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关于高层建筑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的研究

蒋瑶

江苏国兴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江苏泰兴225400

摘要:目前,我国高层建筑领域存在很多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高层建筑本身存在的安全风险,二是施工中安全施工组织措施不到位导致的风险。由于一般施工企业管理模式较为粗放,对于安全管理风险的控制难以形成可控体系。安全无小事,不管什么原因导致出现安全问题都需要引起大家的重视,因为安全问题不但关系的现场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更是影响到高层建筑施工进度、效益及社会稳定。

关键词:高层建筑;安全管理;风险控制

1.高层建筑的安全特点

由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包括一些人员的参与等等,构成了相对复杂的管理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作为不确定因素存在于各个施工管理过程中,可以说高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几率高,包括一些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在内的事故也常有发生,在具体施工阶段,应该明确施工的不同特点,并且给予明确重视,要求施工阶段以及施工负责人必须重视安全生产与管理,以此提高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2.建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

2.1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重视不够

没有按照合同使用安全专项经费,违规挪用安全专项资金,安全资金投入捉襟见肘,安全设施不规范。安全资金投入与工程进度不同步。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只写在纸上没有真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施工组织设计及技术交底流于形式,安全检查重形式轻整改,管理人员思想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施工安全管理薄弱,为赶工期强令作业工人冒险施工。建筑市场混乱,工程层层分包,以包代管。

2.2高空坠落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大部分工作需要在高空完成,放在高处的材料或物体如果摆放不当很容易从高处坠落,如果物体坠落砸到地面上的施工工人会危及其生命安全。同时高空坠落的另一主要事故是指施工工人从高处坠落,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架不稳或工人粗心造成的,因此为了避免施工人员从高处坠落,要加强注意高架搭建的稳定和质量问题,尤其应注意检查高空施工工人使用的安全绳索,如果安全绳索出现磨损、腐蚀等现象需要及时更换。

2.3建筑施工设备老化

安装及拆卸没有专项方案,安装完成后没有经检测及验收即投入使用,施工电梯任由作业班组人员随意开启,卸料平台防护不严,施工机械没有定期维护保养。楼层、阳台、屋面及基坑临边防护不严或没有防护,楼梯口、电梯口、通道口及预留洞口等没有防护成为“老虎口”,非施工人员随意进出,施工用电管理混乱,没有施工用电专项方案,特殊工种无证上岗,使用不规范的配电箱,没有使用三级配电、一箱一闸、二级漏电保护装置,作业班组人员随间接线,使用不规范的电线,地下室照明没有使用安全电压。基坑支护没有监测及应急预案.

3.高层建筑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对施工要点的控制

高层建筑以稳固为第一要务,要保证这一点就必须要把握好地基、混凝土以及测量三大方面,如果稍有不慎,其中一方面未能处理得当,则可能会造成建筑物的裂逢、倾斜、沉降甚至是坍塌。挖地基时,必须做好勘察工作,要对建筑周围的地形、地貌、地质以及天气、气候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记录,合理设置沉降缝,避免因为外部因素破坏建筑结构。混凝土的浇筑和强度设计关乎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在浇筑时,要预先设计坍塌度并将温度控制好,混凝土的配比和养护工作必须要十分细致,不能一味追求工程进度从而忽视工程质量,要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进行调整。施工时,对于轴线和垂直度的测量十分重要,测量和装模决定了整个建筑的最终成形,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建筑倾斜。

3.2针对明火、易燃易爆性物质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

在超高层建筑的施工现场,要制定出具体的消防管理制度以及相对的应急消防措施。同时,根据施工作业的具体情况和环境配置出相应的消防灭火器材,而在施工现场的施工和办公区域的四角以及总配电箱均需要配置合格的干粉、泡沫灭火器、消防砂以及消防专用工具等器材。而对于易燃易爆的有毒物品要做到保持通风、单独存放,在用电方面要做到符合防火规定,而一些化学类的易燃品以及压缩性的可燃性气体容器等等,则应该根据其具体性质设置专门的库房进行分类存放,使用这些易燃易爆物品时,必须严格做好防火措施,同时指定具体的防火负责人和配备具体的灭火器材,以确保现场施工的全面安全。在施工现场建立严格的动火审批制度,在电工和焊工进行电气设备安装以及电、气焊的切割作业时,必须要有用火证和操作证。在动火之前,要做好附近易燃品的清除工作,同时配备协助的看火人员和灭火用具。而所持的用火证仅能当天有效,若动火地点需要变更,还需要重新的办理用火证。

3.3脚手架管理

脚手架是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比较常用的设备,在施工现场因为脚手架管理不当而引发安全风险事故的现象也比较常见,因此需要制定脚手架管理的相关制度。在施工现场使用的钢筋、钢板、模板以及使用后的垃圾等严禁堆放在脚手架上,否则坠落可能会伤害到地面上施工的工人。脚手架的中间层应设置水平网,施工结束要拆除脚手架时周围设置警戒线,避免闲杂人等进入飞安全范围内而发生意外。

3.4提高人员安全意识

用电安全是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之一,如果不能妥善安排线路并时刻注意用电安全,一旦发生漏电或者碰线事故,则很可能导致大量伤亡,在施工现场,要采用三级配电,并且需要两级保护,要增强施工人员对施工安全的保障意识,施工人员是对施工现场最为熟悉的人,如果他们能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保护,必然比安全管理人员的监督更为有效,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必须仔细勘察地形、地貌、地质等对建筑安全有着决定性影响的自然条件,始终以安全作为第一要务,在高空中作业要时刻小心,不能一味追求工程进度,必须要排除安全隐患,与地面人员协调配合。

4.建立高层建筑工程安全风险评价体系

建立高层建筑工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从各个层面着眼构建,而合理的高层建筑工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是确保工程风险评价合理评价的基本工作,选取合理的评价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故构建一个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高层建筑施工现场合理评价的基础。可以运用安全检查表和专家评分法,对现场安全管理、文明施工、基坑支护、“三宝”“四口”、施工用电、脚手架、外用电梯、塔吊、起重机、施工机具等十个指标进行评价,即以表格的形式在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进行记录,并以专家打分的方法进行评价,以便在施工工程中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另外,根据现场施工工序,结合工程实践和现场管理专家经验,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十个建筑工程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的权重分配。

5.结束语

随着各个单位对高层建筑施工经验的丰富积累,安全生产问题已经备受关注,在制度与要求的制定下,也要给予积极的监督,从安全施工管理的有效监督入手,此外,随着社会进步,一些新科技与技术也不断投入与高层建筑施工之中,这些新工艺新技术也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不断学习与探索,要在安全生产前提下,做好一切施工准备工作,每个施工部门都要制定符合本操作流程的安全管理细节,以此提高安全施工管理的有效性,从而建设出高质量的建筑。

参考文献:

[1]李振旭.建筑施工事故防范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汪涛.地标性超高层建筑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

[3]孙文达.A建筑施工项目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4.

[4]姚锋.高速公路施工风险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