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门诊“红眼病”交叉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眼科门诊“红眼病”交叉感染的控制与管理

黄丽萍何晓瑜

黄丽萍何晓瑜(解放军第180医院眼科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目的探讨眼科门诊“红眼病”病人就诊流程,防止交叉感染。方法组织学习“红眼病”等眼科传染病及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严格就诊流程各环节的消毒隔离,并加强“红眼病”的健康宣教。结果在“红眼病”的流行期间,由于加强就诊流程的管理,我院眼科门诊未发现交叉感染的现象。结论搞好眼科门诊“红眼病”病人就诊流程,“红眼病”交叉感染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红眼病”就诊流程交叉感染

【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5-0395-01

“红眼病”发病急、传染性强,易流行。我院眼科门诊流量大,较拥挤。很容易造成患者之间、医患之间、护患之间的交叉感染。为了防止交叉感染,我科门诊规范就诊流程各环节的消毒隔离制度,取得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1.1科室成立医院感染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院感医生、院感护士组成,定期检查监督,并进行质量持续改进。

1.2定期组织全科人员对防治“红眼病”等眼科传染病相关知识、“七步洗手法”、医院感染管理规范、消毒隔离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规范的学习和考核,并分批组织参加各类的培训班。

2注重流程,严防交叉感染

2.1导诊处的准备。导诊处备有25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和快速消毒喷手液,发现有“红眼病”病人就诊时先让病人泡手5分钟,由门诊护士代其办理就诊手续,引导到指定专门的诊室就诊。

2.2诊室的准备。在诊室后面隔一间小治疗室,做到就诊和治疗与普通患者分开。室内备有25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泡手桶和健之素快速消毒喷手液供医护人员选用,治疗车、换药盘物品配置齐全,避免多次进出。治疗车上备有薄膜手套,用于治疗操作、开关门窗等使用。医疗物品专人专用,按院感要求放置,裂隙灯每使用一次立即用酒精纱布擦拭。对门、窗、治疗床、桌椅等物品表面每2小时用25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一次,地面每2小时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拖地一次,诊室紫外线消毒每天2次。

2.3污染物品的管理。用过的遮眼板、受水器等,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1小时。一次性医用拉圾,用双层黄色塑料袋封扎后,做好标记焚烧。

3积极宣教,做好预防工作

3.1用药指导。遵医嘱按时用药,症状消退后继续用药1-2周。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点眼:洗手→点健眼→洗手→点患眼→洗手。切忌包扎患眼,更不能用热毛巾、热水敷眼。毛巾、脸盆等用具不与他人混用,可用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日光暴晒或煮沸消毒。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不揉眼的生活习惯。

3.3饮食指导。饮食清淡,不宜过于油腻,少食煎炸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豆腐、苦瓜。注意休息,避免疲劳,保持大便通畅。

3.4每个就诊病人发放一本如何防治“红眼病”的健康手册。

参考文献

[1]徐逸鸣,杨萍.手足口病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7):851.

[2]何金莲,等.最新眼科临床护理精细化操作与优质护理服务规范化管理及考评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