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2

绿色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路径研究

施春晓

施春晓

湖州市消防支队南开大学

摘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创新发展绿色金融体系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对路设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创新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绿色金融发展创新路径。帮助实现金融发展回归本源,促进我国经济结构平衡、多元化的高质量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现代经济体系;金融功能观;机理;路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数十年的实践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变得越来越复杂,区域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多元化的今天,我国传统的粗放式的经济体制显然已经不具备竞争力,很难继续维持高速度的连续经济增长的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经济结构体系不完善,持续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党的十八提出全面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绿化经济发展道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以及和世界经济高度融合的绿色经济结构体系是绿色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和发展理念。

一、基于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现状分析

目前,绿色金融体系在我国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初步的形成了具有一定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体系经发展模式和特征。具体如下[1]:

1、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模式

纵观国内外的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模式,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种金融发展模式。一种为“自上而下”的金融发展模式,一种便是“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这两种发展模式都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对于“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而言,这种金融发展模式的主要发展动力源于系统内生的融资支持,通过下层金融体系的创新发展来推动绿色金融体系的创新发展;而对于“自上而下”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而言,其发展模式主要是通过国家的上层结构对下层的支持和政策引导,进而促进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发展中,以“自上而下”的发展模式为主,同时兼顾“自下而上”的发展理念,二者共同结合构成了我国特设绿色金融发展模式。

2、目前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特征

如上节讨论所示,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绿色金融体系,可以发现我国的绿色金融的发展模式和西方国家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目前在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当中,国家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主导地位,国家权力机构对绿色金融体系有着较大的转型强制性。这点和西方金融体系发达国家有着较大的区别。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金融基础薄弱,以往长期的注重发展速度和忽略了发展质量,带来了很严重的后遗症,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压力。同时,也因此,决定了我国的绿色金融的发展和转型的深度。

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通过绿色服务金融的发展,促进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通过强制性的约束措施将具有污染性的经济结构逐渐的进行“改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由粗放的发展模式向“浅绿”经济转型的目的。我国的绿色金融发展的特征离不开顶层设计。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正在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政策也在相继出台,已经初步形成完整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二、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作用机理

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金融体系,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展目标和核心所在。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在金融、财政、环保等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基础之上,通过政府的监督和管理来不断地促进金融机构的创新和丰富绿色金融体系的服务手段。绿色金融服务体系,通过不断的加大对清洁能源、清洁交通以及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经济支撑和服务,提高绿色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结构中的比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2]。

综合而言,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服务金融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大致上可以分为需求层、引导层、功能层和展现层四大部分组成。众所周知,以往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几乎没有注重绿色经济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都是从事着“先污染、再治理”的发展模式,显然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仅对调动金融市场的绿色转型缺乏足够的激励机制,同时也会严重的制约和束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的矛盾日益激烈,即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模式和人民对绿色环境的需求之间的矛盾。也正是这样的矛盾的存在才会促使我国的经济结构的绿色转型。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的主体结构为政府为主导,金融机构为主体两者之间相互促进协商发展。其主要的工作机理为,首先,政府主管部门通过相关的引导性政策来激励和监督金融服务机构进性绿色金融服务,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绿色金融的融资效率和环境效益。

三、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的创新路径

新的时代背景之下,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面临着行的机遇和挑战。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金融环境,创新发展我国绿色金融体系,走出具有中国特设的绿色金融道路。构建起服务国家发展,帮助人民改善生活水平的绿色金融系统,实现绿色金融体系的跨越式发展[3]。

1、绿色金融体系的政策创新

(1)绿色金融体系的标准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系不断的完善,经济环境越来越开放。我国的绿色金融体系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产品种类上都越来越大和丰富。创新绿色金融体系首先的前提就是建立起统一标准的绿色金融管理标准。目前,我国有五大绿色金融试验区,首先应当在这五大试验区进行调查,根据实际的情况建立起符合实际的绿色金融管理标准,逐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同时,建立和世界相结合的绿色金融项目管理目录,促进我国绿色金融体系逐渐和国际先进的金融体系相交融。其次,绿色金融体系的标准管理,也需要建立起标准化的金融机构的资格审查以及风向管理标准,提高绿色金融体系的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最后,对不同类别的金融机构应当采用不同的管理标准,实现差别化管理促进绿色金融体系的健康持续发展。

(2)加大绿色金融发展的激励力度

发展绿色金融不仅仅需要科学化,制度化的管理,同时,也需要不断的加大对绿色金融发展的激励力度。建立起涉及到绿色金融的全方位的多维协同激励框架,加大政府在绿色金融方面的财政支出比例,提供激励性的优惠政策为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例如为金融机构提出税收优惠、招商和科技创新财政补贴等等。

(3)完善法律制度和监管措施

依法治国是我国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法律制度也是十分必要的。完善法律制度和监管措施,首先就是需要明确每一个自然人和机构在绿色金融体系中的法律责任和义务。完善法律体系的建立,相关的绿色发展的金融法规,例如,美国的《超级基金法》、法国的《能源转型法》等法律,就是通过明确的法律制度,确定出了绿色金融贷款人在绿色发展中的责任和义务。通过法律的措施将环境污染项目从源头上进行治理,实现真正的绿色发展。其次,通过法律法规为受到环境污染的受害者提供法律的保障,政府监管部门可以依法对位污染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进行处罚,减少“漂绿”现象的产生。

2、绿色金融体系的金融组织创新

(1)设立专业绿色金融机构

实现绿色金融体系的金融组织创新,首先需要建立专业的绿色金融机构。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第一,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起专业的服务于绿色发展的金融机构和银行,为绿色发展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第二,创新的绿色金融机构应当和传统的金融机构进行区别和有所不同。创新管理机制为绿色金融体系注入新的活力,为绿色金融体系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设立绿色金融体系中介机构

绿色金融中介结构的建立,分为以下几种[4]:第一类为金融中介认证机构。这种中介机构需要建立起严格的认证标准。以“赤道原则”原则,加强绿色金融中介机构产品的强制性认证,为提高我国的绿色金融产品向国际先进的金融产品相看齐提供支持。第二类是绿色金融体系征信机构。通过该类金融中介机构,为绿色企业提供绿色征信评价,便于我国众多绿色企业进行绿色金融融资,解决以往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

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可持续金融体系是目前我国发展具有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特色的金融体系的重要措施和发展方向。本文笔者根据国内外先进的绿色金融建设情况,结合目前我国的绿色金融建设现状,就目前我国绿色金融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和特征展开了分析和讨论。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一些创新绿色金融体系发展的建议和个人的看法。旨在全面提高我国绿色金融体系发展水平,实现经济长期高效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玉婧,江航翔.以绿色金融助推低碳产业发展的路径分析[J].武汉金融,2017(4):54-56.

[2]长江经济带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