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学校“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1

浅析中职学校“工学交替、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马存江

马存江(山东省齐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德州251114)

摘要:推行“工学交替,校企合作”是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需要;也是解决学校经费不足问题、促进学校发展的需要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本文从八个方面对中职学校积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

关键词: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

发达国家和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充裕的实训资源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型人才的物质基础。我校率先利用先进的数控车间成为学校的实训车间,数控车间已对外承包,学生可以进行实训,学生实训与对外承揽加工业务相结合,既能增加学校创收,还能够给学生提供实训场地,实现了实训和资源充分利用的良性互动。

一、政府为职业学校与企业牵线搭桥

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做到学校、企业、政府协调一致,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办好。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是企业持续介入校企合作的有力保障。通过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证明职校必须与企业进行紧密的合作,新加坡的职教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目前,职业学校非常愿意与企业合作,但由于体制等各方面的原因,还需政府从中牵线搭桥,为校企合作创造条件。

二、加大资金的投入,加大对中职校园建设的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公办中职学校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如果企业与职业学校合作,企业也应该加大职校的投入,可以赠送职校设备或给予技术支持。比如东风公司的下属单位,东风技校与东风公司等多个企业联合办学,企业赠送给东风技校各种车、焊接设备等。没有先进的设备,学校就没有必要的实习设备,就没有吸引力。

三、实施“双证”制度

一个是中职毕业证,另一个是技能证,企业在用人时,应该优先录取那些有“双证”的学生。如果从制度上保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推广普及,职业教育才能在社会上确立应有的地位。比如,在我县永锋莱钢公司在录取职工时,必须有我校的中职毕业证。如果企业在招工时必须具有双证条件,那么中职学校会被社会所认可,其影响面会更大。

四、围绕专业课,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大多数职业学校在安排课程时严格按教学计划走,只在实习期或顶岗期与企业接触,这样存在与企业的生产进度脱节。

有些职业学校的做法很可取: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校外实训基地生产进度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调整教学计划,使每一门核心课程中的核心内容都与实践岗位相结合,学校根据已定企业生产进度计划对专业课程的顺序进行调整,教师可以打破授课计划、从而达到与生产进度紧密结合。如果有条件,可以实行小班教学、分组教学。利用校内实习车间完成了模拟实训与理论教学的有机融合、在然后校外实训基地完成企业见习与顶岗实训的有机融合,从而达到实习预顶岗、予就业,这就是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

五、校企合作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工学结合创造条件

在中职学校,在常抓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还要使双师型教师比例分配合理。

1.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生产第一线锻炼

学校应根据总体计划安排,结合教师的具体情况,分期、分批选派专业课教师到企业顶岗工作和挂职锻炼,以解决专业课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提高专业课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我校采取了如下措施:我校派教师带学生去汽修厂实习,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其次是选拔优秀青年教师送到省级、国家级培训。

2.校本教材的开发

我们用的教材相对滞后,一般教材从编写到出版最快也得一两年,教材滞后于现代新技术三四年,在生产当中实际运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规范与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的教材之间存在脱钩现象。如果学校没有配套的统编教材或校本教材,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编写工学结合型校本教材,核心课程要与实际生产运行相结合,对教材的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和增减,如果让生产一线的业务骨干加入编写队伍,那么更贴近企业的标准,实操更规范。

六、加强实践教学,突出动手能力

学校坚持校内实训与企业实习相结合,加大实践教学比例。在校内也加大实习课的比例,以6:4或7:3的比例来开展实习课和文化课,由于学校是主体,协调安排学生的实训,使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实践学习的机会。

七、加快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步伐,做到“引聘结合”

我校在09年就开始吸收汽修厂或4S店优秀维修工或厂长,来我校作为兼职教师,根据兼职人员的工作来安排课程,集中一到两天讲解实习。兼职教师在讲课时,专业课教师要听课、学习,观察兼职教师是如何带学生实习的,从而达到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动手能力。充分发挥来自企业一线的技术能手、专家等兼职教师在工学结合中的作用。

八、全面实施顶岗实习

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只是在第三年让学生顶岗实习,我认为这样做不妥,应该把这一年分为三个或四个阶段比较好,穿插在这三年中,每次时间可分为2-3月,实习之后学生再回到学校,可以让实习回来的学生互相交流,互通有无,从而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共同增长实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