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感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1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感悟

闻娟

闻娟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121013;辽宁省朝阳县二十家子实验中学122000

在我国的教学体系中,英语同语文、数学在中小学课程设置中同被列入三大核心课程。虽然跻身于主要学科之列,但我国英语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教学效果等方面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和教师在授课方式上存在的问题。因此,当前中小学英语教学要加强英语任务型教学理论学习,改变高耗低效的英语教学现状。

以下是我的一点初中教学感悟,恳请同行们多多指教。

一、任务型教学思想

1.真实任务思想。

要求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的、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境和语言形式,语言情境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交际功能和语言规律,更要考虑多种因素(英语教育目的、学生学习目的与动力等),结合实际情况(英语教育因素、教学材料),给学生灌输真实的英语,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语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情趣乐教思想。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操纵各种教学变量,使学生在快乐中接受新词汇、新句型、新对话等,使学生乐于接受任务、完成任务,在快乐的完成任务过程中把握英语运用机制,习得英语。它使学生摆脱了枯燥无味的英语学习,在由自己熟悉的生活或经验构成的一个个有趣、快乐的任务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例如在课堂中展开唱英语歌曲、表演小品等活动,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完成任务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3.民主合作互动思想。

语言学家认为“交互活动、意义协商、语言输出”是语言学习的关键,而建立民主合作互动思想则是其正确执行的保证。民主合作互动思想是在师生间、学生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民主合作互动活动,体现师生间、学生间互尊、互敬、互帮、互助、互学、互爱的互动活动。它是任务型教学中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教学活动形式,其有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二、任务型教学的三个步骤

1.前任务(pre-task):介绍主题和任务。

“前任务”即教师提出任务。任务的提出是任务型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任务型的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提出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进行技能训练,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同时也有利于体现任务的真实性。前任务是整个课堂教学过程的关键一步,它关系到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效果,任务是否确切、任务目的是否明确、任务是否有层次等都必须加以认真全面的考虑。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语言材料,把握好教学内容的知识性目的与运用性目的,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符的、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开展的合作性小组活动。

2.任务环活动(thetaskcycle)。

任务环即为学生个人或学习小组能够自主学习和合作性学习来完成任务的过程。这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一步,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即任务、准备报告、报告任务结果,促使学生使用正式、严谨的语言,也使他们接触更多的口头和书面语。

3.语言焦点(languagefocus)。

最后一个阶段是语言焦点(languagefocus),也叫语言分析。在完成任务后,学习者还应该对重要语言项目进行有意识的学习和操练。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经历一个从意义到形式的过程(frommeaningtoform)。

三、任务型教学实践要求

1.任务的选择。

教师在设计课堂任务时,要考虑到任务既要难度适中且要有目标性。任务如果太容易则缺乏挑战性、学习性,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如果任务难度过大,则会大量占用课堂时间,影响困难学生的学习信心。所以任务的难度要适中,同时任务的选择也应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顺利导入到课堂的任务实施中去。

2.任务的呈现。

任务的呈现是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开始,好的呈现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动力。任务的呈现可以采用提问、图片、哑剧、歌曲、多媒体动漫画,也可采用虚拟的生活场景,让学生饶有兴趣地接受教师所设置的教学任务。

3.任务的实施。

在任务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任务转换成各种形式的课堂交流活动来进行。让学生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英语,尝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感受其所带来的愉悦,从而提高应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学中最常用的是对子活动、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三种课堂活动。这三种课堂活动都要求外语学习者积极参与其中,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实际使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从而更快地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智力水平。

4.任务的完成。

任务的完成是任务型教学程序的最后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任务学得知识、习得技能。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价的标准,能萌生学习成就感,转化为今后学习的兴趣与动力。同时,教师也能及时得到学生的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所设置的任务要求的内容、要点和能力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地完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