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德育工作中思想教育的艺术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3

谈德育工作中思想教育的艺术性

李杰

李杰(扎兰屯市哈多河中心校内蒙古扎兰屯162650)

【摘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构建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及学校内部的德育办、少先队、教导一体的教育体系。制定双元制度让教育者与被教育有章可循是德育工作的基础。讲究德育艺术:语言艺术、批评艺术,是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体系;制度;语言;批评

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孔子)。因此,注重培养和指导教师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不仅是对小学生的成长的负责,也是整个社会物质、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至此,如何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两个方面。

1.建构完善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制定科学管理制度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在他的《品德发展心理学》中指出,由于年龄所致,小学生在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道德认识比较肤浅,只知道“应该去做”,但对“为什么这样做”缺乏理解,具有外部调节向内心自觉发展的特点。这样建立科学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及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1.1建立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体系。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体系,使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为补充,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学校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它既承担道德认识上的教化,又肩负着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同时还接纳学生的行为评价。家庭应加强环境熏陶,父母应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儿童,教化儿童,以达到“近朱者赤”的目的。社会教育则特别要注重为学生创造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统一领导下的德育办、教导处、少先队三者之间除具有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之外,各自建立独立的线索。德育办对内直接管理班主任,对外与家庭教育接轨;少先队对内与中队辅导员直接联系,对外与社会教育直接挂钩;教导处的主要管理为各科教师,特别是德育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1.2制定双元制实施制度。所谓双元制,即在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分别给学生制定出系列性的思想道德要求,给实施单位或教师制定落实道德教育的管理职责、制度等。制度的落实是思想道德教育付诸实践的有效措施,或者说,制度是使认识转化为实践的有效保证。这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如果没有合理地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合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内部的动力定型,正视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础。”出于这一考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将围绕思想道德教育的系列性内容,制定《文明班级标准》、《优秀小公民标准》、《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小学生一日之评比标准》等。制定内容结合学校实际,做到科学性、可行性。

2.讲究艺术、注重成效

2.1语言艺术。在德育工作中,“语言”是一个重要的武器。同样一句话,一个意思,不同的说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

某一位班主任路遇未请假擅自回家的学生:

老师:(吆喝)嗨,你过来!

学生:(不快地)干吗?

老师:(责问)你为什么不请假就回家?

学生:(不耐烦地)家里有事。

老师:(生气地)你怎么这个态度?

学生:(抵触不满地)我怎么啦?

另一位班主任也遇到了类似情况。一位学生上课迟到了,正好被班主任碰到:

老师:(温和地)××同学,今天来迟了,是家里有事,还是身体不舒服?你可以告诉我吗?

学生:(难为情地)不是。

老师:(委婉地)你今天起床迟了?昨晚睡得太迟了吧?以后可要早睡早起啊!

学生:(由衷地)老师,我明白了。

由此可见,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运用语言艺术,做到“真、准、亲”。

“真”,即语情真。教育过程总是伴随着师生情感的交流,没有感情、空洞冷漠的说教,既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也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真”,就是要求教师有真情实感,不虚伪,不造作。正如赞科夫所说:“如果班级里能够创造一种推心置腹地交谈思想的气氛,孩子们就能把自己的各种印象和感受、怀疑和问题带到课堂上来,展开无拘无束的谈话,而教师以高度的机智引导,并参加到谈话里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就可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准”,即针对性。卢梭说:“说教之所以最没有用处,其原因之一,就是它是普遍地向所有一切的人说的,既没有区别,也没有选择。”德育工作者必须针对不同的学生的实际进行个别教育,所用的语言也必须因人而异。如同样是鼓励性的语言,对缺乏自信心的学生是有益的手段,而对骄傲的学生则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又如公开责备,在某种情况下对某些学生可能是必要的,但对那些情感脆弱、自尊心强或偶犯错误的学生则往往是不适宜的。

“亲”,即说话语气要亲切、柔软,但不失庄重感;语调要低一点,但不失其速度与生气。尤其对差生要“亲”,必须用十倍的亲切的话语去温暖他们的心,点燃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就如别林斯基所说,充满亲切的语言,使无可反驳的劝说好似熊熊烈火发出光和热,而听到这种语言,心中感到暖洋洋的,会让人心情舒畅;缺乏亲切的语言,会把颠扑不灭的一些真理,搞成冷酷的、僵化的训诫,使语言对意识和情感的影响显得软弱无力。

2.2批评的艺术。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施展威力。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拂,顿时行人觉得春暖衣厚,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行人脱掉大衣,但由于方法不一样,结果大相径庭。那么,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如何让一个学生认识错误,从而改正错误?

