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矫正策略的方法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1

学困生矫正策略的方法研究

邢英军张玉昌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侯贯中学054704

摘要:转化学困生是教师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教师要客观分析学困生学习落后的原因,尊重学困生的个体差异,保护好学困生的自尊心,因材因生施教,用爱心、耐心和信心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自尊心爱心

所谓“学困生”,一般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可以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必需经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予以补救或矫治的学生。这些学生往往思考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善于机械记忆,不善语言思维,不愿或不善于开动脑筋,常常回避那些较难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根据考试成绩和课堂表现分析学困生落后的原因,为转化学困生打基础

1.课堂倾听理解能力差,知识点之间的链接不系统,以致影响学生的思考能力,阻碍作业的及时完成。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较端正,但学习任务完成率较低。

2.学习意识淡薄,学习习惯差,课堂学习中学习表现及行为较不稳定。或能听懂,或一知半解,即使明白也只是简单的模仿与记忆,缺少独立思考性,这种情况的学困生居多。

3.智力有一定的障碍,或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不学习、不思考、不完成学习任务的现状,学习惰性强,自主性更低。

二、尊重学困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很关键

学困生的自尊心,往往以曲折或相反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表面看,他们缺乏上进心、荣誉感,但心灵深处却希望在同学与教师的心目中得到应有的地位。然而,这种希望往往较难实现。于是,他们心理上的自尊与得不到尊重之间的矛盾便产生了。其表现有如下特点:一是多疑害怕。他们由于较少得到老师、同学的尊重,一般都比较敏感、存戒心,处处留意周围人们的言行,细心观察老师、同学对自己的态度,生怕招来不是,恐惧畏缩。二是隐蔽性。学困生心灵深处往往隐藏着难以名状的痛苦,想变好,但又怕老师、同学们不相信自己,所以常常暗下决心,却没有勇气把自己的决心表达出来。三是不稳定性。当他们有了进步受到好评时,就积极要求上进;当犯了错误遭到冷遇时表现为自卑,丧失信心;如果他们的错误得到谅解,又能恢复自信,重新振作。当我们把握了学困生自尊心的这些特点以后,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就应该针对这些特点,遵循教育规律,采取适当措施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三、因材因生施教,是做好转化学困生工作的枢纽核心

教学实践表明,学困生在学习上主要体现为知识相对孤立,方法理解较肤浅,使用时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缺乏系统的归纳与整理能力,所以教学的各个环节应该优先考虑学困生,实行分类推进,因材因生施教。

具体措施如下:1.教师备课要用心备学困生,要备学困生的进步情况和转化情况,要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2.教师上课要想到学困生:(1)课堂提问要把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通俗易懂的小问题,让他(她)们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被遗忘的角落,不管不问。(2)教师经常检查学困生的课堂笔记(特别是语文科),指导和督促学困生认真做好课堂笔记,运用这种方法帮助学困生解决听说读写能力等问题。3.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要为学困生开小灶,一方面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另一方面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做基础题,难度大的问题可在老师或优秀同学的指导和帮助下完成。4.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的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5.批改作业要想到学困生,学困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最好当面批改发放,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学困生找到原因,加以改正。最好重做,直至弄懂。

四、用“心”做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

所谓用“心”,这里的“心”不仅指爱心,还指的是耐心、信心;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学业不良的学困生更需要爱。“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老师要把特别的爱给那些特别需要关爱的学困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教师育人的职业道德的一个基本要求。

教学实践证明,转化学困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开展这项工作,首先需要教师有爱心、耐心和信心,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千万不可急躁粗暴。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对学困生做了大量工作,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但转变却很慢,收效甚微。这时如果缺乏耐心,就会心烦意乱,焦虑不安,容易泄气。每当遇到这种情况,作为教师必须要先稳住自己的情绪,要明确:事物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量变是漫长的、曲折的,量变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引起质的飞跃。学困生的基础差,起步小,与优等生差距大,哪怕是点滴的成绩和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我们都要及时加以肯定。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当学困生有所好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我们都要善于捕捉,善于发现,让学困生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事物都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学困生也是可以转化的,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精诚所至,金石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