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与保护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3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与保护措施

李春琏

王羲之故居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文物是历史文化信息的存储库,有着非常高的历史价值与科学艺术价值,近年来人们对于考古工作的重视度越来越高。由于文物自身的原因在出土后很容易受到破坏,为此必须要在考古发掘现场采用科学的保护措施。本文就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与保护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原因;保护措施

考古文物是古代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见证,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考古文物的研究可以帮助现代人再现古代人类的生活场景,古文献资料的出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代人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底蕴,对人类研究自身历史发展轨迹、进行物质与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1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的原因

1.1环境污染可以导致考古发掘现场文物的损毁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加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的现象随处可见。环境污染可以引起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存环境的改变,从而引起文物的损坏。酸雨、酸雾等含有强酸性物质的大气降水会对出土文物的发掘以及考古环境产生很强的腐蚀性和破坏作用。酸雨还会改变土壤的酸碱度,加速土壤的酸化,如果不采取措施就会在一定的时期内对发掘现场的文物及未来得及出土的文物尤其是青铜器和铁器等产生腐蚀和破坏作用。

同样,严重的水污染会引起地下水的水质发生变化,改变发掘现场文物的贮藏环境和贮藏条件,避免现场文物遭受侵蚀和损坏导致的这些文物的考古价值受到的严重影响。

1.2光辐射可以导致考古发掘现场文物的损坏

光辐射尤其是紫外线辐射具有一定的穿透性,容易引起发掘现场文物的氧化和光化反应导致的文物表面的老化和颜色的改变或脱落,从而加速木质文物或者各种材质的织物的纤维分子断裂,使得这些材质的文物无法维持原有的韧性和强度,无法完整获取或者很好地保存,使得它们的保存寿命大打折扣。

1.3温度和湿度等环境的变化可以导致考古发掘现场文物的损坏

文物在出土的时候对温度和湿度有着严格的要求,一旦温度和湿度无法满足文物的出土需求,就会对文物本身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例如木质文物和丝织文物的纤维断裂,陶器彩绘的脱落现象以及陶器和漆器表面因湿度不够引起的器物表面的干裂现象等。

过于潮湿的环境容易引起细菌、微生物和虫害的滋生,对挖掘现场的出土文物的保存和保养也产生重大的影响。细菌和微生物的存在可以加快文物遭受腐蚀的速度;而虫害则对文物的保管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害虫具有喜温畏寒,喜湿怕干,喜暗怕光的习惯,生命力强大,可以长期在恶劣环境中生存,能耐干、耐饿,造成虫害的幼虫一旦躲过发掘现场的查验就会潜伏下来蛀食有机质文物,给出土文物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考古发掘现场文物的特点

2.1不可再生性

文物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是精神家园的结晶,是每一个民族的无价之宝,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质量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传承优秀人员的举措。每一件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具体的内容上包括实验室保护、文物抢救保护两方面,如果没有做好这2项工作,则对于研究先人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等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2.2实物的不可替代性

考古现场的文物都是不可替代的,如原始人的头盖骨等,这是进行任何科学研究都无法代替的,它反映了几千年来人类骨骼特征的变化,对于研究人类的演变有着决定性意义。文物实物代表着某个时期的生活状态和历史风貌,提高文物保护质量就是对后续文物资源的一种科学利用。

2.3校勘价值的不可复原性

在考古发掘现场,如果能够对出土文物进行及时的抢救和科学的保护,就可以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保存下来,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真实、科学的资料。很多流传千古的文物都是我们了解当时历史风貌的一手资料,而文物发掘的校勘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必须要保护好文物现场,提高文物校勘的质量。

3考古发掘现场对文物进行保护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考古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考古发掘现场,文物出土后极易受到损坏,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确保文物自身的价值不受到影响。考古学科与文物保护之间是息息相关的,要让一件文物可以得到传承必须要充分挖掘出它所具备的文物价值,因此在文物出土之后,需要第一时间采取保护措施,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支持。文物保护工作就是利用各类科学技术、自然条件,对文物出土后的有害因素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并结合各类技术手段采取科学的保护措施,尽可能的恢复温度原貌,延长文物存在的期限。在各类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文物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误区,相关人员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还不够全面,很多工作人员只重视实验室文物的保护,忽视了考古挖掘现场的保护工作,影响了文物保护的全面性,导致部分文物损坏,这对于国家而言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且损坏的文物后续的修复十分困难。

