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30
/ 2

子宫肌瘤发病原因和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

李晓霞赵艳丽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区卫生院山东淄博255100)

【摘要】子宫肌瘤发生病因至今还不完全了解,长期雌激素刺激与肌瘤发生有关。临床做妇科检查行彩超结合化验室检验可确诊。子宫肌瘤患者临床多以腹部包块月经经期延长经量过多就诊,大量持续雌激素影响生殖系统,使子宫肌层增生,引发子宫肌瘤。

【关键词】子宫肌瘤;雌激素;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5-0075-01

子宫肌瘤系肿瘤起源于子宫肌壁间的胚胎性肌细胞,其组成主要是平滑肌细胞,临床称作子宫平滑肌瘤,简称子宫肌瘤。

1.发病因素

肌瘤发生的原因至今还不完全了解,一般认为长期、大量、持续的雌激素刺激与肌瘤有关,尤其是只有雌激素作用而无孕激素作用时更易发生。妊娠、或口服避孕药时可见到肌瘤增长较迅速,而在产后或停药后肿瘤又逐渐缩小;绝经后由于雌激素下降绝大多数肌瘤均有逐渐缩小的倾向;用雄激素治疗后肌瘤可缩小。这一切都反映了雌激素与肌瘤发生有着密切关系。有人发现生长激素可能与肌瘤产生有关,当服用雌激素或妊娠期发现肌瘤增大时,生长激素水平即增高。

临床检测雌激素量大时,则可引起子宫大量出血或长时间出血,波动性雌激素水平,可引起不规则型或规则型的出血。

2.病理与症状

2.1病理

子宫肌瘤为良性实质性肿瘤,呈球形,常是多发。肌瘤可发生于子宫的任何部位,肌瘤体积的大小差异很大,小如米粒,大者充满全腹腔。由于卫生知识普遍提高及妇科疾病普查工作的广范开展,巨大肌瘤已罕见,临床多见如2~4个月孕大小。肌瘤与被压迫的子宫肌纤维之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称为假包膜。假包膜是由压缩的纤维组织及平滑肌组织形成的,使肌瘤极易剥出,与正常肌壁有清楚的分界线。典型的肌瘤切面可见平滑肌与纤维组织交错排列,形成漩涡状纹理。新鲜标本可见子宫正常的肌组织退缩瘤面突出,色淡质地硬,肉眼容易识别肿瘤轮廓。根据位置分为三种肌间肌瘤、浆膜下肌瘤、粘膜下肌瘤。分娩或绝经后,肌瘤体积常明显缩小。临床症状和体征也随之缓解或消失。由于缺血部分肌瘤组织发生水肿、变软、漩涡状结构消失,常含有类似胶样物质的玻璃样变区域,称为透明变性也叫玻璃样变。严重的玻璃样变后出现液化,形成假囊内为胶样透明液体物理挤压或体力负荷均有可能使囊腔液体流出,排入腹腔或腹膜后间隙。浆膜下肌瘤最容易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瘤内碳酸钙或磷酸钙的沉积而钙化。红色变性,妊娠时肌组织出现肥大、水肿,肌瘤中的血管栓塞、静脉淤血、似生牛肉样,完全失去漩涡状结构,称为红色变性,临床能引起局部剧疼。脂肪变性,无临床症状,常是肌瘤钙化的前驱病变。血液供应不足时可引起肿瘤中心的组织坏死,继发感染多见于粘膜下肌瘤。平滑肌瘤在肌瘤中恶变发生率为0.5%左右,肌瘤恶变多发生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及生长较快的大肌瘤,只有对可疑区域作仔细的组织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

2.2症状

子宫肌瘤患者大多数有各种各样轻重不等的症状,有子宫出血,以粘膜下子宫肌瘤多见;疼痛、肌瘤自身不常引起疼痛,但当发生退行性变如红色变性、感染或瘤蒂扭转时,可引起急腹痛;尤其是阔韧带内肿瘤可以压迫神经,引起疼痛向腰及下肢放射;如绝经后原有的肌瘤出现疼痛,则提示肌瘤有恶性变的可能,应引起注意;阴道流液,当粘膜下肌瘤表面发生溃疡或有继发感染时,阴道可见大量流液,甚至呈脓样、有臭味。子宫肌瘤患者有时并发不孕,如大的肌间或浆膜下肌瘤可以压迫输卵管或使输卵管扭曲导致管腔发生机械性梗阻;粘膜下肌瘤可以堵塞子宫的输卵管口;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充血、宫腔增大扭曲,可影响孕卵着床;子宫肌瘤有时伴有卵巢功能失调,也可能是引起不孕的原因。

2.3并发症

浆膜下带蒂的子宫肌瘤,容易发生瘤蒂扭转,引起急腹症状;粘膜下肌瘤蒂扭转后,如与肠管发生粘连,受肠道细菌感染,可引起感染或化脓;肌瘤合并妊娠,肌瘤可以引起流产或早产,较大的肌瘤可引起胎位异常,发生难产;多发性子宫肌间肌瘤在临产时容易发生原发性子宫收缩乏力,由于肌瘤影响子宫肌纤维缩复,可引起胎盘不完全剥离而发生产时或产后大出血;在妊娠期或产褥期,肌瘤易发生退行性红色变性,引起剧烈腹痛。

3.治疗

随访观查,肌瘤较小,无临床症状或症状轻有生育要求患者,或已近更年期希望绝经后肿瘤可缩小,症状可以消失,可采取保守治疗,定期随访;腹痛者对症治疗;中药治疗,多适用于肌瘤不大而出血较多的患者,中药可改善临床症状,但使肌瘤缩小或消失,尚不明显,治则以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主,可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桂枝6克、赤芍9克、甘草6克、大枣4枚、生姜12克、川朴花9克、法夏9克、茯苓12克、白术15克;久病者可用十全大补汤加减或八珍益母丸;药物治疗,近期有文献报导临床采用持续口服小剂量米非司酮,可使肌瘤缩小,副作用轻疗效佳。持续小剂量口服雄激素治疗,肌瘤能逐渐缩小;手术治疗,肌瘤较大超过6厘米,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考虑行手术治疗。

临床上可通过妇科检查行彩超结合化验室检验诊断子宫肌瘤,在临床治疗中,我院采用中药和西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案,效果显著,治愈率高达80%以上,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和生育能力及健康水平,达到了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子宫肌瘤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益,张力尹,陈艳,王以锋.子宫肌瘤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J].医药前言,2014,267.

[2]董丽霞,淮德敏.子宫肌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妇产科临床,2001,2,311-313.

[3]王立群,陈文妹,刘淑娟,等.子宫肌瘤病因学研究进展[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5,9: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