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背复位法整复肩关节脱位40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椅背复位法整复肩关节脱位40例临床观察

马爱伯

无锡市惠山区阳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伤科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探讨椅背复位法在肩关节脱位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4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椅背复位法治疗,实验组采用改良椅背复位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1次复位成功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1次复位成功率为75%)(P<0.05);实验组2次复位成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25%)(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肌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以及功能活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肩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改良的椅背复位法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肩关节活动,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椅背复位法;肩关节脱位;治疗效果

肩关节脱位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其发生率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左右。从人体骨骼解剖角度来说:肱骨与肩胛共同组成了肩关节、各个关节的静力与动力因素等相互作用,从而保证肩关节的稳定。但是,由于人体肩关节囊相对比较薄弱,容易造成松弛,从而引起肱骨头滑出,造成肩关节脱位,患者脱位后主要以疼痛、活动不便等为主,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目前,临床上对于肩关节脱位主要以徒手复位为主,这些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治疗预后较差。近年来,椅背复位法在肩关节脱位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1]。为了探讨椅背复位法在肩关节脱位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4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诊治的40例肩关节脱位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有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为(20.1~86.3)岁,平均(58.1±2.9)岁;对照组有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为(30.9~85.4)岁,平均(61.0±2.4)岁。入选患者均符合《中西医临床骨伤科学》中肩关节脱位临床诊断标准,排除合并其他疾病或严重外损伤患者以及脑猝死者。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等完全知晓,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椅背复位法治疗,方法如下: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等取一个椅子,在一杯上放一个软垫,患者坐在椅子上,将关节脱位的腋窝侧跨在椅背上,将前臂呈旋转后卫。医师一只手固定在患者的腕部,另一只手将患者膝关节抬起并保持屈曲状态,在加压胫骨结节到肘关节关节上,让患者保持放松状态。医师将身体倾斜,膝部逐渐发力,当听见咯噔声音为停止,检查患者复位效果,并配合相应的功能锻炼。

实验组采用改良椅背复位法治疗,方法如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改良,医师采用一只手握住患者的受伤肩关节腕部,让患者上臂轻轻向外伸展,并呈90°。另一只手虎口来向下压患者的肘窝,让患者轻轻摆动前臂,并反复上述操作,听到咯噔后表明复位成功[2]。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1次复位成功率和2次复位成功率;(2)观察两组患者肩关节评分,如:疼痛评分、肌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以及功能活动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存在统计学意义予以LSD法两两比较。P<0.05提示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复位成功率比较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1次复位成功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1次复位成功率为75%)(P<0.05);实验组2次复位成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25%)(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肩关节评分评定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肌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以及功能活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肩关节脱位是骨折最为常见的损伤,患者发病后往往会给患者带来生理及心理上的痛苦,常规方法虽然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患者治疗后容易引起巩固头软骨面、关节盂软骨等损伤,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近年来,改良的椅背复位法在肩关节脱位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次研究中,实验组1次复位成功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1次复位成功率为75%)(P<0.05);实验组2次复位成功率为5%,显著低于对照组(25%)(P<0.05)。该治疗方法主要利用杠杆原理,患者治疗时让其坐在椅子上,将自己的重力附着在受伤的肩关节部位,由于依靠在椅背上,从而能形成一个相对对抗的牵引力,患者治疗时手臂向外旋转,让移位的肱骨头离开胛盂方向,患者治疗时椅背之间能够形成一个支点抵在肱骨位置,并且该支点的作用会造成肱骨向外移位,能够让肱骨复位得到原先的位置,从而完成复位[3]。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肌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以及功能活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肩关节脱位患者采用改良的椅背复位法治疗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治愈率,促进肩关节活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劲松,张韬.stimson法在老年人肩关节脱位中的应用及机理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2,20(17):120-121.

[2]田建,芮永军,糜菁熠,等.桡骨远端骨折合并同侧肘关节脱位的损伤机制及手术治疗[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3,29(4):228-231.

[3]苟中生,张丽文.新力正骨喷雾剂治疗踝关节扭挫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12):2080-2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