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中精度控制的应用研究游志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中精度控制的应用研究游志勇

游志勇

关键词:工程测量;精度;影响因素;精度控制技术;应用要领;管理措施

前言

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工程测量作为建筑工程建设阶段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及结构,而提高测量精度在一定程度上可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充分了解测量操作时有可能出现的误差环节,以便采取措施进行有效控制,提高测量精度,对工程项目质量的有力保障极具重要意义。

1建筑工程测量技术精度控制的必要性

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工程测量是始终伴随着施工建设的全过程而实施的,可以说,如果没有施工测量的数据,工程项目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施工就容易存在质量问题,就会给工程带来安全隐患。同时,工程测量的精准度还会对施工项目的整体质量控制带来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测量工作环节中需对其精度实施严格的控制。尤其在建筑规划设计期间,工程测量的精度会直接关系到施工项目的质量和使用安全。因而,在工程项目设计前,需结合工程项目施工设计要求及外界各种影响因素,对施工现场周围环境及总占地范围进行细致的测量、分析及考察,通过测取地形地貌的形式对各类数据进行仔细收集和测量汇总,并运用这些数据以制定施工计划以及施工蓝图。这个测量的过程,能够为后期的所有施工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地质不够清晰的施工场区,必须要加大地层稳定性的测量工作,为后续施工能够提供较为精度的测量数据。

在项目施工期间,工程测量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测量放线能够为施工阶段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将测量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以实现按图施工的原则,并能够为施工质量的检查提供参考,从而有效提高工程项目质量。所以施工前,先应用测量技术将施工图纸上建筑物的轴线在项目场区进行施工放样、定位和测定控制高程,以进一步为施工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整个过程的设定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施工的质量,其测量的精度要求相当高,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同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按照拟建工程所在场区的具体情况建立多个不同的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并以“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细部”合理地掌控测量的精度[1],结合建筑物类型明确测量误差区间及精度要求,从而为后续施工提供一定的保障,且在复核过程中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予以改正。

在施工结束的经营管理阶段,对建筑工程整体情况实施监督测量,逐一测量检验其工程状况是否潜在安全隐患,或者有没有发生变形情况,并确定工程后期能否正常运行,以及给后期使用维护方面提供依据。总之,从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始到施工阶段以及最后的竣工,每个环节都必须严格控制好测量的精准度,才能够真正发挥工程测量的核心价值。

2影响工程测量精度的因素

随着工程测量技术的综合应用,虽然各个单位都已严格按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勘察测量,但最终所得数据还是与理论研究结果相差较大,以致影响工程测量的精准度。究其原因存在两个方面:其一,在测量人员管理方面比较混乱,造成测量存在偏差。目前专业的测量人员相对较少,大多数是兼职的其他技术员,不固定且测量技术能力差,或者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经验不足,以致在工程测量实施过程中,这些测量人员只凭工作经验和有限思维进行操作,最终给施工测量的精度带来影响。可以说,施工测量是一项非常重要且严格的环节,如果测量人员的专业技术不过关,对测量仪器的性能掌握不够成熟,又没有按规范流程进行操作,或者责任心不够强,就会造成操作失误,便加大测量结果与实际真值间的误差,从而影响工程测量的准确性[2]。其二,有些单位对工程测量工作的管理与测量仪器的投入不足,进而影响了工程测量的精准度。这些单位为节约工程建设的投资成本,对价格普遍较贵的测量仪器设备更新缓慢,以致其灵敏度不够高,达不到新时期测量工作任务的需求,进而严重制约着工程测量的精准度。而在工程项目建设中,各种测量设备都是获得施工数据的主要来源,是整个建筑施工过程的重要纽带,尤其对于高精度的勘测,勘测仪器的精度直接决定了数据的准确性。工程测量的精度越高,所得的数据与实际数据的误差就越小,越能够满足工程单位的设计、作业的需求。所以,只要把测量精度控制好,就能使施工数据误差控制到最小的范围内。

3建筑工程测量中精度控制技术

3.1GIS技术

建筑工程测量阶段,GIS技术基于GIS系统核心,从而全面收集建筑测量数据和GIS测量理论知识,进而达成地理信息操作的目的。在GIS技术内将GIS与RS两项技术有效融合,不但使单方面测量水平有所提高,同时还增强了对地理信息的掌控程度,也可称之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此技术是通过RS将信息资源传输至GIS,通过GIS对RS构建空间数据管理,最终编辑、处理以及分析信息数据。在应用GIS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时,有关人员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以对比分析技术为主要手段,实际操作环节对比数据的准确性,并对数据主体质量进行对比以及对对比效果进行观察,从而提高数据库存储及数据自动传输的效率。收集完毕相关GIS数据后,有关人员需对GIS技术通过三维建模的形式,完成管理、规划地理信息库内的数据,使得地理信息库在自动管理如操作、维护、定义等方面质量有所提高。同时,依照GIS技术数据要求,严格控制及绘制有关数据图形,根据实体地形测绘情况,有效融合实体图形属性和数据,使其自行转至成用户所要的表格图片。

