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体验性景观的设计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简论体验性景观的设计方法

王璐

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0

摘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百姓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景观已经不仅仅是经济、美观、实用的基本要求,人们更关注置身景观之中的经历和体验感。这就对于景观设计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体验性景观为题,剖析多个国内外经典案例,并将其设计方法加以归纳总结。希望为景观设计同仁们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关键词:体验性景观;主观与客观设计思维

1.引言

1929年,美国纽约曼哈顿城如火如荼的建设着,在城西侧一条连接肉类加工区和哈德逊港口的铁路货运专用线正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铺设着一根根铁轨。在此后的50年间,这条铁路专线见证了纽约的成长与兴衰。终于1980年,这条铁路专线功成身退,一度面临拆迁危险……时过境迁,这条荒废了近三十年的铁轨专线,在2009年6月焕发生机,这就是声名远扬的纽约高线公园。这个项目一举拿下了美国ASLA专业奖和综合设计荣誉奖两项国际大奖,评委会评语这样写道:“这个项目被大众广泛熟知和喜爱,它的获奖实至名归。”

那么,这个作品为什么如此受到人们的青睐?原因有很多:比如设计的选材(混凝土、耐候钢、回收木材);芒草类与野花类植物的组合;铁轨的保留与再利用;特色的线性座椅;适合步行的创新科技路面等等。这些被重置的景观元素组合在一起让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幅画面:富有生命力的芒草顽强的冲出石板铺装缝隙,被保留下来的铁轨记录了这里的前世今生,现代感十足的步道穿梭在一座座具有历史记忆感的建筑楼宇之中,这里仿佛是一条时代带入感极强的时光轨道,唤醒了这座城市的百年记忆!

高线公园与城市紧密联系,为行人带来了真实的“纽约体验”,它不仅仅是一座公园,更是一段难忘的旅程,它虽处于纽约的心脏位置,缺又让人有种世外桃源的感受。在这里人们更像是这座城市的欣赏者,在不经意间收获意外的惊喜。这就是体验性景观的魅力。

2.如何创造体验性景观

现代主义景观大师约翰.O.西蒙兹说过,“我们要设计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内容,而是一种体验。”那么如何提高景观中的体验性呢,这需要设计师具备主观化和客观化两种思维逻辑。主观化思维,就是设计师的思考硬件:1.形态的构成2.材料的选用3.新技术的应用4.多感官经历5.互动性景观;6.时代记忆性景观。客观化思维则是做好体验性景观的软件。

3.主观化思维逻辑中的体验性景观打造:

3.1形态的构成

不同的形态会对人产生完全迥异的心里感受,如直线会带来简洁、高效和速度之感;折线让人感到刚硬、干练、现代;曲线让人联想丰富,优美平和;圆形使人想到圆满、完整和宁静;锥形的尖端让人感到刺痛,三角形构成了稳定和神秘感……设计师可以用形态的构成向使用者传达设计意图。

上述多是简单的形态元素,当然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也可以运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元素进行景观化处理,会起到非同一般的效果。加拿大多伦多糖果沙滩就是这样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糖果沙滩是一座海滨公园,整个公园由城市沙滩、广场空间和一条绿树成荫的海滨大道组成。项目用了巨大的糖果条纹岩石和粉色的遮阳伞作为景观元素母型,进行不断地复制和强化,最终形成了一座特色鲜明的滨海公园。人们在这里感到的是无限的童年乐趣和享受海滩假日阳光的幸福感。

3.2材料的选用

人们对每一种材料都有着最直观的感受,木、棉、布艺、红砖会有种与生俱来的温暖和亲切感;花岗岩、混凝土、玻璃砖、钢板会给人冷冰冰的感觉。当然,颜色的不同,饰面(如亚光面、镜面、毛面等)的差异都会影响人的第一感官。

