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意义对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意义对照分析

王芳

王芳

(淄博市淄川区中医院;山东淄博255100)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捡查前停药3d后,先行常规的心电图捡查,再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患者心肌缺血发生情况、心律失常发生情况以醍患者的接受程度。结果:在受检的128例患者中,常规。电图检出阳性79例,阴性49例,动态q动图捡出阳性81例,阴性47例,两组检查方法诊断冠G痛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监测室上性早搏早定,旁室传导阻滞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及短阵室上速等方面比较差异性显著(P<O.05),两种检查方法患者接受率磁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动态心电圈在冠。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灵敏度高及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G电图.且被广炙惑者所接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伶馕。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心律失常;灵敏度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9)01-0252-02

冠心病(CHD)是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是导致老年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CHD患者常伴有心律失常,且心律失常性质与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临床预后[1]。常规心动图难以准确诊断非持续性心律失常,而动态心动图能在24h内连续记录患者超过10万次的心电信号,能有效提高非持续性冠心病的诊断准确率。具有独特的优势。本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12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心悸、胸闷、气促、心慌等症,具有室性期、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且排除严重的肝肾功能障碍、精神异常、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血液性疾病以及不配合诊断者,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71例,女57例,年龄35—7l岁,平均(53.43±3.72)岁;病程2—15年,平均病程(7.18±2.62)年;其中合并高血压42例,高血脂38例,糖尿病48例。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检查前停药3d后,先行常规的心电图检查,患者取平卧位,放松全身肌肉,使用BurdickECG一9130P型心电图仪12导联检测新店情况,增益调为lOmm/mV,纸速调为25mm/s。检查结束后再采用HS9514型记录仪行动态心电图调查,采用I、Ⅱ、Ⅲ、AVR、AVL、AVF肢体导联及v1一v。12导联描记,检测次数≥2次。所有患者均行血生化检查及颈内外椎动脉检查,观察两种检查方法患者心肌缺血发生情况、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并于心电图检查后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的接受程度[2]。

1.3心肌缺血心电图诊断标准

动态心电图标准:同一份心电图2个或2个以上导联的ST段在J点后0.08s呈下斜型或水平型压低0.05m以上。常规心电图标准:T波幅度小于同导联R波幅度的1/10,ST段下移0.05mV以上。心律失常则根据发作时的心率、心律、发生缓解视的持续时间及临床症状,室性早搏依据Lown≥3级才有意义。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l9.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性显著。

2结果

2.1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阳性率比较

在受检的128例患者中,常规心电图检出阳性79例,阴性49例,动态心动图检出阳性81例,阴性47例,两组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种检查方法监测结果比较

两种检查方法监测室上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及短阵室上速等方面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见表1。

2.3两种检查方法患者接受情况比较

接受动态心电图患者有106例(占82.81%),接受常规心电图患者有121例(占94.53%),两种检查方法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

3讨论

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室性、房性期前收缩常导致患者出现心悸、胸闷、头晕等不良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3]。冠心病患者多有心功能减退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对室性心律失常有一定的影响,常规心电图不能准确检测到非持续性心律失常,而动态,心电图则有效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缺点[4-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受检的128例患者中,常规心电图检出阳性79例,阴性49例,动态心动图检出阳性81例,阴性47例,两组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监测室上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室性早搏二三联律、室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房性早搏成对及短阵室上速等方面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两种检查方法患者接受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对冠心病患者而言,尽管动态心电图没有常规心电图方便,但大多数患者还是愿意接受的,因此临床医生不必担心患者的接受程度[6]。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灵敏度高及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心电图,能帮助临床医生全面了解患者心脏电生理变化,预防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改善预后,且被广大患者所接受,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梁晖.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3):149-150.

[2]唐娟.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5):107-108.

[3]聂磊.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对比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6(41):124-125.

[4]李淑岩.动态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6(03X):84-85,共2页.

[5]孟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应用对比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3):96-97.

[6]韩蓉,王蕾蕾.用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对比[J].中外医疗,2016,22(31):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