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再认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5
/ 2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再认识

马淑英

甘肃省武山县清池小学741300

摘要: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载体要准备充分,目标要长远,开展的活动要主题突出,做好评价工作。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态度价值观再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比较抽象的目标,以前在语文教学大纲中叫教养目的,它的实现并非是一朝一夕,一两节课,一年半载,也不可能落实得恰如其分,百年育人就是说明这一目标实现的不易,因此它具有持久性和永恒性。在具体教学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又可分解为德育渗透点和美育渗透点,在课程总目标中定位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民族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营养。它贯穿在教学的始终,因此,教师要重视这一目标的正确导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除了文本以外,还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首先,载体要充分。一是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价值观,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二是要从影视作品中选取极具感染力的场景,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这对丰富学生的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是结合现实生活中身边常见或曾经造成一定影响的真人真事,说服力强,深入人心。

其次,目标要长远。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要长期进行,教师要明确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反复性,在工作中要言正身正,身先垂范;面对学生的过错,控制自己的情绪显得十分重要,切不可简单粗暴,前功尽弃。教师要倾入更多的情感才利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我教《往事依依》时,原计划第一课时完成31条词语教学任务,在诵读体会文中表现春夏秋冬四句的诗句,但是由于学生课前预习不力,词语任务完成后,诵读诗句就时间不多了。课后,我想,课前学生尽可能利用工具书解决词汇问题,课堂上才能加大诵读力度。再如,我教完《伟人的细胞》后,安排了一道作业题,让学生编织自己的伟人梦,写出自己曾经有过的伟人理想,结果令人大失所望,瞎编的、抄书的、不切实际的,真是五花八门。为此,我陷入深深的思考:伟人距离中学生时代过于遥远,学生对他们缺乏深入了解,只是听过大人们的只言片语,能写出让人满意的梦吗?第二天,我又安排学生课后阅读一本伟人传记,让伟人走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伟人,让伟人的人格魅力永远感染学生,让伟人的坚强意志成为自己战胜困难和挫折的精神支柱。

再次,活动主题要突出。待人接物的内容大致分为四类:一是对己要培养自尊自知自信自强;二是对别人要理解宽容关怀;三是对自然要热爱珍惜;四是对社会要有奉献精神。这些生活中的基本素质应作为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这些活动也是教师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最后,评价要到位。培养离不开严密的“监控”,教师要多渠道地了解学生的表现,做到及时和真实。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家长能评,同学能评,教师给点赞,发奖状,等等。

比如在《三棵枸杞豆》的说课中,大家一致认为本篇课文就应该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确定为第一个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联系自己童年中最有价值事情展开联想,通过一组短语——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棵弯弯扭扭的树,让学生明白三叔一生建筑大师、作家、生物学家三个理想的破灭,领悟三叔一生失败的原因,牢记教训,珍惜时间,关爱生命,勤奋好学,立志成材。然后再安排课外阅读《走向天堂的门票》,进行拓展,加深情感体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材的首要功能只是作为教与学的一种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而是以一种给学生展示多样的学习和丰富多彩的学习参考资料;同时,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此,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必须有机地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并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课程教学内容的血肉,成为教学过程的灵魂。

人的情感是细腻的,丰富而多变的,要实现预期目标,培养学生乐观的态度、健康的人格,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中,既要让他们学到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做人。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应渗透在课文教学中,渗透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渗透在学生的成长旅途中。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围绕这个灵魂重构两个关系,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惟教”为“惟学”,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惟师”为“惟生”,认为课堂最宝贵的资源是“学生”,“两惟”的核心是“学和学生”,主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那么课堂就成为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主战场,让更多的学生大显身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成为高效课堂的必然要求,也只有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上,学生才可以学到知识,学会做人,收获梦想。

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德才兼备的一代新人。

如果我们的学生具备丰富的情感、务实的态度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成长的快乐会充满和谐校园的每个角落。可是这一美好憧憬的实现是不易的,是艰巨的,容不得我们教师有丝毫的懈怠与马虎。特别是新课标实施以来,新课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目标体系提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新要求,我们更应该注重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