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策略

郑惠

(广西玉林市博白县永安镇李村村小学,537629)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提升阅读能力及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是小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通过不断深入阅读,让学生初步理解课文主要讲解的含义,通过深入浅出的学习,逐步熟悉语文阅读步骤,让学生对其进行品读,积累丰富语文知识,为学生进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科学化目标设定,让小学生在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过程逐渐开发自身能力,在语文学习中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预习习惯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高年级学生要注重语言知识的积累运用。高年级学生需要加强基本训练,增强自身技能。所以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法,以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进一步发展。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平常生活沟通里面,语言有效结合,不仅可以提升交流效率,也是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所以我们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小学阶段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里,学生需要基于阅读来加深自身词汇的储备,这样在他们的日常沟通力能有效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课堂教学实践质量的提升及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言。如对于基础扎实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更进一步地深化文章阅读,扩大阅读范围,并加强他们的文章的意思理解。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需要采取科学指导方式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二、小学高年级阅读重要策略

1.引导学生对阅读进行深入分析

首先,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只有通过不断思考,学生的学习水平才能实现有效提升。课前学生没有动脑筋预习,只是通过辅导资料知道了答案,课上就会没有思考的机会,长此下去学生就会养成不动脑思考的习惯。我安排学生课前阅读预习不少于10分钟,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主动学习习惯。在预习时,我让学生带着课后的思考去预习阅读课文,老师讲授前先思考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老师讲授时学生就会明白这些问题怎么去思考。例如,《碧螺春》的阅读预习作业可以这样安排:本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碧螺春茶的?本文有那些不懂的地方画出来,你最喜欢文章哪些地方说说理由,搜集有关碧螺春茶的资料,课下同学间相互交流。另外,我还让学生在书的空白处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可以针对某个词或某段话,这样学生就会慢慢养成思考中预习,预习中思考的习惯,逐步提高自己对语言文字的评价能力和鉴赏能力。其次,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学生进行自主化思考和预习的目的。兴趣是学生进行自主化学习,并指导学生不断深入学习的重要基础,促使学生通过兴趣进行预习,并进行思考,同样是实现科学化预习的重要策略。例如,在布置《女娲补天》这课阅读预习时,我让学生课下搜集一些童话故事,并开展“故事大王”的活动。学生恰好找到了关于女娲的故事,我先让这个学生讲述这个故事,学生们对同学讲述的故事印象异常深刻,调动了这个学生积极性。下次会更充分的做课前预习,教师也省掉了介绍文章背景的时间。孩子们最喜欢听故事,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大大增加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达到了自主预习的目的。

2.建立阶段性预习目标,实现自主学习,保证课堂效果,实现长效性的提升

学生在学会自主思考后,应该逐渐掌握进行学习的节奏,通过科学化的预习目标的确定,促使学生能够逐渐形成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在教学中教师掌握课堂教学节奏,让学生首先对阅读进行基础性的分析,在学生进行预习的过程中,明确课文中主要描述的是什么,在阅读中较为生僻或无法理解的字或词等记录下来,以便进行查询。在《鸟是树的花朵》一课阅读预习中,教师首先课下让学生带着问题“为什么鸟是树的花朵”去预习课文,把产生的疑问和优美词语标记出来。课上小组成员每人读一段互相纠错,小组长评价组员读书情况并记录,然后组内交流积累的优美词语和产生的疑问,最后小组汇报教师适当点拨。老师要求学生把阅读预习放在课下,课上只是小组同学间的交流。这样自学和互学相互结合,每个阶段性目标环环相扣,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预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三、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策略

1.探究阅读,促进提升

与低年级的小学生比较而言,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知识积累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里需要依据高年级不同学生的特点,整体入手,发掘背景资料,这样学生才可以进一步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及文章表达作用,另外教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来指导学生。如当教师讲解《草原》,学生都能看到人民的热情好客,但很难理解的那种民族情感。这时,教师可以实施基于探究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可以体验草原热情,然后向学生们介绍日常蒙古人习惯;然后再要求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深入体验“迎接中央代表团,与过去的区别”,进一步启迪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通过探究阅读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深刻体会蒙古人民会见代表团不仅是一种激情,也体现了他们强烈的民族感情,最终学生才理解了文中表达的深厚感情。

2.个性阅读,加深理解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强调了学生的道德和审美情趣的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推动学生的健康发展。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此阅读教学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个性发展穿插于教学里面。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学生感受体验及语言的积累是最重要的。个性化阅读含义是教师以恰当的方式来指引学生去进行阅读,反映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网络阅读,促进飞跃

信息技术不断进步,针对网络优势,教师可以利用网络,采用在线阅读教学模式。换言之教师要以网络为主要平台,让学生从互联网上学习更多的信息,利用互联网上的各种资源加深自身情感体验。如《蛇与庄稼》一文,教师一方面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有关蛇与作物关系的相关信息,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动物与庄稼的体会。然后让学生根据他们收集信息绘制动物关系图,思考总结事物之间关系。最后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地阅读部分有关信息,然后教师开展一些信息交流阅读活动,让阅读信息实现资源共享,不但能够让学生视野得到开拓,还能帮助学生深化情感。因此教师利用互联网教学法能够展现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使阅读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

4.课外阅读,突破积累

小学高年级学生年龄及认知特点不同,对课外阅读文本选择缺乏自主性。所以教师要加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充分运用一切资源促进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开拓阅读视野。为了学生充分把握草船借箭资料,指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又如《故乡》,在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都可以找到相关主题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此外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可以开展阅读活动,如“我喜爱的作者”交流会等。通过教师的引导以及相关活动的促进,可以保障学生课外阅读的激情,通过独立的阅读,学生会收集到更多的资料,而且还扩展了阅读教学的范畴,有助于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里发挥着巨大作用,这与学生写作技巧和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直接相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分析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年龄特点,探索阅读新途径,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振杰.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J].学周刊,2013,11(21):87-90.

[2]罗媛.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预习的重要性及指导建议[J].知识窗,2016,(06).

[3]牟天智.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策略[J].发展,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