3.2PS技术

建筑工程测量阶段,PS技术基于遥感控制原理,应用电磁波信息的基础上,达成接收外层及高空空间的数据,最终实现收集地球表层地理信息的目的。在PS技术内全面提高信息处理、扫描、传送、摄影、RS等综合性能,在源头处使工程测量技术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性能得以改善。PS技术经由各专业学科技术,通过对其综合应用如航天、航空、摄影、卫星等,从而系统控制建筑工程。在实际应用阶段,PS技术依据光电学、PS波谱性质以及声学遥感及电磁波遥感技术,严格控制建筑施工期间的各项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期间,有关人员需将远距勘测加以提升,从而系统掌控RS技术。尽可能将勘测面积予以拓展,确保PS技术数据收集范围得以最大程度进行提升。比如,测量商业建筑区或城市灾区时,有关人员将PS技术数据收集范围有效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避免单一区域测量的制约,使得数据信息收集广度有所提升。上述步骤完成后,有关人员需处理PS技术收集回的数据,实际处理阶段,根据建筑测绘、测量内容,合理搭配及灵活使用勘测技术,使得数据收集的有效性、精准性得以增强。综合应用PS技术,尽可能由RS向GIS输送数据信息,从而实现编辑、管理、处理、分析空间数据的目的。

4施工测量精度的控制应用要领

4.1施工控制网方面

根据实际施工环境和施工范围,在设置施工控制网络期间,合理选取网络主体。同时,依据网络面积,加强选取要点的精度控制。通常情况下,施工控制网络中的控制点确保其密度最大,同时,控制网络面积需大于场区面积1.3—1.5倍。从而,根据施工图要求进行网络控制点的选取,首先,使用合理的方式对建筑物轴线进行放样,并根据建筑物放样要求分析建筑物轴线偏差,从而合理掌握控制点密度。可将控制点充当参照物在直接放样阶段,控制点选取阶段尽可能确保点位均匀布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在投影面基线上适当设置控制点。

4.2精度控制方面

严格遵照中等影响及可忽略原则,在施工网精度测量控制阶段,处理存在的误差,从而提高测量结果的精准性[3]。中等影响原则实质为,实际放样控制期间,有关人员可根据放样场地、精度、条件等评估放样的精准性,降低控制网点等级的同时,使误差处理有效性得到提高。可忽略性原则实质为,建筑施工测量期间,数据误差不超过10%的可对其忽略不计。在误差点控制放样期间,误差放样在总体误差的0.4倍时,可降低误差放样甚至对其忽略。施工网精度控制,可对施工成本及费用有效改善,避免盲目放样而影响施工精度及施工进度,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处理和分析,从而使各控制操作环节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5提高工程测量精度的管理措施

5.1加强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每一项工程项目的开展都必须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对测量成果的交接、复测以及施工过程的检查等各个环节要严格执行相关的管理制度和办法,以规范测量作业的行为,确保工程测量的精度。

5.2加大测量仪器和技术的投入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建设的复杂程度也不断增加,进而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程的测量精度更加要符合当前的迫切需求。因而,相关企业对工程测量设备的投入发展眼光应该放远些,尽早引进经济、实用的新仪器,以紧贴现代建筑工程的优质、高效施工需求。为保证工程测量精度的掌控,企业应该定期组织测量人员进行技能训练,并设立考核和奖罚制度;还要安排专人负责技术监督和指导,严格检核工程的测量成果,进而有效地提高施工测量的工作质量水平。

5.3确保测量数据的真实性

为工程项目设计和技术方案提供可靠真实的数据,必须把现场实地测量的数据如实填写,确保其真实性。同时,还要加强现场测量人员与技术部门的沟通工作,以保证测量信息能够及时和准确地传递、交换,进而为项目施工提供支持及指导。

6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工程测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对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通过适当的方式有效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有关人员需深入对精度控制技术进行研究,进而使精度控制水平得以不断提升,充分发挥工程测量技术的作用,使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得以确保。

参考文献

[1](苏)卢基亚诺夫著.工程测量精度估算[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5.

[2]杨永波.浅谈工程测量过程中精度的影响因素及控制[J].城市建筑,2016(9):141.

[3]王云富.精度控制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8(3):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