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两种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的比较

成莉莉

成莉莉(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615000)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寻求更好的穿刺采血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7月收治的15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5例,分别给予不同的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比较采血成功率及局部血肿率。结果A组新生儿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而局部血肿率明显低于B组,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斜刺股静脉穿刺采血法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局部血肿发生率,是较为理想的新生儿采血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静脉穿刺采血方法比较

新生儿血标本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整个过程中最首要、并且十分关键的一个环节。采血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室检测结果,会导致假阳性或假阴性的发生,同时尽量提高采血成功率、降低局部血肿发生率对减少新生儿痛苦十分重要[1]。本文就两种不同的新生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技术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1月~7月收治的15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75例。A组75例新生儿男43例,女32例;日龄2~31d,平均(12.5±6.8)d。B组75例新生儿男41例,女34例;日龄1~26d,平均(11.3±5.9)d。两组患儿从年龄、性别等各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采血方法

采血前准备好70%酒精棉球或棉签、干无菌棉球和柔软毛巾、无菌手套等,采血者操作前洗手,保持清洁,带无滑石粉的手套。检查新生儿的腿根部是否足够温暖,否则用温暖的湿毛巾(不超过42oC)热敷要穿刺部位,使穿刺部位周围保持一定温暖,得到良好的血循环,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和减少穿刺后血肿。新生儿取平卧位,双腿外展屈曲,暴露腹股沟,配合人员将双腿固定。采血者食指和中指触摸股动脉搏动,用70%酒精棉球或棉签轻轻涂抹要穿刺部位,待酒精在空气中自然挥发或用无菌干棉球擦掉残余的酒精后再开始穿刺采血,否则残留在皮肤上的酒精会稀释血标本,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2]。采血者左手轻轻绷紧采血部位的皮肤,右手持针在新生儿股动脉内侧进针,刺入约2mm,早产儿针刺深度可适当浅些。采血完毕后用无菌纱布轻轻压住针眼,直至流血停止,不使用胶带。

1.2.1A组

采用斜刺进针法,采血者以30o~45o角度为标准进针,针尖应向股动脉最明显处的斜角方向穿刺,采血完成后拔除针头后压迫止血。

1.2.2B组

采用直刺进针法,采血者以接近90°角度为标准垂直进针,针尖出现少量回血后缓慢提升抽吸,采血完成后拔除针头后压迫止血。

1.3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两组新生儿不用进针方法采血一次性成功率及局部血肿率比较(n,%)

由表1可以看出,A组新生儿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而局部血肿率明显低于B组,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研究A组新生儿采用的直刺股静脉穿刺采血法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新生儿采用的直刺采血法,显示斜刺采血法更加适合小儿股静脉采血,可提高一次性成功率;而A组新生儿穿刺完成后局部血肿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说明斜刺采血法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减少穿刺后新生儿的痛苦。传统的垂直穿刺进针法比较适合静脉明显、肌肉丰满的成年人,但对于新生儿来说,由于静脉分布相对密集、部位浅薄、枝干较细小,垂直穿刺进针与股静脉本身形成点对点的垂直关系,采血操作较为困难,容易穿刺偏离预想部位或者穿刺过深,从而增加了穿刺后局部血肿的可能性,影响了一次性穿刺成功率[3]。斜刺采血法由于穿刺针与股静脉形成点对线的平面关系,使得穿刺面更大、操作更容易掌握,且穿刺深度得到有效的限制,避免了穿刺过深形成的局部血肿,有利于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相对于垂直穿刺法而言,斜刺采血法进针部位更加直观和宽阔,采血人员只需要单纯的触摸股动脉的脉搏即能很清晰的确定穿刺部位,由于穿刺角度较倾斜,有利于控制进针的深度,且进针回抽血液时更加容易固定,因此减少了新生儿因疼痛引起的躁动,避免了针头突然滑出或者穿刺偏离引起的采血失败,同时也降低了穿刺创伤引起的局部血肿形成率。总之,应用斜刺股静脉穿刺采血法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局部血肿发生率,是较为理想的新生儿采血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丁文凤,王爱霞,新生儿股静脉采血穿刺定位方法的应用体会[J],天津护理,2011,19(5):288—289.

[2]王晓红,关新宇,提高小儿股静脉采血穿刺成功率的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7):234—235.

[3]崔惠玲,袁雪梅,三种穿刺方法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的比较[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6):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