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诱导在腭裂术后语音治疗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行为诱导在腭裂术后语音治疗中的应用

周璇璇王自梅胡月香于海兰张雷(通讯作者)

周璇璇王自梅胡月香于海兰张雷(通讯作者)

(银川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宁夏银川750002)

【摘要】目的:探讨行为诱导在腭裂术后语音治疗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1例腭裂术后语音障碍的患者在语音治疗过程中应用行为诱导的方法,对患者治疗过程的依从性及训练前后语音清晰度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语音清晰度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较行为诱导前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对患有唇腭裂的患者积极开展术后语音训练工作,灵活调整方法,有利于先天性唇腭裂患者术后语音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行为诱导;腭裂术后;语音治疗;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7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1-0067-02

据统计,腭裂修复术后仍有30%~50%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语音问题[1]。语音治疗在恢复患者语音功能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肯定[2]。但由于治疗过程漫长,内容相对枯燥,患者及家长依从性差,治疗效果往往会受到影响。行为诱导是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的基础治疗手段,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儿科临床诊疗的多个方面,并取得较显著的效果。笔者将其应用于腭裂术后患者的语音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例腭裂术后语音障碍的患者,男4例,女7例,年龄3.5~26岁(平均9岁),排除听力,智力障碍及口鼻瘘等结构异常。通过主观判听结合鼻咽纤维镜检查获知,其中腭咽闭合不全4例,边缘性闭合5例,完全性闭合2例。语音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过高鼻音、鼻漏气、口腔压力不足或无压力、送气障碍与代偿性发音等问题。训练方式均采用一对一个体训练。

1.2方法

1.2.1语言交流与环境感化:(1)根据患者的年龄和发育特点区别对待,采用简单易懂、具体形象的形体语言和童语,与患者建立亲密的关系。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术后语音治疗的目的、意义、方法和具体安排,使其知晓唇腭裂的治疗不仅需要依靠手术恢复正常的解剖形态,而且更要注重语音功能的恢复。(2)语音治疗室的布置应轻松明快,充满童趣,玩具、卡片、图书、卡通桌椅作为辅助教学工具。语音治疗师不仅要去除口罩、帽子、手套等,更要穿着颜色鲜艳的服饰,弱化医疗人员角色。(3)语音治疗的主要目的是纠正原有的不良发音习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治疗师、患者和家属三者坚持不懈地紧密配合,更要倾注爱心、耐心、责任心。

1.2.2讲解示范:在语音治疗中几乎所有的内容都是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而治疗师有效的讲解示范是模仿学习的基础。(1)在训练腭咽闭合功能时,通过游戏诱导练习吸气、屏气、鼓气、吹气等;另外,元音i的练习可使软腭部相关肌肉力量增加,活动度增加,并能缩小发声时腭咽闭合间隔[3]。示范时应拖长高发a—i,声音越长,越响,越高越好。但应注意喉部肌肉不要过于用力,以免声带拉伤。(2)在压力性辅音的训练中,有因腭咽预备闭合不到位而产生口腔压力不足,具体表现为辅音的弱化或遗漏,也有因软腭活动的连续性欠佳而产生连续发音时压力减弱,这就需要治疗师通过捏鼻诱导来协助患者屏气,形成并保持口腔压力。(3)在训练送气性辅音时,语音师应对着患者的手背或手指做示范,让患者感受到气流的强弱,是短暂送气还是持续送气,这样的示范集合了听觉、视觉、触觉的多重反馈,会使患者更加深刻。(4)在纠正构音位置的过程中,除了夸张的示范提示外,必要时还会借助棉签提示发音位置。棉签作为异物介入口腔前除了做好讲解示范外,也可让患者自己拿着棉签放在牙齿、舌尖、腭部等位置,待患者去除害怕恐惧心理后再由治疗师协助训练。

1.2.3鼓励为主,批评为辅:在训练过程中,患者每取得的小进步要及时并真诚地给予肯定,对表现好的小龄患者可在训练结束后奖励小贴画等小礼物,这起到一个正向强化的作用,但对于在训练中存在态度不端正等问题,也要适当的给予批评。

1.3评价方法

根据患者情况采取常规训练和强化训练两种方式,10次为一疗程,分别于第2、3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价语音清晰度。语音样本与训练前评价样本一致,根据判听结果计算语音清晰度得分,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治疗效果。患者依从性的评价是采用Frankl治疗依从性评分标准[4](1分:完全拒绝;2分:相对拒绝,勉强接受但不情愿;3分;相对拒绝,可以接受但不主动;4分:完全配合,主动接受且与医生关系融洽),简单概括进行行为诱导前后本组患者依从性情况。

2.结果

见表1、表2。

3.讨论

行为诱导着重强调治疗师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在进行任何治疗干预之前,要帮助其更充分地应对未来潜在的侵入性治疗,潜在抑制是行为诱导的重要调节原则[5]。有研究表明,愉悦的治疗体验可有效缓解患者后续治疗的畏惧紧张情绪,但对于高度畏惧症的患者行为诱导常以失败告终。语音治疗的过程几乎都是无创性的操作,文中11例患者通过行为诱导均能按计划完成治疗,说明行为诱导在语音治疗中有可行性。

捏鼻诱导及棉签干预是语音治疗中常见的介入手段,本组学龄前儿童对异物介入抵触情绪明显,但对发音练习依从性较高;而三名10岁以上的男生在进行发音练习过程中积极性不高,具体表现为声音小,低头或闭眼发音,左顾右盼等,在语音治疗的初期语音清晰度提高不明显。这跟不同年龄阶段患者有着不同的心理特点有关,一般认为系统语音治疗最佳年龄应在4~6岁[6],早期的语音干预和适龄的语音治疗可以减少患者社会交往焦虑、心理自卑等负面情绪,对于学校知识的获得和社会行为能力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本组患者语音清晰度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语音治疗前及第2、3个疗程结束后有显著提高(P<0.01)。另外,影响腭裂患者语音清晰度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众多的社会因素,如父母受教育程度、每日训练时间、患者配合程度及心理状态等,语音师应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学特点进行早期的行为诱导,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语音清晰度。

【参考文献】

[1]王光和主编.唇腭裂序列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8-10.

[2]石冰,傅豫川,尹宁北,等.唇腭裂序列治疗与关键技术的应用[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7,35(1):8-17.

[3]陈仁吉,王光和.腭裂术后语音治疗方法的研究[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6,31(4):220-223.

[4]FolayanMO,FaponleA,LamilcanraA.Seminarsoncontroversialissues,areviewofthepharmacologicaiapproachtothemanagementofdentalanxietyinchildren[J].IntJPaediatrDent,2002,12(5):347-354.

[5]王一珠,吕岩,等.儿童牙科畏惧症临床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7,10(5):313-316.

[6]石冰主编.腭裂语音评估与治疗[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5.122-123.

基金项目:宁夏银川市科技攻关项目,银川市2017年医疗卫生重点专科项目.

作者简介:周璇璇(1988.1-),女,汉,江苏徐州,本科,护师,腭裂语音及功能性构音障碍.

通讯作者:张雷(1966年-),男,汉族,宁夏人,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