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简论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技巧

贾慧

湖北省洪湖市龙口镇和里中学

摘要:我们都知道: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学习数学也用于生活。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因教学方式死板,教学过程枯燥,而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往往使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学生学起来自然就会感到亲切、真实,从而激发兴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技巧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技巧

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学习数学也用于生活。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因教学方式死板,教学过程枯燥,而导致学生出现厌学情绪的现象还时有发生。这种现象往往使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课本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使数学在孩子们的眼里,变成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而不再单单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一来,学生学起来自然就会感到亲切、真实,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利用生活现象,做好趣味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识,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如在教学第一册的《求未知加数》时,我创设了“猜扑克牌”的游戏情境:第一次,我手拿两张扑克牌,让学生猜猜两张牌分别是几。学生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告诉老师他心中的答案。第二次,告诉他们这两张牌的和是9,这下,举手的学生更多了,而且答案也更加的统一,出现了以下4种情况:A(代表1)与8;2与7,3与6,4与5。第三次,告诉他们其中的一张牌为2,这时,几乎是全班的小朋友都举手了,而且喊出了答案7。这个情境的设计,不但了解了学生,把握了教学起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由此可见,学生通过借助这些有实际生活背景的问题引入新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能力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为主,因此为了使他们能比较轻松地掌握数学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选出2位同学,在教室进行演示,并让同学们进行计时,通过这些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也便于他们此后遇到这些情况时脑海中有这样的一种形象。

另外,对于一些教材中实践性较强的数学知识,我就尽力为学生提供条件,把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转移到室外,让学生处于实际环境中学习新知识。比如,学习小数时,我带着学生模拟售货员和顾客,帮助他们去了解各类商品的价格,观察商品的标签,了解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实际测量时,我带着学生拿着测量工具到操场上去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并组织学生利用步测方法来计算操场面识。实践证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复习巩固,提高数学效果

有效教学的理解是知识技能的巩固固然重要,但学会学习方法的巩固更为重要。因此,在学生巩固学习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让学生学会整理学习内容。学生自己整理学习内容,是以教师组织学生回顾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为主,可以通过“学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里有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与原来学过的知识有什么异同?”等问题展开,通过整理,从知识结构上帮助学生理解形成知识结构,从积极的意义上促进学生巩固学习。如:我教学完20以内的退位减法后,鼓励学生“比一比,赛一赛”写出算式,同时个别板演。再“找一找、说一说”得数是2、3、4、5、6、7、8、9的算式,分组用你喜欢的方式把算式排列起来。结果出现了楼梯形、枪形、塔形、三角形等整理形式,我觉得效果显著。(2)让学生自己进行学习自评。学生自己进行小结,是以教师组织学生回顾学生学习过程为主,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可以通过“你学会了什么?你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如何解决的?”等这类问题展开。通过学习小结,领悟学习方法,发现自己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个性品质上的不足,促进对自己的认识,改进与同学交往中的问题。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自主的整理与小结学习内容,不仅使学生对于学习到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以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参考文献:

[1]孙澄宙,王红丽.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三合一”[J].教育论坛,2011(10).128-129.

[2]王旺平,赵玉洁.游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小学教育参考,2010(12).133-139.

[3]王守宇,程玉明.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味[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04):182-183.

[4]曾亿彬,贾肖丽.简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黑龙江教育,2012(10).227-235.

[5]严培朝,韦冰倩.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体验学习[J].教育革新,2013(12).127-135.

作者简历:贾慧,女,1982年9月生,本科学历,现为湖北省洪湖市龙口镇和里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