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3

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评价

尹红1朱磊2韩佳1(通讯作者)

(1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江苏徐州221000)

(2徐州市儿童医院江苏徐州221002)

【摘要】目的: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和评价,为规范其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筛选2015—2016年度住院患者中使用利奈唑胺的病例共计53份,分别从使用理由、使用过程、不良反应及使用效果等方面评价其临床应用的合理性。结果:53例病例中,符合利奈唑胺适应症的有44例,使用前行细菌培养的有49例,疗程合理的18例,11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我院利奈唑胺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存在使用利奈唑胺无明确适应症,疗程过短,对不良反应的监测仍需加强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对利奈唑胺的临床使用的管理。

【关键词】利奈唑胺;临床应用;评价;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132-03

Toevaluatetheclinicalapplicationoflinezolid,YinHong,ZhuLei,HanJia.

TheAffiliatedHospitalofXuzhouMedicalUniversity,JangsuProvince,Xuzhou22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clinicalapplicationoflinezolidintheAffiliatedHospitalofXuzhouMedicalUniversityofandprovidereferencefortherationaluse.MethodsWeCollected53casesofhospitalizedpatientstreatedwithlinezolidinthehospitalfrom2015~2016.andevaluatedtherationalfromtheusingreason,theusingprocess,adversereactionsandtreatmenteffects.ResultsIn53cases,withlinezolidindicationsin44cases,bacterial?culture?is?performedin49cases,inaccordancewiththeprovisionsofthecourseoftreatmentof18cases,theADRoccurredin11cases.ConclusionApplicationofLinezolidisbasicallyrational.Butitisstillexistsomeproblemssuchasnodefiniteindication,shortcourseoftreatment,high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andsoon.Itisnecessarytofurtherstrengthenthemanagementofclinicaluseoflinazolamide.

【Keywords】Linezolid;Clinicalapplication;Evaluation;Adversereaction

利奈唑胺(Linezolid)是本世纪初首先在美国上市的人工合成唑烷酮类抗菌药,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发挥抗菌作用。研究表明其对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aureus,MRSA)和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MRSE)在内的G+耐药菌均有良好的抗菌活性[1]。利奈唑胺独特的作用机制及强大的抗菌活性,在临床危重患者救治中倍受青睐,临床应用日趋广泛。然而,作为抗感染治疗的最后防线及保护品种,其临床应用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表皮葡萄球菌爆发[2]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迫切需要建立实用的用药标准及用药监控评价体系,以规范其临床应用。本文通过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2016年住院患者中使用利奈唑胺的53例病例进行分析与评价,明确临床使用利奈唑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规范利奈唑胺的临床使用。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

病历资料来自医院电子病历系统2015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间使用利奈唑胺的53例住院患者的病历,实际调查病例53份。53例病例资料中,男性29例,女性24例。年龄最大90岁,最小4岁。调查病例的的科室分布,见表1。

1.2评价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报道[3]中关于的利奈唑胺评价方法,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新译第44版)》及利奈唑胺药品说明书,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从使用理由、使用过程、不良反应及治疗效果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采用MicrosoftOfficeExcel2013版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

1.3评价标准

1.3.1使用理由使用理由包括利奈唑胺适应症和开具医嘱是否符合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流程两个方面。适应症上利奈唑胺主要用于治疗MRSA引起的疑似或确诊院内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并发的菌血症)、复杂性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非复杂性皮肤或皮肤软组织感染以及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感染。若患者存在不可耐受糖肽类抗菌药物,肾功能不全者,高龄(大于65岁),无静脉通路必须口服,病原菌的万古霉素MIC>1mg·L,或万古霉素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亦可作为万古霉素治疗MRSA感染的替代用药。符合以上标准则认为合理,否则视为不合理。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中利奈唑胺属于“特殊使用”类别管理药品,临床须经抗感染或相关专家会诊同意,并由高级职称医师开具后方可使用[4]。

