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症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症合并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谭潇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骨六科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症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共110例高龄骨质疏松症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对患者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结果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并发症机率为4.55%,针对不良疾病实施针对性治疗,已明显好转。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股骨折,能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利于髋关节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率,弥补内固定和全髋置换治疗方式的不足,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已经成为临床中首选治疗方案。

关键词:高龄骨质疏松症;人工股骨头置换;股骨颈骨折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rtificialfemoralheadreplacementforsenileosteoporosispatientstheeffectoffemoralneckfracture.Methods:selectedfromMarch2014toMarch2017,atotalof110casesofsenileosteoporosispatientswithfemoralneckfractures.Applicationofartificialfemoralheadreplacementtherapyonthepatients.Results:thepatientsinthetreatmentoftheprobabilityofcomplicationswas4.55%,intheprocessofimplementingtargetedagainstbaddiseasetreatment,hasimproveddramatically.Conclusion:artificialfemoralheadreplacementforsenileosteoporosispatientsfemoralneckfractures,andcaneffectivelyshortenthetreatmenttime,hiprecovery,reduce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sandprolongsurialforpatients,makeuptheinternalfixationandtotalhipreplacementtherapy,thedeficiencyoftheartificialfemoralheadreplacementtherapyhasbecomethefirstchoiceinclinicaltreatment.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高龄骨质疏松症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发病率呈逐渐递增趋势,明显降低老年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我国医疗技术不断发展,对骨科医师的诊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对患者开展内固定治疗虽然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是需要患者长期卧床休养,从而导致机体血液循环不畅,机体抵抗能力差,产生并发症的机率非常高。随着人工关节技术的完善,在治疗方案上针对不足之处也有所更改,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1]。所以,本文针对110高龄骨质疏松症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运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方式开展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共110例高龄骨质疏松症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65人,女性45人,年龄65至92岁,平均年龄(75.4±0.9)岁。骨折位置:右侧50例,左侧60例,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3例,摔伤80例,意外坠落17例。病情:高血压56例,高血糖34例,肝、肾功能下降23例,心脑血管疾病37例。

1.2纳入标准和剔除标准

①确诊为高龄骨质疏松症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②患者自愿签订同意书。剔除标准:①血液传染性疾病;②皮肤受到感染;③意识障碍;④中途退出者;⑤有凝血机制异常的患者。

1.3方法

根据患者的情况实施椎管内麻醉或者全麻,应用水泥型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首先,让患者保持仰卧位的姿势,在患者的髋关节外侧切口行10-16cm切口,显露并切开关节囊,利用取头器将股骨头取出,并对其进行直径进行测量,小转子上0.5-1.5cm进行截骨,开髓,对髓腔挫扩髓,置入髓腔塞,用冲洗器反复冲洗,再放置骨水泥,放入假体之后实施复位,检查患者各个关节活动情况,利用引流管进行引流,最后进行缝合。术后,医务人员密切监视患者的血压、心率等方基本生命体征,同时实施心电监护,针对原发性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同时对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做好心理疏通,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时预防,当机体恢复良好后,进行功能锻炼,逐渐增加运动量,当术后5-15天之后,利用助行器辅助下床活动。

1.4观察指标

对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等基本治疗情况进行记录,同时观察机体出现的并发症发生率。

2结果

2.1患者的基本治疗情况

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见表1

3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疾病较为严重,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生存质量。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取治疗方法很多,较为常用的就是内固定和关节置换。我国医疗技术和影像技术不断发展,在临床中的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在临床中应用逐渐广泛,此治疗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骨折恢复情况,而且对机体创伤小、术中出血量低,手术时间段的优势,还可尽早恢复机体关节功能,特别是对无明显移位的患者是首选治疗方案[2]。对出现移位骨折和内固定患者再次开展手术机率非常高,需要长期卧床休息,而产生的并发症较多。所以,多数患者选择关节置换进行治疗,因此关节置管能重建骨骼的力学完整性和连续性,从而提高关节功能恢复。对于患者机体能力较好,病情不严重,活动量较大的患者可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医师要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评估,若患者机能教差、生存期较短以及活动量不大的患者可采用人工股骨头置管手术,此方法可以尽早恢复髋关节能力,提高身体机能[3]。而且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有着创伤低、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风险低的优势,能有效的避免内固定治疗所产生的并发症,还能降低全髋置换的高风险,但是人工股骨头置换的弊端就是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脱位、髋臼磨损的情况。所以,在手术时要开展节囊修补,有效的确保髋关节的稳定[4]。因为老年患者的运动量过低,小范围的运动主要是根据双极的内关节运动,而且长时间的应用不会引发髋臼磨损情况。在临床中,近年来对合并骨质疏松以及其他合并症的股骨转子间的不稳定骨折患者多应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为降低并发症和下地负重能力[4],能有效的提高机体生存质量。

老年患者本身就存在很多慢性疾病,可麻醉和手术无法耐受。因此,患者入院之后,医师要及时了解患者的精神情况、身体机能状态以及活动量情况,与相关科室进行协调,针对患者的慢性疾病先开展初步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手术和麻醉买手里。当患者满足手术条件之后,立刻开展手术。高龄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骨折患者属于特殊群体,不仅机体受到损伤,对其心理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提高手术效果,医务人员一定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缓解其心理情绪。同时,术后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从而达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开展良好的康复训练,逐渐增加运动量,让患者感到轻度疲惫即可,避免出现不良事件。对高龄骨质疏松症合并股骨颈骨骨折患者做好术前评估和预防手术并发症,可以有效的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5]。

综上所述: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骨质疏松合并股骨颈股骨折,能有效的缩短治疗时间,利于髋关节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的生存率,弥补内固定和全髋置换治疗方式的不足,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已经成为临床中首选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黄永栋,蒋卫平,韦冰丹.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人工关节置换术[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3):255-256.

[2]OssendorfC,ScheyererMJ,WannerGA,etal.Treatmentoffemoralneckfracturesinelderlypatientsover60yearsofage-whichistheidealmodalityofprimaryjointreplacement?[J].PatientSafSurg,2010,4(1):16.

[3]夏军,魏亦兵,黄钢勇,等.手术治疗高龄髋部骨折的围手术期并发症[J].中华骨科杂志,2005,25(10):591-592.

[4]凌志恒,潘峻,宫坚,等.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8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J].实用骨科杂志,2007,13(4):221-222.

[5]黄永栋,蒋卫平,韦冰丹.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人工关节置换术[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8,23(3):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