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兴趣培养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陈俊蓉

四川省南充五中

摘要: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它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且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人对他所感兴趣的事物总是使他不知不觉地心向神往,表现出注意的倾向,学生有了学习兴趣,不仅不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而且还会专心致志、废寝忘食的地去阅读、求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学习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因此,在知识严谨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方法、途径,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其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必要的,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兴趣、培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科学家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具有良好的兴趣。可见,兴趣对学生的个体活动有强大的推动力,兴趣是促进学生求知的动力,兴趣可提高其注意力,增强活动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也曾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事情,一个学生如果对你所教的学科有浓厚的兴趣,那他在学习过程中,对这一学科就特别注意多下功夫,可见兴趣是成材的起点,是学生刻苦学习的桥梁。在数学教学中,兴趣教学不可缺少。那么在数学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征,创设最佳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课上教师要善于利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搞了这样一个游戏:让同学每人都默记住一个数,先将这个数乘上5倍,再将所得结果加上25并除以10,最后将结果告诉老师,那么老师即能猜出你默记的哪个数。为什么?许多学生觉得老师很神,此时教师将其中的奥妙是解了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讲给学生,他们恍然大悟,对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兴趣更浓了,新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有趣味的数学典型故事和游戏,灯“填幻方”,以及古代数学家丢番图的“墓志铭”“代数的故事”等等,教师都用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使他们的求知欲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由潜伏状态转入活跃状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的教学没有一成不变的公式,为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对于深奥难懂的数学内容,教师要力求用浅出的方式告诉学生,并尽可能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联系起来,让他们感到“原来这些东西我也能理解,我也能学会”,甚至有的新内容老师刚点播一下,许多学生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学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例如在学习同类项概念时,我借鉴上海市长虹中学周佩珠老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找同类项朋友”的游戏。事先准备好配组的同类项卡片,上课后,每人发一张,让一个学生去找与自己卡片上单项式或同类项的朋友,找对的同类项朋友坐在同桌,另一个被“挤”出的学生站起来再找。学生在愉快专心的气氛中迅速掌握了确定同类项的法则,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也在同座讨论中得到顺利解决。全班学生个个调动起来,也体现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互帮互学的精神风貌,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激发。

三、密结合教材,适当引入一些故事、史实,把课讲得富有趣味,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便会油然而生

“数学史不愧是出色的教育指南”。从勾股定理到《九章算术》,从黄金分割到优选法……一个个历史镜头会让学生深深沉浸在古人奋斗的情境之中,它将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努力上进。例如,相传古时一贤臣被一奸臣所害,判了死罪,皇帝念其立过大功,采用了运气来最后判决的方法:用两张小纸片,一张写上“死”字,另一张写上“活”字,以自已抽签定生死。歹毒的奸臣把两张纸片都写上了“死”字,巧被贤臣的朋友得知,便告诉他,贤臣略加思索,便高兴地说“我有救了。”当抽纸片时,只见他抽出一张,谁也不让看,便吞下肚去,斩官只好看剩下的纸片,无疑是“死”字,反面说明他抽到的是“活”字,于是他被赫免了。这是应用反证法的数学思想的一个历史典故。与一些数学知识相关的故事很多,引人深思,可教育学生珍惜时光,胜过古人,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斗志。

四、运用生活化教学培养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变为通俗的生活现象,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如,在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可以设计如下具体事例:假如你是汽车司机,已知汽车从刹车到停车所滑行的距离与时速的平方及汽车总重量成正比,设某辆汽车不装货物以时速50千米行驶,从刹车到停车走了25米,如果这辆汽车装着等于车重的货物行使时,发现前面20米处有一小孩摔倒在地上,问汽车最大限制时速为多少,才会不发生事故?(假设汽车司机发现小孩到刹车需经过1秒钟)这样的内容使同学们既感受到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重要性,又联系了实际,兴趣与积极性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也知道了数学不仅是简单的运算,还必须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

总之,浓厚的学习兴趣,能很好的激励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从而取得良好学习成绩,而良好的学习成绩又能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增强学习信心,形成良性的循环。作为教师,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分析教材、分析学生、了解学生、思考问题,努力创造出和谐的学习气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环境处于最优化,使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才将是主动的、积极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才会越来越浓。

参考文献

[1]黄文军.减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兴趣教学沽[M]

[2]黄海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