从现阶段我国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除了会在重要的发掘现场派遣专业性的修复人员和保护人员参与工作,一般性考古挖掘主要由现场挖掘人员负责保护,他们需要身兼数职,而且部分人员缺乏必备的文物保护知识,即便是上级领导予以指导也很容易造成信息的遗漏甚至会损坏文物,严重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成效。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聘请专业化的技术保护人员,对挖掘现场进行全面的监督,为发掘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指导,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文物保护水平,还能够促进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从科学角度而言,要保护考古挖掘现场的文物,需要配备专业化的技术人员对整个发掘工作提供系统、全面的指导,如果发生意外损伤问题要及时修复,最大限度的提高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质量,尽量多的为后续的考古研究提供一手资料。种种实践显示,我们必须要提升对考古发掘现场文物损坏问题的重视,才能够为我国古代文化研究、历史研究、考古研究工作提供条件。

4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原则分析

4.1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

对于考古挖掘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要在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前提条件下进行,禁止改变文物原貌,保护好文物发掘的结构、形状、颜色、材料等。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借助历史文物来了解当时的制作工艺,并结合时代背景来还原当时的文化特征。

4.2科学选材原则

历史文物都是不可再生的,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好考古发掘现场避免文物遭到破坏,需要科学选择文物保护材料,材料不仅要具备耐久性的特征也要有其他良好的性能,在具体的选择时要根据文物的材料、埋葬情况进行选择。

4.3现场原貌保护原则

在考古发掘现场不仅包括文物,现场还有大量的资料,在发掘时要尽可能的避免对这些因素造成干扰。可以先保护好文物现场再进行取样,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执行。

5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有效措施

要减少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遭受破坏的情况,就需要考古人员采取有效措施来加强对考古发掘现场文物的保护。

5.1充分考察环境,对出土文物采取遮光保护措施

考古挖掘中的文物埋葬环境蕴含着多种因素,如埋葬区地质环境、埋葬情况、埋葬方式等等,在长时间的埋葬中文物会受到墓葬环境的影响发生腐蚀问题,所以在发掘前必须要采取及时的保护措施避免损坏文物。如,金属文物在墓穴中受墓葬环境的影响非常大,各类有机质、微生物都会对文物造成化学腐蚀,因此在发掘前要对埋葬环境进行充分的分析,调查导致文物腐蚀的各类影响因素,为后续的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此外,为了避免光辐射和光化作用对发掘现场文物的影响,考古人员一般采取遮光保护措施。黑色塑料袋不仅可以对现场的文物进行很好的遮光保护,避免因紫外线的辐射导致文物受到损害而且价格低廉,在考古发掘的现场应用较为广泛。

5.2对文物出土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

在长时间的埋葬中文物会发生腐变,其结构强度与物理性能也会出现变化,如果不注重现场文物保护工作,很有可能在发掘时出现二次损坏,造成严重的后果。为此在发掘前需要对文物出土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论证,结合文物特点来决定出土方式,避免直接暴露至大气中导致文物损毁。如,漆木器在长期埋葬过程中其结构会出现变化,造成不同程度的槽朽,若贸然出土就会导致器物出现变形甚至导致文物扭转为碎片,导致文物结构失衡,为此要真正达到保护效果,在考古挖掘现场需要详细调查文物出土情况,制定应急预案为现场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条件。文物出土后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还有灰尘微粒、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等,虽然它们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但也会对文物会造成一定危害。因此应避免出土文物和大气开放环境直接接触。例如,可用食品保鲜膜材料对一些出土的文物的腐朽木材密封处理,使其与大气环境之间保留或存在一定的缓冲空间,直到慢慢地和外界保存环境相适应。