2.2.1要用平等的态度对待被批评的学生,这是有效批评的基础。可从三方面努力:(1)面带微笑对待犯错学生。批评者主动面带微笑,必定影响被批评者,吹散笼罩他心头的紧张和不安,缓解气氛,消除对立,使批评在轻松的气氛中进行。而且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的行动和感觉几乎是平行的,控制了行动也就能控制住感觉,教师面带微笑,还能有效的防止批评中的“走火”。(2)心理换位。用假设反问自己:“假如我是学生,听了这话会接受,会改吗?”、“如果犯错的是我,希望得到怎样的处置?”,设身处地从学生可接受的角度来设计批评内容和方式,使批评取得最佳效果。(3)顾及学生面子。人人都爱面子,如果把学生批得一无是处,他就会感到丢了面子,感到自尊受到侵犯,注意力就会由考虑批评内容的对否转为抵御侵犯和伺机反攻上,批评就难以奏效。

很多教师常常因学生不理解自己的苦心而苦恼。这类教师十有八九是把自己的心捧得太高,压得学生不敢或无法抬头仰望。须知,批评应推心置腹,平等待人是首要条件。

2.2.2批评不能死死纠缠以往的错误,重点要放在激励改正上,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塑造。为此,批评时:(1)必须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力求把批评内容表达清楚,不含糊其辞;(2)不以偏概全,一篙子打翻全船人,或将对方所有行为都包括在批评中;力戒“总是、从来、根本”之类绝对化词语;(3)应从陈述事实出发,谈错误造成的影响和自我感受,不要急于评价对方的好坏,尽量少用“不应该、不能、不好”等否定性词语,多用启迪思考、导向进步的“如果------较好”等语句;(4)把人事分开,对事不对人,不受继发情感的干扰。例如,对学生迟到不满,这种与过失有直接关系的原发情感不可避免的,批评迟到也是正确的。然而要严格控制接踵而来的针对行为者的继发情感,不要让其替代了原发情感,使批评由对事转为对人。总之,批评中应牢记批评的目的和起因,就事论事,把自己的意见和要求清楚地告诉对方,让学生明白改什么,如何改。

2.2.3批评要思想教育和情感交流并重。一般认为批评是贬义的,所以老师找学生谈心,学生大多反应消极,形成抵触心理定势。心理定势具有抗外部干扰的功能,一旦形成固定后,外来的思想观点很难将其改变。因此,批评如果只重思想教育一头,就很难突破心理定势的干扰,必须兼重感情交流,溶理于情之中,才能事半功倍。可以这么说,思想教育成效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感情交流的融洽程度。特别是批评开始,消除学生形成的抵触心理定势,对批评顺利开展举足轻重。一种两头表扬、中间批评的“夹心”方法,能较好地达到这个目的。即批评时先诚恳地肯定对方长处,在此基础上,实事求是地批评其不足,并力争使批评在友好的气氛中结束,结束时加以热情的鼓励又使学生看到了改正的情景,师生感情始终融洽,批评必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2.4要注意批评的场合。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表扬学生应大张旗鼓,让更多的人分享喜悦,同时尽可能用书面形式或奖状,延长表扬的喜悦和影响,但批评则应单独进行,而且在起到提醒注意的作用后,尽可能消除对方的不愉快心理。为此有人把批评比作谈恋爱,任何第三者都是多余的。不考虑环境,随便公开批评,最容易伤害人。有的教师喜欢在集体活动中不点名地批评,这也不甚妥当。对当事者作用不大且不说,还会引起其他人的不安和猜疑。当然,有时教师必须立即当众对某事表明态度,这时最好用间接批评法,明确而又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可以用讲寓言的方法暗示,也可以亲自示范,用榜样的力量无声地批评。概言之,应尽量避免在公开场合指责学生,减少批评的负作用。这样做,看起来要花费一番功夫,但它能绕过障碍,直达目的地,比起简单的批评却引出复杂的结果功效

2.3表扬的艺术。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是儿童品德教育的一种辅助评选方法,适当表扬儿童对塑造儿童行为和培养良好的品德十分有利的,它起到控制儿童品德发展方向的作用。因此,表扬要注意观察、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掌握儿童能够感到愉快的人和事、物等因素,采取正确的表扬形式使儿童明白自己的优点与长处,激发儿童的积极情感,使幼儿明白自己行为得到不断的重复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笔者认为对幼儿的表扬要讲究技巧,要注意以下五点:

