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突发强降雨应急管理研究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城市突发强降雨应急管理研究及应用

赵柏涛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银川供电公司宁夏银川751000)

摘要:现阶段,全球的气候都处于异常的情况,频繁出现突发性强降雨,给城市的正常生活带来了重中之重的影响。站在应急管理的角度上来看,科学合理的对城市突发强降雨的排涝应急工作进行指导,可以促进城市防汛排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突发强降雨;应急管理;研究应用

由于我国是世界上发展最快也是最大的一个国家,因此,也是世界上受洪涝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2010年我国相关部门调查的351各城市中显示,2008年到2010之间,共有百分之六十二的城市遭受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其中有137个城市遭受过3次以上的洪涝灾害,并且其中57个城市最长积水时间超过12各小时。随着全球性气候发生变化,我国部分城市经常会出现突发强降雨,使得我国成为受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1突发性强降雨对城市产生的危害和影响

城市突发性强降雨所导致的内涝,主要是因为城市连续出现强降雨并且超出了城市的排水能力,又或者因为排水管排水网系统不通畅,使排涝泵站不能正常的运行,进而导致城市内产生大量的积水灾害。普遍来讲,当城市内产生积水时,当积水的深度达到15厘米至20厘米时,便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的交通,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其他灾害,这样就是所谓的城市内涝。突发性强降雨对城市产生的危害和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城市道路出现积水,尤其是地道桥或者低洼地段等会出现大量的给水,更为严重的会出现阻碍到交通的正常运行、公交或者轿车熄火抛锚被淹等现象,而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使车内人员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其次,临街地下商场商户、居民地下室、地下停车场、棚户危房或者稠密的居民等,一旦出现强降雨,便很容易导致风险区域易倒灌受淹,如果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转移,便会严重威胁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再次,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排水管网出现杂物堵塞或者淤积等现象,不仅降低了雨水的泄流速度,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积水程度,进而增加了相关人员的清掏工作;最后,在建工程中容易出现基坑淹灌、道路塌坑、或者电力起火等危险事件。

2对城市突发强降雨的有效应急管理措施

2.1编制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

现阶段,根据我国的城市运行情况来看,突发性强降雨所造成的洪水泛滥以及内涝问题,对城市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因此,政府重视对城市突发强降雨的应急管理措施,保证救灾抗灾能够高效的运行,同时也编制科学合理的排涝预案。我国国务院在2006年1月8日针对城市突发强降雨现象颁布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预案》,为城市排涝编制起到了有效的指导作用,同时也科学合理的框架了相关体系

2.2城市排涝的应急管理体制

城市排涝的主要抢险力量来自预政府、市政、交通、公安、水务、建委、城管、房产以及电业等部门构成的,当地驻地的武警官兵部队作为非常重要的补充力量,可以在必要时,向相关部门申请当地武警官兵部队介入到实际的救灾工作当中。与此同时,水文、财政、电信、教育、气象等部门应配合救灾部门的实际工作,并且要随时像其传递准确的信息。上诉的所有部门虽然有各自的救灾工作,但是也要服从总体指挥部的命令进行工作。

2.3城市排涝的应急管理机制

城市的排涝抢险工作不仅会涉及到多种多样的部门单位,而且在突发强降雨的时候又多呈突发性,在抢险的过程中时间非常少,同时预警的准确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抢险的时间,因此,气象水文部门一定要保证预警信息的准确可靠性。除此之外,城管部门和公安交警的道路检测系统,也应该为抢险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进而保证指挥部能够提供科学有效的抢险措施。指挥部应根据抢险现场的实际情况,去下达相应的抢险任务给各执行部门。然后各执行的过程中,一定要整合现有资源进行衡量,一旦出现不能满足实际要求的,一定要将其问题如实汇报给防汛的指挥部,请求当地武警部队的调度等,使各部门之间能够形成科学合理的联动机制。

2.4城市排涝的应急管理法制

应急管理法制是在出现事故时,应对国家权利和公民权利之间、公民权利之间和社会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同时也可以促进各项应急活动的顺利开展。在城市排涝应急管理上,一定要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0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8-01-0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2005-07-0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06-10)、《洪涝灾情报送及发布管理办法》、《市河道管理条例》、《市城市排水条例》、以及《省河道管理条例》等进行。只有严格按照上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应急管理,才能保证救灾工作的高效进行。首先,可以通过严谨的法律手段,去科学合理的调整各种社会管理,使社会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之间的关系更加良好,进而使公民的基本权利不会受到侵犯。然后,在发生各种事故时,能够保证救灾工作有法可依,高效的消除紧急状态,使法制可以在紧急的情况下得到有效的延续。

总结:

综上所述,城市的突发强降雨对城市的正常生活有着重中之重的影响,现阶段,虽然各地政府对于城市的应急排涝有了足够的重视,但是由于在实际城市的应急排涝抢险工作中,依旧有很多的不完善的地方会耽误抢险工作的进行,并且也没有足够的抢险经验,使得应急管理始终处于被动的情况,没有典型案例可以参考。在此背景下。可以通过借鉴应急管理的系统性管理模式,去科学有效的指导城市应急排涝抢险工作,除此之外,也应该建立完整的指挥体系,进而形成科学、合理、有效、以及规范的应急排涝体系。

参考文献:

[1]王淼.关于编制城市突发强降雨排涝应急预案的几点建议[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2,18(07):42+44.

[2]尚全民,胡亚林,赵璞.我国城市防洪排涝工作形势分析[J].中国防汛抗旱,2015,25(03):1-5.

[3]姜仁贵,王小杰,解建仓,张永进,梁骥超.城市内涝应急预案管理研究与应用[J].灾害学,2018,33(02):146-150.

[4]杨俊军.城市防洪排涝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8,47(07):23-24.

[5]王建,郑福寿,傅亮.江苏省应对城市突发强降雨管理对策[J].中国防汛抗旱,2013,23(03):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