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腹膜后粘液性囊腺瘤误诊1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1

盆腹膜后粘液性囊腺瘤误诊1例分析

卢少玲林婷婷杨雷

卢少玲林婷婷杨雷(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妇产科352100)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2-0262-01

病历摘要:

1.患者,女,32岁,住院号:393921,于2013年10月28日,以“发现左下腹肿物1年余”为主诉入院;缘于1年前自觉左侧下腹部肿物,左右下腹部不对称期间自觉腹部包块逐步增大,偶感左下腹胀。其余无不适感。2.查体:腹部视诊外形膨隆,左中下腹扪及一包块,呈囊实性,肿物上界达脐平,轻压痛,无反跳痛,活动度尚可;妇检:左侧附件触及一囊实性包块,大小约16.0cm×14.0cm×8.0cm,轻压痛;3.经阴道彩超(1310290248)示:1.左下腹腔囊性包块(大小约14.4cm×7.5cm×11.7cm,囊壁薄,内透声差,可见漂浮的点状回声,内另见数个囊性回声聚集,内未见明显实性结构,CDFI示包块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2.子宫双侧卵巢未见明显异常;其肿瘤与左附件有相关。盆腔MRI平扫+增强(NO0271533)。1、左下腹巨大囊性肿物,病灶与左侧附件关系密切,考虑为左侧附件来源的囊腺瘤(粘液性可能,大小约13.5cm*11.6cm*8.1cm);临床诊断左附件囊肿。与11月1日手术所见:盆腹腔内未见明显腹水,子宫及双附件左侧输卵管,大小及外观形态正常,左侧髂窝腹膜后间隙延左侧结肠旁沟向上延伸至10cm处,见一肿物大小约15.0cm×14.0cm×10.0cm,呈椭圆形,粘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性,固定,边界清,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与左附件无相关联。术中打开后腹膜,顿性分离囊壁,界限清楚,多房性。病理报告(病理号B-137975)左腹膜后粘液性囊腺瘤,灶性上皮生长活跃呈交界性改变。临床诊断左腹膜后粘液性囊腺瘤。

讨论: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是一种卵巢上皮性肿瘤,为常见的卵巢肿瘤,它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生发上皮来自原始体腔上皮,具有分化为各种苗勒上皮的潜能,向输卵管上皮分化,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粘膜分化,形成粘液性肿瘤。卵巢粘液性囊腺瘤若自行破裂,瘤细胞种植在腹膜上,继续生长并分泌粘液,在腹膜表面形成胶状样粘液团块,极似卵巢癌转移,瘤细胞多良性,分泌旺盛,很少见细胞异型和核分裂,多限于腹膜表面生长,一般不侵润实质,称为腹膜粘液瘤。腹膜后肿瘤:起源于腹膜后间隙的肿瘤,组织来源包括脂肪,疏松结缔组织,筋骨膜,肌肉,血管组织,神经细胞组织和胚胎残留组织。多见畸胎瘤、神经鞘瘤、纤维瘤、淋巴瘤等。腹膜后粘液性囊腺瘤临床上较为少见。

腹膜后肿瘤由于位置深,难以早期发现,一旦发现,往往肿瘤已较大且难以明确来源和性质。B超、MIR检查确诊率达80%。本例患者自觉左下腹部不对称,左下腹部有肿物感,并逐渐增大,偶感左下腹胀。似乎与卵巢肿物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相似,且B超及CT都提示左盆腹部巨大囊性多房肿物,包膜完整,与左附件相关联密切。故术前误诊为左附件囊性肿瘤。术中发现肿瘤位于盆腹腔,瘤体下缘位于左附件区,影像学易混淆,误认为与附件区肿物。同时临床上腹膜后肿瘤常与妇产科的盆腔包块难以区分鉴别诊断,尤其盆腹膜后囊性瘤,易被误诊为卵巢肿瘤。术中发现其囊性肿瘤位于左髂窝起源,沿左结肠旁窝上延约10.0cm,囊肿呈椭圆形。且腹部体征上也表现肿物明显偏,左侧中下腹部区,活动性欠佳。同时影像学也提示可见左侧卵巢大小正常,若根据上述临床体征、影像综合分析判断,需考虑到腹膜后肿瘤可能。

本例误诊病例分析提示,对于盆腹部巨大囊性肿物,要全面了解病史、体征、影像学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尽可能术前考虑到腹膜后肿瘤的可能,避免术中操作带来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