表1调查病例的科室分布

1.3.2使用过程使用过程的评价项目主要包括:(1)使用前72h内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2)使用过程中每周进行血小板和全血细胞计数的检查;(3)每日至少记录1次生命指数(体温、血压、脉搏);(4)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按合适的给药剂量、给药频率、疗程及给药方式,见表2;(5)合适的药物配伍;(6)更换药品和联合用药需要有实验室依据或临床指征。

3.讨论

3.1使用理由

对利奈唑胺的临床使用理由的评价内容主要从适应症以及是否符合管理要求两方面进行。从临床以及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能够更加全面反映利奈唑胺在临床使用的实际情况。53例使用利奈唑胺的病例中,符合利奈唑胺适应症的为44例,另外11例则不符合此次评价标准。不符合评价标准的多数是超说明书用药,其中,1例患者出现结核性腹膜炎,但因其当时正应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无法使用异烟肼,遂应用利奈唑胺兼顾抗结核治疗。有报道[5-6]指出,利奈唑胺不仅对G+菌效果明显,而且具有良好的抗结核作用,但说明书尚未更新,属于超说明书用药。因此对于利奈唑胺超适应症使用方面,应加强管理,对于超说明书用药但国内外有大型临床试验以及相关指南推荐的适应症,如需使用应及时走超说明书用药申请流程。对于一些明显无适应症用药或者仅仅预防用药临床药师可以在临床药学监护、医嘱审核过程中及时提醒临床医生积极发挥作用,促进利奈唑胺的合理使用。在评价的53份病例中,医嘱开具利奈唑胺均有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会诊签字,说明医院对于利奈唑胺的处方权管理上具有一定成效。

3.2使用过程

使用利奈唑胺过程的评价内容涵盖病原学送检率、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以及是否记录与检测疗效相关指标。评价的病例中利奈唑胺使用前72h内进行细菌培养的比率为92.45%,细菌培养的阳性率为51.02%。药敏试验的阳性率较低,考虑可能为患者多为感染的重症患者,前期已有多联的抗菌药物使用史。细菌培养尤其是对于感染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前72h内进行细菌培养能够及时明确病原菌,指导临床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以及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临床仍需进一步加强对其重视程度。利奈唑胺能够抑制人体细胞合成线粒体蛋白质,应用较长疗程,可能会造成骨髓、肾、脑等功能的减退。因此,使用利奈唑胺应每周检查血小板及全血细胞计数,特别是用药时间过长(超过两周),或用药前已出现骨髓抑制,或合并使用可导致骨髓抑制的其他药物者[7],因此利奈唑胺使用过程中检测血小板以及全血细胞计数尤为重要,53例病例中,未监测血小板和全血细胞计数的仅有1例。所评价的53例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均监测了生命指征,体温记录率达100%,有助于对患者病情的评估,为临床调整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本文对利奈唑胺的给药剂量、给药频率、及合适的疗程评价标准主要以药品说明书为依据,药品说明书及《热病——桑福德抗微生物治疗指南(新译第44版)》中明确指出:因为利奈唑胺的药代动力学性质在老年患者、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中无显著改变,故在该类人群中使用无需调整剂量。94.34%的患者给药剂量和给药频率恰当,1例患者给药频率不适宜,用药间隔未遵循其药动学特点,2例患者医嘱信息记录不详(记为无法评价)。足疗程治疗对于抗感染治疗效果以及防止病情反复具有重要意义,而此次分析发现符合利奈唑胺药品说明书所规定的疗程的病例仅占33.96%,多数患者出现用药疗程过短的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是调查的53例患者多数为重症患者,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在使用利奈唑胺后因治疗效果不佳主动出院或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另外根据患者临床情况予以更换抗菌药物以及因出现不良反应等也是疗程缩短的原因。

