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和治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分析和治理对策

李加辉

李加辉

珠海市路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本人工作经验分析了当前公路路面的常见病害以及养护的情况,对病害形成的原因进行探讨,同时这对这些病害问题提出治理对策供参考。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治理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路面车流量也成上升趋势,大载荷车数量也越来越多,那么就导致路面常常出现病害的现象。不少路面已经出现了部分早期破坏,一些道路甚至在通车的同年就产生了病害,导致提前了正常维修的预期,对车辆的通行造成了直接影响,同时还加大了养护资金的投入以及交通事故发生率,所以就需要有关人员对公路养护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

1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分析

1.1路面裂缝问题

不管路面基层是半刚性还是柔性,在使用沥青路面时都会产生程度不等的裂缝,该问题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同时还是国内外道路问题中发生率较高的。根据外观一般可以分成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及网状裂缝等。

1.1.1纵向裂缝

该裂缝是顺沿道路纵向裂开,通常平行于行车方向,裂缝大小不等。导致出现这种问题是由于填土缺乏压实度,尤其是半填半挖路基新老土压实度不同导致沉降不均的情况,冻涨作用情况下冻涨量不足导致,沥青混凝土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接缝没有处理好或者碾压基层失稳就会出现荷载裂缝,此裂缝非常紧密,在反复形成的情况下形成,还会因地基受表面水入侵形成纵向裂缝。

1.1.2横向裂缝

此裂缝成因是沿着道路横向开裂,几乎垂直于道路中心线,长度一般横穿部分路幅或是横穿整个路幅,通常在路面均匀分布贯穿缝。导致裂缝的原因是由于冬季温度较低,沥青面出现收缩,因路面是几何形式,路面纵向为收缩主轴,所以通常在道路中心线垂直的横峰中产生裂缝。土基冻缩或是干缩和半刚性基层干缩及温缩引起的路面放射裂缝,通常横缝较多,另外,还会因台背回填土不均产生裂缝。

1.1.3网状裂缝

此裂缝是通过各种多边形小块构成网状开裂,裂缝呈交错状,在纵缝中产生斜向连接缝及横向连接缝,若是路面结构强度不等,或是基层强度欠缺的情况下,部分路基路面整体强度欠缺或是裂缝出现网裂,在和兴荷载情况下成为块状龟裂。由于路基稳定性及路面强度导致的龟裂和网裂,一般还同时出现路面变形深陷问题。只要出现裂缝,没有尽快灌缝或是应用别的补救手段,雨水天气下雨水进入到路基就会导致路面出现水破坏问题。

1.2路面坑槽

路面表层部分松散形成凹槽,车辆以及水浸的情况下该问题更加严重成为坑槽,对路面车辆的安全性以及舒适度造成严重影响。产生该病害的成因是由于路面下基层局部缺乏标高的控制,使得沥青面层厚度不足,车辆通行的情况下,此处先破损从而出现坑槽,摊铺和搅拌混合料时,下基层或是基层沥青没有清理干净,有灰土等杂物存在,导致沥青面层和基层或是沥青面层上下层无法很好的粘结,从而出现坑槽。例如桥面上产生坑槽,水损害破坏一般开始于沥青的面层的中层。水入侵进沥青路面在中面层中停留,沥青膜和集料剥离之后,混合料不是整体的集料,行车载荷的情况下,基层松落成为灰浆,挤上路面,从而使沥青路面处产生白色唧浆,这样反复那么就产生水损坏性坑槽,车辆油迹或是运输重物撞击产生的凹槽,底基层或是基层出现翻浆产生的凹槽等。

1.3车辙成因

车辙问题是由于车辆轮机带下产生的纵向连续性的下沉,路面出现带状的凹槽,由于路面论迹带两边路面和纵向裂缝出现隆起。是因沥青混合料缺乏压实度,通过重载车辆进行碾压出现车辙,在行车荷载的情况下,路面上部出现非常大的压密变形,路面沥青混合料使用的材料有问题,导致稳定性不佳,出现塑形形变,路面面层层间粘结不佳,且温度较高,导致沥青出现软化情况,行车的情况下,产生车辙。沥青混合料配合比、碎石级配、沥青感温性、沥青标号等与标准不相符都会导致出现这种问题。

