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率法在宝应县芦范河整治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张海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坡率法在宝应县芦范河整治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张海宁

张海宁

(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唐山市房地产交易中心)

摘要:土建工程项目中结构的安全性是整个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但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土建工程在安全性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希望通过分析影响安全性的各种要素及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相关具有实际价值的解决措施,为土建项目工程带来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土建工程;安全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在侧面刺激了土建工程项目行业的蓬勃发展。近些年,土建工程的质量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但相较于发达国家的同类行业标准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其内部结构的安全性明显表现出滞后性,这一问题的存在制约了结构性能进一步提升,也阻碍了土建工程项目整体行业的发展,因此怎样使土建结构的安全性得到提高是现代建筑企业不断研究的方向。

一.提高土建工程安全性的重要性

对于土建工程的内部结构来说,其安全性是衡量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土建结构的安全性是指结构在预定的使用期限内,对于正常的施工以及使用耗损前提下表现出的荷载力。在一定程度的如地震、火灾等偶然事件发生时,其结构应保持整体稳定性,在偶然事件发生后不应发生倒塌或连续破坏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二次损失。安全性是结构工程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主要取决于工程设计原理、施工的水准与材料的选择,当然也与工程完工后的使用密切相关,这就涉及到考验工程质量的另一个课题---关于耐久性的研究。耐久性的影响因素来自于多方面,包括空气质量、化学侵蚀和其他能够劣化建筑体的物质,在预期的使用期限内能够经受各影响因素的侵蚀而不需要花费大量资金和人力维护,也是提高安全性的重要指示标准。在土建结构工程的设计、建造、使用的全寿命周期中,建筑物的耐久性会随着时间而变化,在不同阶段对结构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影响,良好的耐久性是实现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安全性的基础,耐久性与安全性相互影响和制约。

二.针对土建工程安全性影响因素

土建工程内部结构中能够影响其安全性的因素有很多。按照工程的各个阶段来看,施工过程中导致安全性问题的因素主要来自于前期设计缺陷、管理不善及施工不利等方面。包括对于工程结构的设计是否适宜,所参照的技术标准是否符合当下工程的实际情况,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既定方案是否得当,对材料的选择是否合规,施工方是否存在偷工减料等情况,另外施工时的环境因素、人为因素也是重要的影响标志。竣工后的试用阶段,造成结构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有维护保养不利及对建筑的违规改建、扩建,这些都会缩短工程的耐久性进而降低其安全性。按照影响因素的来源,对其安全性的影响要素包括荷载、环境、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这其中最容易被我们忽视但也是最有渗透力的就是环境要素,它能够使建筑体发生渗漏、开裂,同时干湿大气侵蚀以及土建工程周围有害化学物质对建筑体的侵蚀也会影响其耐久性。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个别施工单位资质不够,施工管理能力较差,也给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带来了不利影响。

三.提高土建工程安全性实用措施

1.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对于管理机制的完善应与我国现存建筑工程建设相关法规相结合,明确土建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设计标准,合理确定工程结构的最低耐久性,保证工程施工效果满足建设规范基本要求。目前土建工程的安全性相关规范仍有待完善,有关结构安全的标准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要求,国家相关部门以及科研机构,应继续强化混凝土结构工程耐久性与安全性方面的研究,并严格相应的技术规范。在对制度进行完善的同时,需要提高意识的创新水准,摆脱传统老旧思想限制,积极大胆的引进各地成功经验。除此之外还应制定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规章制度与技术规范的顺利实施,增设问题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存在的不合理问题,通过调整优化使工程水准逐步升级。

2.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重视水平。土建工程设计是一个系统、科学的工作,施工过程设计多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因此为了提高建筑体的安全性,需要在设计之前对工程建设所在地进行认真的考察和取证分析。土建工程设计不能想当然,犯经验主义的错误,要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充分考虑施工地区的地形地貌及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打破僵化套路,创新开拓设计思维。使建筑设计适应本地区自然环境进而更好的做到应对当地自然灾害防范。

3.提高施工管理水准。除却自然因素的客观影响外,主观要素的努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会严重影响建筑安全性能,因此必要时候组织专业培训以保证技术人员掌握相应的先进知识,使其能够按照相应的施工方案和有关规范来进行操作,保证整个施工过程的规范性,有效减少因为误操作导致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对于关键岗位的施工人员,应提高聘任门槛,认准专业资质证书,确保其专业水平可以满足工程建设需求。另外,施工企业还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测评机制和管理机制,由专业技术人员来对施工环节与施工内容进行把控,发现存在的问题后及时督促改正,以免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对整个结构安全性造成负面影响。

4.加强结构的保养与维护。及时做好检测与维护,是在土建工程投入使用后提高结构安全性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建规立法的方式达到定期检测的要求保证工程能够正常使用,即从安全性角度出发,建立并制定操作性强的法规与标准,保证检测与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降低因后期维护不当而出现的质量问题。对于呈现出老化期状态的建筑物,建筑物业主或物业管理单位应充分认识到定期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定期委托专业机构对建筑进行检测,全面了解建筑物的老化程度,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补,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从而延长建筑物的寿命周期并保证此期间内良好的安全性及适用性。对于建筑结构使用阶段的检测与维护,应由专业机构来进行,利用科学的方法,并保证维护人员的专业水平满足实际需求。

5.积极加强材料与技术创新。传统建筑材料容易发生渗漏、裂痕以及剥蚀,带来安全隐患,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应加强新型技术和材料的应用,做好对各项结构病害的检测。如通过超声回弹综合技术以及射线技术等检测方式来确定工程结构的表层强度,在此基础上选择相应的处理方法,提高结构的安全性。另外,还应采用合理的技术标准,尽量选择用适应工程当地经济以及技术水平的技术规范,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工程结构设计与施工的合理性,提高工程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傅黎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研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2]陈应华.试论如何在土建结构工程中实现安全性与耐久性[J].江西建材,2015(16):93-94.

[3]金伟良,钟小平.结构全寿命的耐久性与安全性、适用性的关系[J].建筑结构学报,2009(06):1-7.

[4]祁麟.浅谈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及耐久性分析[J].科技展望,2014(11):66.

作者简介:张海宁(1974-),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土木工程,单位:唐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唐山市房地产交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