5.3加强考古发掘现场的温度与湿度的控制

对考古发掘现场的环境和文物出土的温度和湿度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对湿度要求较高的文物可以采用清水浸泡的措施,而对于湿度要求较低或者一般的出土文物,只要采取适当措施保持出土湿度即可。而对于干燥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出土文物,可以借助干燥剂来实现对出土文物的科学合理的保存和保养。要注意的是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可能会滋生微生物和虫害,所以对刚出土的文物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可以利用熏蒸剂对付虫害,熏蒸剂渗透性、挥发性、扩散性非常强大,可以渗透到固体药物所达不到的缝隙,由于吸附较小,很快就会从被熏蒸物内部分散,无残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和有效的杀虫方法。另外一些刚出土的文物容易受到氧化,所以在考古挖掘现场可以事前准备一些塑料盒子,文物出土后迅速将其放入盒中并将盒中空气抽空,对文物进行简易的真空保护处理,对于一些尺寸较大的文物可以将其放在真空塑料袋中。另外还可以采用氮气对文物进行保护,为了在野外的考古现场对文物采用氮气保护,研究机构还发明了适用于野外的袖珍型制氮设备,可直接利用空气分离氮气,在考古现场就可将文物充氮保存以最大限度保持文物原貌。

5.4加强现场出土文物的保护,避免氧化现象的发生

长埋地下的文物一旦重见天日容易发生氧化反应,因此考古人员要注意对刚出土的文物进行塑料盒的真空保存或者采用添加氮气的方式进行保护,尽最大的可能保持出土文物的原有姿态,以免降低它们的考古价值。

5.5控制地下水位,保障现场发掘工作顺利进行

地下水的水位对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发掘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水位升高的地下水可能会浸没发掘现场,破坏文物的出土环境,加深文物的腐蚀程度;发掘工作不力引起的水位下降则可能会引起地表的坍塌,对文物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或延长文物发掘的工期,加大文物发掘的难度。因此在进行考古发掘的时候要注意对地下水的水位进行控制,以保证现场考古发掘工作的顺利进行。

5.6做好现场抢救工作

考古发掘现场的文物保护工作还需要关注现场抢救问题,从本质上而言文物现场抢救就是对艺术内涵与历史内涵的发现与认识并进行保存。一般情况下,文物的现场抢救工作需要包括几个内容:

①合理记录与保护文物出土档案,为后续的修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持,这也是顺利推进文物研究工作的保障,只有获取到一手资料才能提高资料专业性与研究性;

②对文物埋葬环境进行取样,检测样品,为后续文物保护工作的深化提供支持;

③结合现场发掘的情况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消除各类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工作的因素,创设出良好的发展环境;

④控制好包装与运输技术,将文物及时的从现场运回实验室。

文物研究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从考古发掘到实验室研究会面临众多因素的干扰,其直接关系到后续研究工作的成效。所以在考古发掘现场应该充分做好文物保护工作,避免各种不利因素对文物造成的损坏,最大程度的保持文物本身的状态,为文物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综上所述,在考古发掘的现场要采取措施对考古现场的环境进行检测,对新出土的文物要采取有效的遮光和避免氧化反应的措施,严格控制考古发掘现场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地下水的水位,避免在考古的发掘现场造成对文物的破坏。

参考文献:

[1]陈庚龄.论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与科学意义[J].丝绸之路.2011(14)

[2]黄建华.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理念与现状[J].西部考古.2009(00)

[3]王蕙贞,冯楠,宋迪生.考古发掘现场环境突变对出土文物的破坏及应急保护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8(00)

[4]王春燕,惠娜,容波,李斌,朱振宇.薄荷醇及其衍生物对彩绘遗迹表面的影响[J].文博.2013(04)

[5]罗宏杰,韩向娜,黄晓,李伟东.环十二烷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材料进展.2012(11)

[6]赵西晨,黄晓娟,张勇剑,宋俊荣.陕西韩城梁带村两周墓葬出土串饰的提取与保护[J].文物.2011(08)

[7]南普恒,田进明,王京燕.平遥弓村遗址出土猪骨骨架的现场保护及整体提取[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