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带教的体会

/ 2

临床护理带教的体会

连丽君张秀团

连丽君张秀团(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急诊科福建厦门361003)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0)06-044-02

临床实习是护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转折点,也是理论联系实际、走向独立工作的第一步。因此,临床实习带教是护理教学的重要环节[1]。作为带教老师,必须严肃对待,认真做好带教工作,培养优秀护理人才。通过临床实习,使护生初步了解护理工作特点、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及护理操作程序等,使之逐步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经过几年的总结经验,护生的学习与临床带教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对护生进行岗前培训

1.1对护生介绍医院的基本概况其内容包括医院的总体情况、特色科室、医院设备、科研学术等。让实习生对医院的总体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能够使其更快更好地进入角色,融入医院这个大的整体。尽快地适应新的环境,以摆脱陌生、恐惧、紧张的心理。另外,从长远角度讲,这是对医院文化的宣传所产生的广告效应,对医院留住从才、吸引人才是有一定积极作用的,每年度实习工作结束后均有一定比例的实习生表示对我院的求职意向。

1.2明确带教计划使学生目的明确,在实习过程中达到师生紧密配合,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1.3对护生进行医德医风教育要求护生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要求护生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实习生守则》约束自己的行为。

2选定合格的带教老师

2.1带教老师首先要热爱护理专业,有良好的医德、医风,有丰富的临床护理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同时要有一定的人文社会学科知识,通过考评评出真正具有带教资格的临床护士来承担临床带教任务。

2.2带教老师必备条件必须熟练掌握技术操作,护理操作技术规范、熟练,法制观念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身作则,严格要求学生、严格带教,做到放手不放眼。带教老师的言行直接影响护生的实习质量,带教老师规范操作,可使护生终生受益[2]。

3强调护士礼仪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

端庄的仪表与优美的体态,实际上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再加上和蔼的态度,微笑的表情,动听的语言,不但能留给病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能够引发病人精神上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增强病人对学生的信任感,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要求学生着装整齐,微笑服务,提倡淡妆上岗。

4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注重自身素质培养。带教老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学生,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带教老师必须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具有爱岗敬业精神,必须热爱护理专业,工作兢兢业业,时刻以病人为重,关心体贴病人,服务周到热情。工作要认真负责、耐心、细致,做学生的楷模。

5循序启发,巩固专业知识

护生初到科室时,对周围的环境、人员、工作有一种陌生感,带教老师首先要热情、主动地向他们介绍病房环境、专科特点、各班职责等,使他们尽快进入角色。开始时,护生操作不熟练,应变能力差,由此产生紧张的心理,带教老师要耐心启发,要做到:①反复讲解、示教指导、手把手地教;②鼓励他们多动手反复练习;肯定成绩给予表扬,操作示教要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进行,同时带教老师要充分启发护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③每项操作要询问护生有什么依据,这样不仅理论联系实际,更重要的是巩固了所学专业知识。带教老师要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充分启发护生的求知欲、扩展护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护理专业是一门学无止境的实用科学,以提高其学习兴趣。

6严格要求,规范操作程序

在临床带教中,应立足一个“严”字,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使护生奠定良好的专业基础。带教老师要明确教学计划和目标,详细讲解各班职责、严格规范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带教老师可以利用护生的积极心理,让护生多操作练习。同时一定要培养他们正规操作的习惯,认真三查七对、严格要求、具体指导、避免发生差错、事故。对一些技术性较强的操作如导尿、下胃管、静脉穿刺等,指导护生先看后做、操作要做到放手不放眼,让护生独立操作,以培养他们独立操作能力。

7指导学生护理文书的书写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病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医疗纠纷已经成为社会和民众关注的问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医疗文书的质量往往会影响到医疗纠纷的结果。因此,在学生的实践过程中,带教老师利用空余时间带领学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文书的书写规范》,让学生感受到自身与法律的关联,体会到法律的神圣和尊严,让学生反复练习护理文书的书写,严格把关,坚持客观、全面、真实、准确、完整的原则。强调医疗文书不能丢失、涂改、隐匿、伪造或销毁。

8评价带教质量

总结经验和不足。学生实习结束前,以科室或小组为单位,召集学生召开一次总结会,带教老师要敢于面对学生的评价,同时以朋友的身份让学生指出带教中的问题,对学生实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帮助学生找出不足,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性的意见,总结成绩,及时鼓励。

参考文献

[1]刘芳娥,化前珍,尼春萍,等.教学双方对学生需求认知的调查研究[J].中化护理杂志,1999,34(12):717.

[2]刘义兰,胡德英,王桂兰.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伦理问题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35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