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唤回”了他的自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1

我“唤回”了他的自信

王蕊

王蕊

自信就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其根本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有自信不一定能成功,但没自信就一定不能成功。而自信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每个人出生时都没有什么能力,是在成长中慢慢积累起来的。有专家认为,小学阶段是培养人的大好时机,是各种习惯形成的最佳教育阶段。所以,我一直以来,特别注重学生的信心教育,在教学中不放过每一个教学机会,帮学生树立信心。

在一次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的教学中,一位学生的前后变化使我一直记忆犹新。那是一节难忘的阅读教学课。记得那是一篇讲一根火柴燃烧的故事。

短文是这样的:一根纤细的火柴被主人划着,火苗欢舞着,异常兴奋。远处的风看到火柴纤弱的生命,在顷刻间将灰飞烟灭,感到十分惋惜,便急速跑过去,一口气吹灭了火苗,救了火柴。

熄灭的火柴被主人扔在地上,火柴抬头对风说:“风婆婆,你怎么吹灭了我呀!”风回答:“孩子,我是不忍心看着你短暂的生命那么快就完结了啊!”

火柴听后,叹息道:“唉,风婆婆,我短暂的生命的最大价值就在于燃烧啊!可你扼杀了我短暂生命中的闪光点……”在这篇短文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问的,

“风婆婆为火柴即将被烧掉而感到惋惜,就把火柴吹灭了,你觉得风婆婆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不管学生说对还是不对,只要能说出充分的理由就行。于是,学生们开始积极的思考,和同桌热烈的讨论,最后,把各自的答案都写了下来,等着老师提问他们呢!

这时,我分别请了几位同学把自己的答案在全班交流。大多数学生都认为风婆婆的做法是对的。以为她不知道火柴的生命在于燃烧,她只是想拯救一个即将灰飞烟灭的生命。为此,我还真高兴了,二年级的学生能有这样的思维,能这样全面的看问题,想问题,真是太棒了。因此,我满含深情的表扬了他们,也为自己平时的教学策略窃喜。

当我再请我们班一位平时表现一般的学生再来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心想,他也应该会说了吧。这时只听到他说:“风婆婆的做法是对的。因为如果不把火柴吹灭就会引起火灾。”顿时教室里炸开了锅,同学们笑得前俯后仰。这时,我注意到那个学生把头低下了,而且脸上的表情很尴尬,不敢抬头看同学,更不敢看老师。

为了让同学停止嘲笑,也为了让那位同学不至于太难堪。于是我就说:“他的回答有他的道理。他比你们想得远。”学生听到这样说以后,都不笑了,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就在此时,我又悄悄地看了他,发现他的头不那么低了,脸上的表情也有了变化,但目光却和同学们一样,怀疑、期待。

我接着说:“我们的确要注意安全。小心火烛。前不久我们学校傍边的一所学校还发生了一场很严重的火灾。在这场火灾中,一幢长龙一般的教学楼全烧光了。学生的课本、辅导书、文具,老师宿舍里的各种物品都在这场可怕的火灾里变成了焦炭……从这个鲜活的例子里,我们应懂得要小心用火,防止火灾的发生。”说完后,同学们明白了。这时,我又看了他一眼,发现他头抬起来了,脸上的表情也自然,平静了。还挂着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

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接着说:“只是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你的答案要为问题服务。相信你一定能做到的,老师非常期待看到那一天。”

我再次把眼光投向他的时候,我看到了我想要的效果,他咬咬嘴唇,坚定的点了点头。从那以后,他学习更加努力了,上课爱回答问题了,回答问题的准确度有了很大的进步。

的确,走进我们的课堂,学生“越雷池一步”的想法是异常多见的,但我们的教师常常有意无意地把此纳入自己的思维模式而加以扼杀,挫伤学生的独创精神。也有的教师常常把学生的种种创新(当然也不乏“稚嫩”的)的做法,不予合理评价、剖析,而视为“另类”,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了。

当然,出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学生的“错误”往往就是他(她)自己真实思维的“流露”,而也只有这种真实的思维才是学生自己内在的东西,才是学生能保持长久的东西。作为教师,首先一定要认真剖析学生“错误”中的合理“成分”,哪怕只是一小点,也要予以充分肯定和赞赏,以保护学生的自尊,

树立学生的自信;然后看能否在其他方面做些“补救”,让其在“跌倒处”爬起,切忌不加分析,一概地否定。上述“案例”中,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指出这个同学错误的原因,再在学生中强调今后要避免这种错误后就“草草收兵”的话,不但无法保护这个同学的自尊,无法唤回他的自信,而且还会错失一次安全教育的良机。倘若真如此,便真让人痛心呀。莎士比亚也曾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确实,学生的自信一旦被唤醒,就会产生驱使积极行动的内动力。学生的激情,生命的能量就会在这样的催唤中爆发、释放,惊喜和奇迹就会在这样的催唤中孕育、诞生。

作者单位:云南省腾冲县界头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