坐落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Windhover冥想中心,是这座繁忙大学中静思者的天堂。它的设计者希望这里可以“驱动自我内在更新,为使用者提供解压和重塑自我的场所”。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体现在方方面面,内与外的渗透、光与影的交融,材料与建筑元素的呼应,均已极高的艺术审美水准展现了一个使人幸福的绿色圣殿。创新材料深化了使用者的自然体验,水波纹质感的暖色墙面、锈蚀钢板、大块白色磨砂玻璃、平静的镜面池水、散置的灰色碎石、硬朗的栗色长条坐凳、枪色系金属屋面营造了丰富的环境质感,强化了人们瞬间感知。水面倒映着一年四季的天空美景,人们享受着微风,望着光影在指间流淌。ASLA奖评委这样评价,“这是我最爱的项目之一,他展现了如此紧密的室内外关系,天衣无缝。”

3.3新技术的应用

新技术的定义范围非常的广泛,比如5G网络推广将为人们带来物联网的新体验,另外还有新能源技术在景观项目中的应用,3D打印技术将景观艺术品雕琢的美轮美奂,全息投影、声光电特效将打造科技感十足的现代景观。正是因为技术的突破,才把以前的不可能,变成了今天轻而易举的实现。富有未来科技感的景观作品,大大的激发了使用者的参与性、求知欲和好奇心。

3.4多感官经历

顾名思义,多感官经历也就是众所周知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感受体验。在景观设计中可以将五大感官进行灵活组合来实现设计感知上的特色表达。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利用纯自然的元素(如利用植物可以刺激嗅觉;利用昆虫和小动物可以刺激听觉;利用可参与的跌瀑、溪流、涌泉可以同时刺激视觉、触觉和听觉等)进行设计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5互动性景观

互动性景观设计的要点旨在为使用者提供多种参与性行为的可能性。设计师可以利用地形、水系、景墙、互动性主题构筑物与小品、声音踏板和感应光电技术等媒介实现互动性景观效果。

秦皇岛北戴河阿那亚旅游度假村的一片绿林旁,坐落着一座儿童农庄乐园——阿那亚儿童农庄。这里吸引着八方游客,并创造着特色旅游的商业奇迹。这里为每一个游玩的孩子,留下了难忘时刻,同时这也是孩子们梦想的天堂。该项目够获得巨大成功的答案只有一个:将互动性景观做到极致。乐园的创意构思源于我国一部古代志怪的古籍《山海经》,于是光怪陆离的海洋生物成为了总图设计中的重要组成,设计师这样描述着:“鱼骨亭、鳗鱼长凳、海星花田、攀爬海螺和五爪章鱼滑梯等具有动物形态的互动景观元素,给场地赋予了独特的记忆点,又能让游人享受与景观元素的互动,在玩耍的同时学习有关动植物、农业灌溉的知识。”

3.6时代记忆性景观

优秀的设计不仅仅需要合理的功能布局,方便顺达的交通体系,美观实用的景观小品,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景观重塑场地内涵,并唤醒场地的时代记忆感。这也是景观设计的灵魂所在。中山岐江公园是本世纪初国内现代景观中展现场所记忆的一次大胆尝试。岐江公园原场地为废弃船厂,这里全程经历我国上个世纪的工业化进程。设计保留利用了原有厂房的框架,延用工业符号修旧如新,用现代的景观语言珍藏了那段历史。

4.客观化思维是优秀景观设计师的必备软件

体验性景观需要设计师以他人(使用者或服务对象)视角,用同理心思考进行景观设计。这要求设计师有足够的勇气,以空杯的心态沉静下来,将自己的心境与使用者同频,充分的思考与分析项目中的可能性,不可盲目求快一厢情愿的做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多做几个假设,把自己置入情景之中。也可以用“如果我是…,那么我希望在…看到…”的语言,引导我们的设计方向。

5.结语

真正做好体验性景观并不容易,这不仅需要设计师多年的职业经验,更需要我们拥有敏锐的洞察力,执着的艺术追求、敢于坚持的勇气、细致入微的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参考文献

[1]张东.唐子颖.阿那亚儿童农庄.秦皇岛.张唐景观[EB/OL],2018.09.03

[2]庞伟.场所语境——中山岐江公园的再认识.土人设计[EB/OL],2014.12.23

[3]刘屹立.度本图书编著.体验系景观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