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方法与应用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方法与应用效果研究

席愉

(四川省南充市中医医院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患有下肢骨折的102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比其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以及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方式在老年下肢骨折中的护理效果明显。

【关键词】下肢骨折;手术室人性化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6-0270-01

由于老年人的各项身体功能处于衰退阶段,最常见的是骨质疏松和髋部肌群退变,老年人在轻微外力、跌倒以及快速扭转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下肢骨折,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对我院收治的102例下肢骨折老年患者进行护理,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患有下肢骨折的102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23例,年龄在60~78岁,平均年龄为(69.5±4.5)岁,骨折类型:20例为股骨颈骨折,17例为股骨干骨折,11例为胫腓骨骨折,其他4例;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在61~79岁,平均年龄为(69.3±4.1)岁,骨折类型:19例为股骨颈骨折,16例为股骨干骨折,10例为胫腓骨骨折,其他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骨折类型等一般资料无较大差异性(P>0.05),可进行分析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对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情况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包括(1)术前护理:术前1天对患者进行访视,了解患者的心理特征,给其进行心理疏导,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步骤以及治疗效果等,消除其内心顾虑,强调术后的注意事项,给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给其心理上的熟悉感,确保手术的正常进行。(2)术中护理:护理人员主动接待患者给其心理上的鼓励和支持,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但要注意患者隐私部位的保护,尊重患者,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术中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3)术后护理:术后对患者的伤口进行清洁、包扎,病情控制良好后送至病房或恢复室,做好交接工作,患者清醒后给其介绍病情的情况,使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1.3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况进行评分,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的满意度,分值为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上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展开t检验,若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则P<0.05。

2.结果

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以及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

表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比较(x-±s)

3.讨论

下肢骨折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一种疾病,多见于老年人,临床上一般进行手术治疗,使骨折复位并进行固定,促进骨折的愈合。手术治疗中常会使患者的心理出现应激反应,再加上老年患者基础疾病较多,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因此,术后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安全的护理措施。人性化护理方式是一种新型的以患者为中心展开的护理模式,手术室人性化护理主要是在手术室对患者进行的护理干预,术前针对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介绍手术的相关情况,消除其心理顾虑,接受手术治疗,术中给患者更多安慰和鼓励,尊重患者的隐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进而减少因为情绪紧张引起的血压、心率升高等不良反应,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全面性的评估,待其控制良好后送入病房或恢复室做好交接工作,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详细的护理方案,全面对患者的身体进行护理干预,叮嘱患者术后的注意事项,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伤害。护理人员及时和患者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感受,如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术后追踪:护理人员根据患者骨折的愈合情况给予制定相应的运动训练计划,协助患者进行床上简单运动、借助拐杖下床活动以及自行活动等,促进患者骨折的全面愈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次对我院收治的102例下肢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DS、SAS以及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下肢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情绪,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提高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2]。因此,临床上在治疗下肢骨折后需要进行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其康复。

综上所述,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方式在老年下肢骨折中的护理效果明显,可以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艳.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15,11(14):88-89.

[2]仇爱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人性化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6,9(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