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日志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

/ 2

反思日志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

蔡玥1杨永娟1金笑燕2

蔡玥1杨永娟1金笑燕2

(1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手术室;广东广州510006;2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影像科;浙江宁波315000)

关键词反思日志手术室护理专科护士培养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高风险科室,其护理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医院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1-2]。因此,培养手术室专科护士(SN)已成为手术室专业发展关注的重点[1]。广东省护理学会手术室护理专业委员会已经连续举办了5届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班,并将反思日志这一辅助教学方法应用其中,有助于促进学员对理论知识的深入学习和临床实践技能的提高[3]。为了进一步明确反思日志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情况及进展,本文拟从概念、专科护士培养模式、应用和评价等多方面进行综述。

1反思日志的概念

反思日志作为一种有效的反思方式,最初被应用于教育学领域,护理教育者将其引入并应用于护理学的教学中。在护理教育领域,反思日志被定义为“通过写作帮助护理专业学生从临床实践经验中学习的一种方式,是理论和实践之间相互转化的重要媒介,也是发展学生评判性思维和反应其概念理解情况的工具”。对于这一概念,国外文献一般使用“reflectivejournal/journaling(反思日志)”来表述,也有部分文献使用“reflectivewriting(反思性写作)”,两者在用词上虽然有差别,但都是首先强调反思,其次强调这一反思过程必须以书面形式表达。

2反思日志的优势

2.1时间优势

对未经反思训练的学员而言,反思往往就是对过去经验的及时、直接反应,得出的结论也是简单直观的[4]。再加上临床快节奏的工作,学员们往往没有时间和机会对实践内容进行反思。因此,护理教育研究者认为,学员反思需要时间[4]。反思日志必须将思考的内容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与口头表述相比,需要时间来思考和组织语言,无形中提供了反思的时间。研究也表明,反思日志是一种让学生能够有足够时间进行反思的有效方式。

2.2空间优势

反思的最好方式就是写下来,因此反思日志提供了对资料进行整合和整理的空间。所谓“当局者迷”,学员们如果仅进行即时反思而不落实于笔头,则很难跳出当时的情境,理性地思考这段经历。撰写反思日志给学员们提供了反思的空间,在这里他们可以边想边说(thinkoutloud)。此时,他们已经从一个事件的参与者变成了一个旁观者,能够更清醒地面对发生的事情,更冷静地重新审视自己的经历,更客观地描述事件,更加理性和符合逻辑地进行思考,对经历的分析也会比较深入。因此,反思日志的书写为学员们营造了良好的思考空间。

2.3交流优势

临床实践教学一般采用小组的形式,每个小组组员的实践内容并不完全一致,组员的感受和想法也会多种多样。反思日志由于其公开性,组内和组间的学员可以相互阅读,一起分享经验和感受,提出自己的见解,促进学员间的交流和每个学员的反思。学员是反思日志的撰写者,反思的主导者,老师则从教学的主导者变成了引导者,因此,通过反思日志这个平台,师生间从单向的交流转变为平等的、讨论式的双向交流。

3反思日志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

3.1反思日志的准备

书写前,班主任对专科护士进行充分的培训和指导。首先,明确

反思的概念、意义,培养反思能力的重要性,反思日志的作用与反思能力培养的关系等,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其次,说明反思日志的内容、形式和格式,让学员明确具体应该如何撰写反思日志,以缓解学生因不知道如何撰写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和畏难情绪。再次,将反思日志纳入考核范畴,引起学员的重视,激发学员的积极性。并提供参考实例。

4.2反思日志的要求

4.2.1书写频率:培训期间每周完成一篇反思日志,以小组为单位建立反思日志提交微信群,每周一前交给组长,再交由班主任审核。

4.2.2书写内容:内容是反思日志的重点部分,反映了学员在临床

的所见、所闻、所学以及反思的步骤和过程等,相关的研究中一般采用提纲的形式给学生们提供撰写的思路。提纲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出现,也可以以陈述句式出现,但是大多应该包含下列内容。①描述特殊的临床事件:日志记录的事件必须发生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且该事件的某些特殊性(如危重患者等)让学习者感到困惑或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②分析该事件重要性:总结从中学到的知识、经验,从该事件能够想到什么以及由此引出的相关问题、结果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③联系个人经验:该事件、个人的感觉与个人的既往认知体系和经历是否有联系?这种联系是如何发生的,具有什么意义;④联系理论知识:观察或描述的事件与现有的理论或研究有什么关系?哪些知识或理论可以用来解释这一事件,还需要借助哪些资源?如何对该事件及相关解释进行评价?评价的证据什么?⑤对学习过程的总结:思考分析该事件的思考过程、步骤,评价自己的思考过程,分析自己在事件分析中的优势和劣势,能否将劣势转变为优势并更充分地发挥优势。

4.3反思日志的反馈

反馈是反思日志完成后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对学员反思过程的肯定,学员会更加关注老师反馈过的内容,希望可以从老师那里得到更多的反馈,这也有利于增强学员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作为反馈的主要承担者,必须清楚其角色定位不是评价者,而是指导者,即其反馈的目的是引导、促进学员更顺畅地进行反思。因此,反馈的重点在于引导思考过程而不是评判日志内容本身,老师应当尊重每个学员的观点,鼓励学员独立思考和勇于提出质疑。

5小结

反思日志是护理临床教学中常用的教学策略,相关研究大多围绕评判性思维能力展开。反思日志相较其他教学方法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而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至关重要,故需进一步完善反思日志在手术室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促进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余雪.反思日记在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8):358-359.

[2]薛松梅,胡育菡.反思日记反馈教学法对护理专业学生实践行为的影响[J].中华护理教育,2010,7(2):54-56.

[3]蒋小平,郑显兰,冉孟芳,等.反思日记法对提高实习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J].中国护理管理,2007,7(9):45-47.

[4]汪淼芹,胡可芹.反思日记法在临床实践中培养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9):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