2.3.1表扬要“对事不对人”。美国教育家海姆?金诺特博士在《父母与子女》一书中指出,表扬应该是“对事不对人”。我们教师对幼儿行为的表扬往往直接针对事情作出评价。其实,由于幼儿缺乏自我评价能力,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往往会成为幼儿自我评价的依据。对这样的赞扬,有的幼儿会认为自己很好,很有本事,成为“好孩子”、“小画家”、“聪明的孩子”了,而沾沾自喜,导致上课不专心,骄傲自满起来,并没把刚才的行为表现当一回事。也有的幼儿会心里感到不安,觉得自己并没这么好,可能教师是在哄骗自己,是不是自己太傻了?他可能立即搞恶作剧,以此揭示夸奖的言辞与他“真正自我”之间的距离,以解除心理上的负担。因此,对幼儿本人过多的直接称赞,不仅不利于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甚至还会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好的表扬方式是“对事不对人”。要从幼儿的行为(事件)产生的效果及体现的能力、毅力、精神方面给予肯定或赞赏。必须表扬具体的行为,让幼儿明白自己做了什么好事,为什么得到表扬了?以后幼儿继续这样做了,好的行为才容易养成。表扬的事越具体,幼儿对好行为就越清楚,形成习惯的可能性就越大。

2.3.2表扬要适度。表扬的目的不是“吹捧”幼儿,而是要让幼儿依据教师的表扬和对自己实事求是的评价,明白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使优点和长处得到保持和表扬。表扬的方式很多,微笑、抚摸、点头示意,甚至拥抱、握手等,都是最普通的方式。要针对幼儿的实际表现情况,使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表扬。因此,表扬幼儿不能过度,不能把幼儿无意中做的一件小小的好事,当做一件典型一直表扬。如:一个幼儿在班上,捡到一件其他幼儿的东西交给了老师,教师对他又上称赞,又是奖励“五角星”,又戴“小红花”,又上“光荣榜”。这样就显得表扬过度。本来学生在班上捡到东西交给教师是很经常的事情,教师只要微笑、点头、说声“谢谢”就可以了。过度的表扬,反而显得夸张不真实,使表扬失去激励和教育作用。

2.3.3表扬要适量。表扬的质比量更重要。学生作出值得表扬的事情,才能给予表扬,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一次恰当的表扬比十次泛泛的夸奖效果要好得多。人的心理就是这样:越容易得到的东西越不会引起重视和珍惜。没有作多少努力便能得到的东西越不会引起重视和珍惜。没有作多少努力便能得到的表扬也只能是廉价的。幼儿也一样,这样的表扬越多,幼儿便越会对它无动于衷,更谈不上珍惜,也不会有什么荣誉感,有时还会产生不表扬就不去做的错误意识。

“表扬要适量”并不是说对幼儿的所有好行为只能进行一次表扬。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往往要经过反复多次的引导、纠正才能完成。因此,对幼儿有些好行为的表扬次数有时要“先密后疏”从多到少。在培养幼儿养成一个良好行为习惯的初期,表扬应及时、经常,以便加深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拉开表扬表扬的间隔,直到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小班幼儿刚开始没有把小椅子放好的习惯,虽然教师已经多次一切要求他们要把椅子摆放整齐,但是一下课或活动结束,还是有许多幼儿就把小椅子随便一放就跑去小便或出去玩了。这时教师对做得好的幼儿不仅应及时表扬,而且要接连几次课后都加以观察、提醒幼儿,表扬做得好的幼儿,让幼儿加深印象。经过多次以后,幼儿便会重视这种行为,以后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就不需要再进行表扬了。

2.3.4表扬要真诚。对幼儿的表扬不能敷衍应付。父母在表扬之前一定要想想幼儿是否真的值得表扬。随口就来的表扬,实际上是对幼儿不负责任的敷衍,这不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应持的态度。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应该将表扬幼儿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不能漫不经心,张口就来。即使自己忙、情绪不好或有其它原因,也不能用一句两句连哄带骗的表扬将幼儿打发走完事。

2.3.5表扬要因人而异,讲究效果。由于每个幼儿有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兴趣爱好,是独特的个体,所以,表扬还要根据幼儿的性格特点,因人而异,切忌千篇一律。对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幼儿不宜过多地表扬,防止滋长他的骄傲情绪和虚荣心;对性格内向、不多语、不好动的幼儿则应及时地予以表扬和奖励,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以达到表扬的实效性。

概而言之,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教学生“明理”固然重要,但是,重心要放在“导行”上。这正是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应该尽可能地培养有崇高的道德愿望和个人对道德理想的向往而产生的道德行为——这是少年儿童思想教育的金科玉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