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锅炉燃烧调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何华彬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电厂锅炉燃烧调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何华彬

何华彬

(贵州黔西中水发电有限公司贵州毕节551500)

摘要:电厂锅炉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锅炉燃烧问题是造成这方面的主要原因,介于这种情况,电力生产企业应该重视锅炉燃烧调整技术的应用。本文主要以此为基础从燃烧锅炉的工作原理出发,探讨燃烧调整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电厂锅炉;燃烧调整;锅炉燃烧;调整技术

引言

在运作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外部条件时刻变化的影响,电厂锅炉中燃烧及汽水两个体系常常不具备稳定的运作状态,因此,为了使锅炉正常运行,同时与外部负荷的相关需求相适应,确保输出蒸汽的质量,应当对这两个体系进行调节,通过对其气压、燃烧等指标进行控制来维持锅炉的正常运作;有效控制及调节燃料的相关参数,尽可能降低燃烧系统的耗电量,使燃烧及传热具备较高的效率;将系统的故障及隐患等进行消除,同时注意排污及吹灰,使各个运作参数处于正常范围之内,如此才能确保锅炉运作的有效性。

1发电厂燃烧锅炉工作原理

发电厂的操作人员往往在进行锅炉的操作的时候,首先要对发电厂锅炉的运行基本原理进行熟悉,对于材料输送,材料动能和热能的燃烧方式的选择,以及燃烧能量的转化等都要进行熟悉的掌控。发电厂锅炉燃烧的基本过程是,发电厂锅炉的运行原理是由发电厂的操作人员选用煤炭等材料,经过相应的机械设备,将材料输送进设备之后,采用燃烧的方式,将煤炭材料等材料在发电厂锅炉的炉膛内进行剧烈的燃烧,从而产生材料的化学能,通过剧烈的燃烧的方式,最终将材料的化学能转化为需要的热能和动能,提供给其他汽轮机等设备。发电厂锅炉燃烧的原理是对利用煤炭等材料中的各种复杂成分,经过化学反应之后,组成温度极高的烟气,这些烟气带来大量的热能烟气,在运行中沿着发电厂的锅炉内部进行运转,经过锅炉的内部,或者以及水冷壁部分,在过热器部分,将炉温温度过高的热气部分经过锅炉的再热加热产生高温烟气依据热量的传递能力,能原理将热量都进行互相传递在里边,大量热能产生,聚集内部工作部件受到这些热能的影响。在工作的部件上经过不断的传递烟气,连续高温加热以后辐射换热,对流换热之后,发生了一定的压力以及水蒸气产生。水蒸气的流进之后,经过汽轮机进行气喷嘴之后,水蒸气的热能转化为动能,推动汽轮机进行推动,这些水蒸气会从烟气里面进行热量的吸收,传递给汽轮机部分,将水蒸气里面的热能进行转化,从而产生了一定的电能。提供的原理因为工作物质的不同,因此在强制循环的火力发电锅炉中,与其他的锅炉的内部所产生的工作物质是不同的,在内部的循环驱动力工作下,外部的循环泵才能提供安全的工作。

2电厂锅炉燃烧存在的问题

2.1燃料的燃烧不够充分

一般情况下,电力企业燃烧的燃料主要为煤炭,煤油等。其中许多产业都是以煤炭为主。但是煤炭的种类有很多,质量有好有坏,这就使得煤炭在燃烧的过程中会对锅炉和环境产生不一样的影响。电厂使用的煤炭一般是原煤,原煤一般是未经加工和处理的原材料,所以在后期的燃烧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比如水分和力度等。这就会造成在最终的燃烧过程中,不能进行充分燃烧。因为种类较多,工作人员不能进行全面实验。因此,煤炭的质量可以影响后期是否可以进行充分的燃烧。

2.2燃煤锅炉能源消耗较大

现阶段,我国部分工业企业规模较小,运行资金明显不足,缺乏对燃煤锅炉技能降耗和防腐技术的创新,这部分工业企业所生产的燃煤锅炉通常自动化控制程度相对较低。再加上,部分相关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实践的经验,从而致使燃煤锅炉的工作效率较低,在燃煤的过程中极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部分供热企业依然在沿用以往的链带式结构炉排,存在着漏煤、漏风的现象,加大了过量空气的吸收,从而引发了烧不透、燃不尽的问题,这些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还极容易造成燃煤锅炉的腐蚀。

