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4-14
/ 2

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观察

周付娥

周付娥

(桂林市中医医院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目的探讨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效果。方法将116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观察组(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58例,对照组(作业疗法)58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训练3个月后,应用Fugl-Meyer量表(FMA)评定患者上肢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的FMA评分和BI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重返社会树立了信心。

【关键词】作业疗法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4-0015-02

Observetheeffectofoccupationaltherapycombinedwithexercisetherapytoimprovetheupperlimbfunctionofstrokepatientswithhemiplegiaeffect

ZhuoFuE

(TCMHospitalofGuilinCityGuangxiZhuangNationalityAutonomousRegion,Guangxi541002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occupationaltherapycombinedwithexercisetherapytoimprovetheupperlimbfunctionofstrokepatientswithhemiplegiaeffect.Methods:116patientswithstrokewerepidedintoobservationgroup(occupationaltherapycombinedwithexercisetherapy)in58cases,thecontrolgroup(58casesofoccupationaltherapy).ReceivedconventionaldrugtreatmentgrouptwoDepartmentofinternalmedicinepatientsafteradmission.After3monthsoftraining,theapplicationofFugl-Meyerscale(FMA)assessmentofupperlimbmovementfunctioninthepatientswithBarthelindex(BI),assessmentofactivitiesofdailyliving.Results:thegroupofFMAscoreandBIwere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occupationaltherapycombinedwithexercisetherapy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upperlimbmotorfunctionofstrokepatients,improvetheactivitiesofdailylivinginpatientsreturntosociety,toestablishconfidence.

【Keywords】occupationaltherapystrokehemiplegiaupperlimbfunction

近年来脑卒中的病死率下降比较明显,但致残率依然较高[1],80%~90%的患者尽管得到及时正确治疗,但还是会或多或少留下后遗症,特别是肢体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很大的影响[2]。上肢功能障碍不仅直接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自理,而且还会影响身体其他部位功能的发挥,降低生存质量。患病后患者上肢功能及手功能的恢复通常较慢,且常合并肩-手综合征、肩关节半脱位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脑卒中偏瘫上肢功能的改善主要以作业疗法为主,而我科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除了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系统的作业疗法外,联合运动疗法,促进了偏瘫上肢的功能恢复,使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我科将116例经CT或MRI确诊为中风病且伴有上肢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其中脑卒中急性期36例,恢复期22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45岁~82岁,平均年龄58.32岁。发病时间1~106d,平均发病时间25.72d。对照组58例,其中脑卒中急性期36例,恢复期22例,男39例、女19例,年龄39岁~80岁,平均年龄60.2岁。发病时间1~120d,平均发病时间23.12d。两组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在病情稳定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即开始进行康复训练。对上肢功能均采用以作业疗法为主要康复手段,综合应用Brunnstrom、Bobath、PNF、Rood等技术。依据脑卒中发展的不同阶段,并遵循个体化原则进行功能锻炼。主要方法:①良姿位的摆放,在急性期尤为重要;②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训练;③抗痉挛的训练,诱发主动运动训练;④坐、站位平衡功能的训练;⑤体位转移及步态的训练等。每天2次,每次40min,30d为一个疗程。

1.2.1观察组在作业治疗的同时选择性的加以运动疗法,对上肢功能的恢复有很大的帮助。由作业疗法治疗师进行“一对一”的训练。每天2次,每次40min,30d为一个疗程,可根据患者病情选择:①推磨砂板;②捏揉橡皮泥、揉面团、拣小物品(如玻珠、黄豆、绿豆等)功能的训练;③搭积木、拼图案,上螺钉、旋转套圈等的训练;④球、木棒体操等训练;⑤插木钉的训练;⑥自助具,辅助具的使用训练及健肢的代偿训练等,强调以实现最大限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为目的。在做作业疗法的同时指导性的诱发患者主动运动训练,如尽可能的自行穿衣、进食、洗漱和入厕等,将患者的日常生活训练贯穿于康复训练的始终。或是由治疗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做上肢的外展外旋、伸屈、上举等运动疗法,两者结合对促进上肢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同时要求患者家属参与康复治疗,以便回病房或出院后家属能够协助进行康复训练[3]。

1.3疗效评定①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FMA)肢体运动功能评价法[4],重点对上肢功能评定,最高分66分,<33分患肢严重运动障碍,33~55分为明显运动障碍,56~62为中度运动障碍,63~65为轻度运动障碍。②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BI)指数评价共10项,每项0~15分不等,总分100分,20分以下者生活完全需要依赖,21~40分者生活需要很大帮助,41~60分者生活基本自理,>60分者:生活基本自理[5]。首次评定在康复治疗的24h内,由医生和治疗师共同进行,3个月后由同一治疗师进行再评价,两项评价以积分分别增加一个档次为有效。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两组训练前后、组间评分进行t经验。

2结果

训练3个月后两组(FMA)及BI评分均较训练前有明显改善,观察组两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训练前后FMA及BI评分比较

组别例数FMABI

训练前训练3个月训练前训练3个月

观察组5822.31±6.1339.23±3.9236.34±6.8360.36±9.51

对照组5822.70±3.5530.15±4.235.75±7.3043.22±9.32

t0.298.270.326.39

P0.8230.0170.8560.023

3讨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自理能力越好,对外界的依赖和需求也相对减少,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及时的康复训练能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建立起新的运动投射区,逐渐具备发放运动神经冲动的功能,使原来丧失运动功能的肢体重新获得正常运动模式得到强化和维持[5]。正确的被动与主动运动可抑制痉挛模式的出现,有效防止不良姿势的出现;运动疗法在脑卒中偏瘫治疗过程中起到了改善肢体功能障碍的作用[6]。

作业治疗是应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对病伤残者进行训练与治疗的一种技术和方法,是康复治疗的主要措施之一。患者通过参与作业治疗活动,既增加上肢肌力及关节活动范围,又能训练手的技巧性、灵活性,以及操作的准确性,同时还能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改变精神状态,强化自信心,增进适应环境的能力。

本组临床结果表明:作业疗法联合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增强患者生活信心,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使患者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立,最终回归家庭,重返社会,平等地享受人类的各种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SchmidAA,KroenkeK,HendrieHC,etal.Poststrokedepressionandtreatmenteffeetsonfunetionalouteomes[J].Neurology,2011,76:1000-1005.

[2]明智.中医推拿结合Bobath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2):26-27.

[3]黄晓琳,陆敏,彭军.不同康复治疗计划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6:352-353.

[4]王玉龙,张秀花,周菊芝.康复评定技术[M].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258-334.

[5]张丽蕊,周爱民.头针加体针透刺配合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偏瘫31例[J].陕西中医,2005,26(2):154-155.

[6]陈群,李连春.康复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肌痉挛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0,24(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