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学习的重要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中学历史学习的重要意义

薛万军

内蒙古太仆寺旗宝昌第三中学薛万军

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内容分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部分。其中中国历史由于其发展时间长、跨度大、内容多自然成了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部分。为了完成这部分的教学,有必要强调教学的根本目的和要达到的目标。这就是一方面向中学生较系统地介绍历史知识,使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清晰的了解?另一方面则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对中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包括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塑造其理想人格。

一、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历史环境下进行的,离不开自己民族的文化。任何从事文化教育的人,又都是民族文化的生命机体,他自身也割断不了自己民族文化的脐带。对于进入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认识社会、取得经验主要靠学习,靠接受学校里所进行的语言文化教育。这种教育处处凝聚着传统文化的因素?想摆脱这传统的影响是可能的。

目前不少学生比较注重个人奋斗、个人发展,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有些不大关心政治缺乏必要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协作、服务、奉献精神较差。这种缺陷的产生有着时代的原因,那就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脱节和出轨。因为从“五四”到后来多次政治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屡屡被当作糟粕去批判、剔除、摧毁,几乎没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充分肯定和继承。针对当今一些学生道德滑坡、信仰迷失的状况?我们必须进行传统文化的补课。

二、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指中国古代文化。这一文化体系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儒道互补为主线,儒释道合流发展为基础的复合伦理型体系。它是在中国特殊的自然环境、经济模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文化积累和习惯。明显地蕴含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行为模式、审美情趣等主体形式中。历经数千年演变、补充,这种文化积淀已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精神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的巨大力量。

历史课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价值展示出来,同时力求用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意识和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和评价,让学生真正了解并在认真思考后,吸纳、接受传统文化精神的影响,以培养、塑造和建树起具有现代文明色彩的理想人格。

三、在史实教学中贯穿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中国历史教学内容量大,政治、文学、哲学、经济、法律、艺术、军事,以及各方面的重大事件都要描述。总体来说,对传统文化可集中从物质、制度、精神的三个方面加以突出。

物质文化方面:我国在世纪以前,其成就名列世界前茅。制度文化方面:由于封建社会历史长、体制健全、社会结构相对稳定,维护和巩固了封建大一统的天下并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盛世”。在精神文化方面:从春秋战国始,人文科学思想就比较成熟,这种思想一直保持连续性发展并体现出重政治、重人伦道德的特点。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以后儒家思想又沿着天人感应目的论发展。但儒家主张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并不探求超现实的“彼岸世界”,宗教在传统文化中始终没有成为统治思想。

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以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培养、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客体,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的主体。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这种辩证统一关系,决定了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时,离不开传统文化教育。

弘扬传统理想人格。传统文化以儒学为主,佛、道为辅。三家理想人格虽各有特点,但具有共同特点:修身治国、重义轻利、克己奉公、积极进取、坚忍不拔。古往今来的圣哲都是上述理想人格的执着追求者,在建设“四化”的今天,借鉴传统理想人格,对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仍具有重要意义。

四、历史教学中强调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

中学的历史教学,通常体现“以中为本,以洋为鉴”的思路和原则。所谓“以中为本”,是强调以中国历史内容为教学设计的基本,我们要时时处处注意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强化和突出。如何做到这一点一些同行已进行了不少尝试。

当然,有效地阐述传统文化,有趣的描摹历史风云的方法、手段可能还有很多,这里只就笔者感到得心应手的略述一二。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高度重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实现历史教学与学生优秀品质培育双效双赢,这应该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让我们为达到这个目标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