3电厂锅炉燃烧调整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3.1采用低负荷稳燃技术

锅炉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下,送入炉膛的煤粉量减少,一次风量也随之减少,风温也会下降,炉膛温度降低,煤粉气流着火所需的热量大幅升高。解决低负荷状态下,锅炉燃烧不稳定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提高一次风气流煤粉浓度。提高煤粉气流中煤粉的浓度,可使煤粉气流中挥发分的浓度提高,较快火焰传播速度,一次风量的减少也会降低着火热,使着火稳定性提高。(2)提高煤粉气流初温。提高一次风温度,可以使煤粉气流所需着火热降低,使煤粉更容易着火。(3)提高煤粉颗粒细度。煤粉颗粒越细,单位质量的煤粉与周围空气的接触面积就越大,并且从煤粉向周围释放的热量就会增大,煤粉的稳燃性能就更好。

3.2提高燃煤锅炉的自动化控制水平

近些年,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信息技术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在对燃煤锅炉进行节能降耗改造时,应该积极的应用信息技术,将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引入到燃煤锅炉的节能降耗中,以此提高燃煤锅炉的自动化控制水平。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引入,可以对锅炉的燃煤情况进行实施的监督与控制,自动化控制燃煤锅炉的最佳风煤比。计算机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燃煤锅炉节能降耗改造中的引入,不仅实现了燃煤锅炉的节能降耗,同时还有利于燃煤锅炉的防腐。

3.3加强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烧控制

其一,燃料控制。严格按照锅炉蒸汽负荷要求,最关键的是控制燃烧量,这主要是由于锅炉给风对送风、引风控制有着直接影响。而燃料控制则是为了消除内部干扰,改善系统效率,因为各部分之间密切相关,因此彼此间的相互影响也需要加以重视,这就需要积极关注燃料质量与供给装置机械数量。其二,送风量控制。为了确保燃烧的经济性,也为了应对燃料量变化,适当改变送风量,送风量的主要任务是相互协调送风量与燃料量,以促使锅炉燃烧效率处于最高状态,从而保证锅炉经济效益与用户需求相符。但是,在引风量控制系统中,要求炉膛压力控制在既定标准内,因此,引风量与送风量间应保持平衡,而且炉膛压力也与锅炉燃烧的安全性、经济性密切相关,压力过大喷火会引发爆炸,压力小冷风进入炉膛会直接影响燃烧。所以,可以将送风量当作前馈信号,以此改善系统调节能力。

3.4优化燃烧调节

所谓燃烧调整,指的是对风量及燃烧量的调整,换言之就是调整风煤比。对风量进行调整通常指的是调整一次风及二次风。一次风主要用于干燥及将煤粉带入炉膛。其主要通过调整煤内挥发物质的量,由专业的工作人员完成,一旦调节好将不会再动。若煤的挥发分较低,应当运用较低的一次风速及风率,确保着火的时间。若煤的挥发成分较高,则运用较高的一次风速及风率,确保经济性。二次风主要用于提供足够的氧气以供燃烧,增强炉膛内的扰动。它主要受其燃烧量所决定。在调节的过程中维持空气量及燃料量的配比处于合理范围内,且确保混匀;锅炉内应当维持高温,避免冷空气进入,降低热损失;燃烧的各个调节项目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例如调节蒸汽压力也是调节燃烧量,而燃烧的工况对气泡水位及蒸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利用燃烧调节来促使其供热与负荷的要求相适应,促使蒸汽压力正常;对于负压燃烧的锅炉而言,应当保持鼓风及引风的平衡,维持炉内的负压,确保安全性及有效性。

结语

在进行发电厂的工作效率的提升上,对于锅炉燃烧质量好坏一定要进行严格把控,充分调节发电厂锅炉的燃烧问题,这关系到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在进行锅炉燃烧调节问题的处理方式上,往往要考虑节能环保,同时要考虑工作效率,电力事业的发展与这一项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薛安克,葛铭,王建中.燃煤锅炉燃烧优化控制系统研发[R].浙江,2013.

[2]王海.浅谈电厂锅炉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18(23):91-93.

[3]隋本友.电厂热能动力锅炉燃料及燃烧[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48):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