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高危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心血管高危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研究

周挺邓平(通讯作者)

(长沙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目的:分析心血管高危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相关性。方法:选取长沙市某社区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3459人,运用Framinham危险评分筛选出693个心血管高危人群纳入研究,根据空腹血糖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正常血糖(NFG)组、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组和2型糖尿病(T2DM)组。对所有纳入对象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和血脂情况。分析心血管高危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结果:三组中颈动脉斑块现患率分别为48.3%、62.5%、68.9%,其中IFG组高于NFG组(P<0.05),T2DM组高于NFG组(P<0.05)。将危险因素校正后,以NFG组为参照,对比斑块形成风险:IFG组是NFG组的1.28倍,T2DM组是NFG组的1.50倍。结论:伴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不断升高,颈动脉斑块的现患率也不断的递增。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空腹血糖;心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084-03

大量流行病学证明糖尿病是心血管疾病独立且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少有报道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1]。有研究发现IFG的发病率已赶超糖尿病,而此病患者增加了糖尿病和心血管的发病风险。现有报道,IFG患者与正常血糖人群比较心血管疾病患病的风险,前者增加了18%[2]。动脉粥样硬化最常累及的部位是颈动脉,其早期表现就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3-5]。颈动脉斑块(CAP)为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也是其疾病预后的关键指标。颈动脉斑块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项重要指标备受关注。大量文献报道空腹血糖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的研究并不一致,而心血管高危人群中的IFG和糖尿病人群合并其他危险因素时,颈动脉斑块的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6]。本研究旨在分析心血管高危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为临床早期干预心血管高危人群的患病率,提高其防治工作。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长沙市某社区40岁以上的常住人群。2017年2月至2017年3月,由专业人员通过Framinham危险评分筛选出693个心血管高危人群纳入研究。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既往有心肌梗死病史者,既往有脑卒中病史者;有感染性疾病、肿瘤、血液病、严重的肝、心、肾功能损害和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根据FBG分类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正常血糖(NFG)(3.9mmol/L≤FBG<5.6mmol/L)、IFG组(5.6mmol/L≤FBG<7.0mmol/L)、T2DM组(FBG≥7.0mmol/L或正常服用降糖药)。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既往史、现病史和家族史。基本情况有:年龄、性别、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等情况;现病史是否有相关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1.2.2实验室检查对纳入人群禁食超过12h,采集其空腹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情况,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查,并体格检查纳入人群的血压。

1.2.3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由从事超声工作经验有5年以上的超声医生进行,分别检测纳入人群双侧颈总动脉、分叉部、颈内动脉、颈外动脉中是否有斑块形成。统计斑块数量、位置、大小,一人检测,一人统计。粥样斑块的定义:突向管腔内的动脉壁增厚且在纵轴和横轴图像的同一部位检测到,其厚度至少超过相邻区域的50%,回声不均匀。

1.3危险因素控制标准范围

(1)收缩压≥18.62kPa或舒张压≥11.97kPa视为升高;(2)TC≥5.18mmol/L视为升高;(3)HDL-C<1.04mmol/L视为降低;(4)LDL-C≥3.37mmol/L视为升高;(5)TG≥1.7mmol/L视为升高;(6)Hcy>15μmol/L视为高Hcy血症;(7)BMI≥28kg/m2视为升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血管高危人群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693例,其中男421例(60.75%),女272例(39.25%);年龄40~87岁。NFG组387例,IFG组174例,T2DM组132例,三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颈动脉斑块与FBG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诊断各组的颈动脉斑块为最终指标,分别得出颈动脉斑块现患率为:48.3%(NFG组187例)、62.5%(IFG组108例)、68.9%(T2DM组91例),IFG组和T2DM组明显高于NFG组(χ2=5.257、12.191,P<0.05)。

2.3危险因素校正后FBG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

将颈动脉斑块的有无分别赋值为1和0,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以NFG组为参照,对比斑块形成风险:IFG组是NFG组的1.53倍,T2DM组是NFG组的2.08倍。将危险因素校正后,以NFG组为参照,对比斑块形成风险:IFG组是NFG组的1.28倍,T2DM组是NFG组的1.50倍。见表2。

