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

李静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新乡453800)

摘要:新课改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新的要求,本质就是将传统教学中以分为主转变为以人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性素养,实现高效课堂。要达到这一要求,需要教师首先能够转变思想,注重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理论结合实践,彰显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能够根据自我的个性特点进行学习。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育

时代在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或定义需重新划分标准,这就意味着教学育人有了新的标准,教师也需要更新自我的教育教学的方式,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过灵活运用教学方式来减轻自我的教学育人的压力。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教学育人应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和思考,不能与生活实践脱节,要让学生走出课堂,看到广大的社会现实,了解生活实际的走向。

一、小学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

小学数学与中学、大学的数学相比,在趣味性上已经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数学课程枯燥、乏味的传统特点。但即便如此,小学数学与其他科目相比,仍不占据优势,在学生群体中并不如何受欢迎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情况,这也是导致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积极性较低的一个主要原因。须知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从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说,尤是如此,他们不会在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上耗费过多的精力,一旦小学生对于数学科目丧失了兴趣,那么便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教师教学观念的落后

我国的教育改革已经实施了相当长一段时间,但传统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仍旧根深蒂固,导致素质教育始终难以展开。绝大部分小学数学在教学观念上仍十分落后,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于重视理论教学的部分,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却有所忽视,在课堂教学中多是以自身为绝对主导,存在着独断其是、罔顾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忽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现象,难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小学数学的教育沦为一种生硬的“灌输式教学”。

二、做好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育策略

(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力争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大发展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有最充分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基础小学教育来说,面向全体学生有着更深刻的意义。教育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首先就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起始阶段,一般来说,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是能学好数学的。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好多学生数学成绩差并不是因为自己智力水平低,而是学习习惯等其他因素造成的。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有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认识,这样我们才有信心教好学生。当然,我们要正面学生个体差异,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导致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有效教学,力争每个学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推动孩子的全面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第一个阶段,也是学生性格、行为习惯的形成阶段,是学生心理全面形成的奠基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作为小学学科中极为重要的数学学科,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课后作业的负担、心理素质的发展等问题,都会影响到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所以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把教书和育人紧密的结合起来。1、让教师的“爱”充满课堂小学生刚刚离开父母,真正的坐到课堂里,他们在心理上最离不开的就是“爱”,这种爱是教师的引导和关注,充满教师爱意的课堂才是和谐的课堂,教师教得游刃有余,学生学的自由自在。2、联系孩子的世界,巧设问题现在很多教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学过程中还是老一套,课本抠得很细,讲课也一板一眼,觉得自己也尽心尽力了,殊不知学生的接受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在创设数学问题时,应立足学生知识储备的实际,问题要让学生“摸得着”,不是为了教而教,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的求知欲才会真正地被挖掘出来。

(三)重视学生实践,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

俗话说:“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数学学科的一些特点使很多学生感到了学习的枯燥。实践就是学以致用的过程。在实践活动中,采用形象化材料与手段来理解内容,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演,学生看”的被动局面,多让学生利用小棒、图片以及各种学具进行实践操作,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随之展开,这样学生在亲自获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开展探索,激发创新欲望,从而实现把未知转化为已知。

总之,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我们应该立足于小学数学的教育地位,在教学中面向每一个学生,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学生的终身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李静(1995-),女,小学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小学数学,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