3.3不良反应

利奈唑胺的ADR以血液系统方面、胃肠道反应、头痛等多见。国外曾有报道[8]279例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中,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占11%,贫血占18%。近年来的报道均显示我国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高于国外[9,10]。在评价的病例中,6例患者出现血小板减少,严重低于正常值的现象,采取输注血小板处理,停药后未再次使用利奈唑胺,且长期卧床,肺部感染严重,不能排除并用药及消耗所致的影响,关联性评价为可能。4例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其中3例暂停用药;1例出现头晕的患者,可能是由于其贫血导致;1例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后出现皮疹,皮肤科会诊结果显示,药疹可能性大,但其联用药比阿培南亦有引发皮疹的不良反应,不能排除其影响,故停用比阿培南和利奈唑胺,改为其他抗菌药物,并予复方氢化可的松霜进行治疗,皮疹逐渐消退。临床应用利奈唑胺的多数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同时联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使得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显著提高,而此次评价分析仅仅为回顾性依据患者病程记录以及检验指标进行评判,并不能排除不良反应被忽略的可能。因此,建议临床药师在日常药学监护中应加强对使用利奈唑胺患者相关常见不良反应的监测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4治疗效果

表3显示,应用利奈唑胺后72h内22例患者体温下降大于1℃,21例患者在用药前体温未超过37.0℃(记为无法评价)。14例患者用药后白细胞计数降至正常范围,9例患者用药后未再次进行血常规检查,13例患者用药前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无法确定利奈唑胺是否有效(共22例记为无法评价)。25例在用药前细菌培养呈阳性的患者中,有22例在用药过程中以及停药后再次进行细菌培养,其中有4例仍为阳性。39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更好的帮助临床医师判断药物的疗效。综上,53例使用利奈唑胺的病例中,显效的39例,好转率为73.58%,其中对培养结果为MRSA治疗效果较好,与相关文献报道一致。

4.小结

本文从使用理由、使用过程、不良反应、以及使用效果四个大的方面,16个小的指标对临床使用利奈唑胺的全过程情况进行回顾性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我院临床利奈唑胺的使用存在利奈唑胺的超说明书用药、给药频次不合理,用药疗程短,以及由于使用该药物的患者病情往往都较为复杂,常同时联用多种药物加之临床对不良反应监测的重视度不够,不良反应常被忽视。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并发现出现这些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同时临床药师可以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加强对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尤其在此次评价过程中出现问题较多的临床科室的患者的药学监护以及相关医嘱审核工作,进一步规范利奈唑胺在临床的使用。

【参考文献】

[1]MeagherAK,ForrestA,RaynerCR,etal.Populationpharmacokineticsoflinezolidinpatientstreatedinacompassionate-useprogram[J].AntimicrobAgentsChemother,2003,47(2):548-553.

[2]KellyS,CollinsJ,MaguireM,etal.Anoutbreakofcolonizationwithlinezolid-resistantStaphylococcusepidermidisinanintensivetherapyunit[J].JAntimicrobChemother,2008,61(4):901-907.

[3]钱春艳,缪丽燕,陈彦.利奈唑胺的药物利用评估回顾性调查[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4,31(2):240-243.

[4]卫生部.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S].卫办医政发[2009]38号.

[5]崔建林,陈继祥.新型抗结核药物的研究概况.医学综述,2015,21(12):2196-2198.

[6]唐神结,肖和平.利奈唑胺抗结核作用的研究及其最新进展[J/CD].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0,4(1):63-66.

[7]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国卫办医发〔2015〕43号附件

[8]AneziokoroCO,CannonJP,PachuckiCT,etal.Theeffectivenessandsafetyoforallinezolidfortheprimaryandsecondarytreatmentofosteomyelitis[J].JChemother,2005,17(6):643-650.

[9]王天琳,郭代红.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研究进展[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2,14(6):365-368.

[10]郭代红,王丽,陈超,等.410例住院患者的利奈唑胺用药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1,8(2):69-74.

通讯作者:韩佳(1987-),男,汉族,硕士研究生,主管药师,临床药学,hanjialucky@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