表2Logistic回归校正危险因素后FBG对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影响

3.讨论

目前,颈动脉斑块作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一项重要指标备受关注。颈动脉斑块无疑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空腹血糖水平与颈动脉斑块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尚不一致[7-9]。IFG与颈动脉斑块间的关系也存在着争议[10]。本文研究结果显示,NFG组、IFG组、T2DM组的颈动脉斑块现患率分别为48.3%、62.5%、68.9%,IFG组和T2DM组明显高于NFG组,并且将其他危险因素校正后,以NFG组为参照,对比颈动脉斑块形成风险:IFG组是NFG组的1.28倍,T2DM组是NFG组的1.50倍。提示在心血管高危人群中,随着空腹血糖水平的升高,颈动脉斑块的现患率逐渐地增加。有研究表明,糖尿病、空腹血糖调节受损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危险因素。空腹血糖水平升高造成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颈动脉斑块形成的机制有可能是高血糖通过活化蛋白激酶-C,从而加强己糖胺通路量、糖基化终末产物的形成及多羟基化通路量,并激活下游转录因子(NF-KB),使得线粒体电子传递产生过多的超氧化物,诱发内皮损伤和功能紊乱,最终形成颈动脉斑块[11]。

本文研究得出,心血管高危人群中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和2型糖尿病的患者较血糖正常者更易出现颈动脉斑块,因此,控制血糖,有利于减少颈动脉斑块的患病率,进一步有利于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刘欢,王宏宇,刘金波,赵红薇,周迎燕,李丽红.颈动脉斑块患者大动脉功能与冠心病和下肢动脉疾病的关系[J/OL].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1-12.

[2]李振军,范长青.老年颈动脉斑块的稳定性与Th1、Th17的相关性研究[J/OL].宁夏医学杂志,2017,(10):1-5.

[3]IshikawaM,?SugawaraH,?TsujiT.etal.Clinicalsignificanceofthecoexistenceof?carotid?artery?plaque?andwhitematterdiseaseinpatientswithsymptomaticcerebralinfarction[J].ClinNeurolNeurosurg,2017,163:179-185.DOI:10.1016/j.clineuro.2017.10.027.

[4]LouY,?LiB,?SuL,etal.Associationbetweenbodymassindexandpresenceof?carotid?plaque?amonglow-incomeadultsaged45yearsandolder:apopulation-basedcross-sectionalstudyinruralChina[J].Oncotarget,2017,8(46):81261-81272.DOI:10.18632/oncotarget.17608.

[5]吕辉洋,刘璐,刘青,高晓丽.颈动脉粥样硬化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新进展[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5,(02):136-139.

[6]RiveraJJ,ChoiEK,YoonYE,etal.AssociationbetweenincreasinglevelsofhemoglobinA1candcoronaryatheroclerosisinpidualswithoutdiabetesmelllitus[J].CoronArteryDis,2010,21(3):157-163.

[7]DiAE,GaoP,KhanH,etal.Glycatedhemoglobinmeasurementandpredictionofcardiovasculardisease[J].JAMA,2014,311(12):1225-1233.

[8]AMERICANDIABETESASSOCIATION.StandardsofMedicalCareinDiabetes-2013[J].DiabetesCare,2013,36(1):S11-66.

[9]WatsonCJ,PhelanD,XuM,etal.Mechanicalstretchup-regulatestheB-typenatriureticpeptidesysteminhumancardiacfibroblasts:apossibledefenseagainsttransforminggrowthfactor-mediatedfibrosis[J].FibrogenesisTissueRepair,2012,5(1):1755.

[10]CascoVH,VeinotJP,MercedesL.Natriuretkpeptidesystenlgeneexpressioninhumancoronaryarteris[J].HistocbmCytochem,2012,50(6):799-809.

[11]SoehnleinO.Multiplerolesforneutrophilsinatherosclerosis[J].CirculationResearch,2012,110(6):875-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