部位以点划线圈出。期间,吞服对比剂的患者还需观察管腔内的图像,借由手工划线调整食管吻合口的结构,而对于未服用对比剂的患者,便需要观察管腔内气体及胃管走线方向。

3.评判标准

为确保资料评判真实有效,在影像诊断期间,需选出两名专业素质较高的医师分别独立分析图像内容,而后再公开讨论诊疗的意见,确保每位患者都能够得到较完善的诊疗方案。在此期间,吞服对比剂的患者群体可根据泛影图像诊断AL,同时查看食道周围是否存在积液或积气的情况。而结合AL观察标准,更需要重点观察一下几方面问题:

(1)对比剂液体是否外溢,在纵膈窗与骨窗区域能够清晰观察到此情况;

(2)查看在脂肪窗区域内能否观察到吻合口壁缺损,并能否清晰观察到软组织结构的层次与微小缺损;

(3)借助对比剂显像优势,可查看纵膈与胸腔积液,根据显像区域大小,若存在10mm直径以上的阴影则应算作存在积液状况,低于10mm则算作不存在。另外,若存在积液,还需观察积液与吻合口之间的关联性;

(4)在检查纵膈气与气胸状况时,应查看游离气体与吻合口之间的关联性;

(5)若以上积液与积气都与吻合口存有关联性,则需判断气泡数量是否超过3个,积液直径是否超过10mm,若均小于限值,则可判定与吻合口无关,若超过限值则需判断积液积气与吻合口的位置关系,若距离小于15mm,则可以判定在吻合口周围;反之,则判定远离吻合口。

由此可见,AL的诊断准确性可分为四个评定等级:a.肯定不是AL;b.可能不是AL;c.可能是AL与d.肯定是AL。

4.统计学方法

本文选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展开分析,以胃镜与随访为核查标准,判断对比剂服用与未服用组诊断AL的敏感度与准确度,以此判断CT机诊断的潜在问题。而后,借由例数资料与上述评判标准,判断统计内容是否属实且具备统计学意义,并采用X2检验,利用多变量回归分析。

二、试验结果

1.CT诊断食管术后胸内AL的结果

180例食管术后疑似胸内AL患者中,AL组48例,均经胃镜检查证实;无AL组132例,经胃镜检查或至少随访3个月未发现AL。口服对比剂误诊1例,漏诊3例;未口服对比剂误诊20例,漏诊5例。口服对比剂CT诊断AL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准确度、ROC曲线下面积均高于未口服对比剂,两种检查方法诊断NPV基本一致。

2.食管术后胸部CT诊断AL的关联性

对比剂外溢、吻合口壁缺损、吻合口周围积液、吻合口周围积气、与吻合口相关积液、积气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对比剂外溢是预测AL最可靠征象。

三、试验结论

食管术后胸内吻合口瘘是极为严重且难以治愈的并发症,此类病症若是出现,通常会伴随较高的致死率,若是未能通过CT诊断措施准确察觉到患者病灶状况,则势必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极为严重的损害。

结合实验资料可知,CT诊断AL症状主要靠对比剂外溢,吻合口壁缺损、积液、积气与吻合口相关的积液积气状影响判定是否会对吻合口造成伤害。根据服用对比剂患者与未服用对比剂患者的影像资料可知,对比剂是决定CT诊断效能的关键要素,服用对比剂的患者更便于借助对比机外溢等情况发觉吻合口壁缺损等问题,比较未服用的患者,在影像细度方面有更好的优势。因此在选用CT诊断AL症状时,医师应尽量劝导患者采用对比剂,对于部分尚且无法饮用对比剂的,可等待患者食道术后身体状态稍恢复,再征求患者意见决定是否选用对比剂;对于咳嗽状况较严重的患者,可提供适当的止咳措施,并由医护人员辅助服用对比剂,以便CT诊断准确性得以提升,避免漏诊或是误诊的情况出现。其次,若的确无法服用对比剂,则相关医师应结合对比机外溢的特征拟定无对比剂的诊断方案,确保借由窗口影像找寻出规律,优先判定可能潜在的风险,率先实施防治措施,待患者身体状态稍稍恢复后,再服用对比剂,进行二次CT诊断,以便得到更准确的数据。

综上所述,CT诊断食管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并发症需重视对比剂的使用,确保能够在适宜的身体状态下,让患者及患者家属了解服用对比剂的重要性,并出现对比剂外溢的特征,才能使AL症状与吻合口的关联性被更好的发觉。故而,在探讨食管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CT诊断准确性问题期间,理应明确CT诊断过程中潜藏的影响要素,并提供详细的管理方案,才能使后续食管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并发症得以防治。

参考文献

[1]刘彩云,李绍东,徐凯,etal.食管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CT诊断准确性[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8.

[2]廖志敏,郑威,黄维江,etal.食管碘剂造影对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的诊断价值[J].中国基层医药,2017(13).

[3]师智勇.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防治体会[J].河南医学研究,2017(13).

[4]季俊红.食管癌术后并发胸内吻合口瘘原因分析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