1.4泛油成因

在气温较高的环境下沥青会软化上泛,出现在路表的情况被叫做泛油。主要是因沥青混合料里沥青有非常高的含量,较大的油石比,沥青稠度不高等问题导致的,因在低温的环境下作业,沥青表面层主骨料不足。嵌缝料出现较多的散失,在温度回暖以后,形车的情况下,沥青上泛,从而出现油层,水破坏出现泛油。高温季节水进入到沥青混凝土里面,导致矿料和沥青缺乏粘结力,集料表面的沥青剥离且往上移动,如此泛油问题更加恶化。

1.5沉陷成因

沉陷问题通常是排水设施不合理、地基处理不合适以及桥头和路基结合位置压实不足及裂缝进水等问题导致的,行车荷载以及自然因素引发的路面下沉以及路基竖向变形的问题。

2防治措施

2.1控制原材料

首先,需要选择高粘度、抗老化性能、高低温性能佳、含蜡量不高的沥青,还可以加入不同种类的改性剂于沥青之中,从而使其性能得以提升。其次,集料选取的骨料可选择石质坚硬、表面粗糙、沥青粘附性能较好的集料。另外,确定混合料级配混凝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路面表面耐久性及特性互相制约,一方面性能提升的情况下另一方面的性能就会降低。设计混合料配比方面,也就是优化设计各个录用性能,按照各个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及交通状况进行分析,尽可能都兼顾。

2.2路基强度

路基强度能够通过压实度反映出来,同时还是使路基强度以及稳定性提升的最有效以及最经济的技术手段,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严格把控,从而可以满足设计的标准。压实度受到填土层厚度的直接影响,每层的松铺厚度要小于30厘米。需要将路基填筑工艺进行严格把控,并保障其强度达标。

2.3控制施工过程

要严格选择沥青,应选择与要求相符的沥青,尤其是沥青的针入度及延度标准要控制好,在北方位置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气候偏暖的问题,所以沥青标号最好选择和要求的区间内低标号沥青。另外,粘层油沥青、透层油沥青应采取和沥青砼相同的沥青,尤其是在选择油石比方面需要将粘层油、透层油泛油过程中的影响重点考虑,并重视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沥青混合料拌合的时间、摊铺的温度、出厂的温度以及碾压成型等方面的温度控制需要按照标准执行,对工期合理安排,避免在不良的天气中展开施工。摊铺机操作人员应选用熟练操作的人员,在摊铺作业下,尽可能防止出现停机问题,同时还要注重路面纵向接缝的碾压工艺以及成型情况。

2.4后期养护

强化养护工作,并提升养护的整体水平。通过调查表明,合理的养护不仅能够使道路沥青路面的服务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够很好地防止出现早期病害,且能够扼制病害的进一步发展,还能够减少养护成本的投入。

3结语

沥青路面病害形式有很多,或是单独出现或是多种病害同时出现,但是大部分病害成因是由于路面行车以及自然因素和路面发生作用而导致的,体现了出路面的稳定性不足以及强度不够。那么主要需要做好路面病害的预防工作,从设计到施工再到管理养护,各个阶段都要做好控制工作,另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路面病害,进而能够更好地预防并控制路面病害产生,尽量清除病害隐患。我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新材料以及新技术应运而生,那么就需要合理地使用这些新材料以及新技术,将其有效地应用于路面病害防治工作中,并持续探索以及总结以往的经验,防止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另外还要完善病害问题的解决对策,不断创新,增加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从而更好地服务人民。

参考文献

[1]王玉.沥青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防治[J].北方交通,2006,(5).

[2]曾浩,华敏.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J].山西建筑,2007,(7).

[3]陈跃峰.河北省召开全省沥青路面结构与养护技术研讨会[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06,(1).

[3]赵德元.沥青路面的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J].山西焦煤科技,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