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黑鹰

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30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予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围手术期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服务,通过干预后测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指数、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围手术期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疼痛指数、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上均明显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子宫肌瘤;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前言: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和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重视起子宫肌瘤的治疗。子宫肌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肿瘤疾病,其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发生增生,导致子宫内出现纤维组织而引起的疾病,又叫做子宫纤维瘤。对于子宫肌瘤,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虽然其恶变率较低,但对于女性患者可造成一定的身心负担。为了保证子宫肌瘤患者用尽可能少的医疗费用恢复健康和享受到优质的护理服务,我院尝试对子宫肌瘤切除术围手术期患者行临床路径管理,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予以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围手术期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服务。80例患者,年龄21岁-56岁,观察组患者40例,最低年龄24岁,最高年龄46岁,平均年龄为39岁;患者的病程在1年至4年之间不等,平均病程为(2.7±1.3)年。对照组患者40例,最低年龄22岁,最高年龄52岁,平均年龄为37岁;患者的病程在0.5年-5年不等,平均病程为3年。术前向所有患者及家属告之相关手术事项和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取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嘱其签定手术知情同意书,均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

1.2护理方法

针对本组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和常规护理服务。针对观察组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我院的医疗情况和院内环境,减轻患者心理上的不适应感,结合患者病情对患者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帮助和指导患者做好术前准备。

1.3术前准备

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情况。主管护士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医院制度等,使患者尽快适应;遵医嘱及时准确地执行治疗、冲洗,协助患者做各项检查;讲解有关疾病知识,纠正错误认识,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评估患者对手术的接受程度及心理状态。向患者讲解术前饮食改变的需要,详细介绍术前须知促进康复的作用,使患者理解配合。手术前1天备皮及肠道清洁,指导患者进行全身清洗后常规备皮,以达到在不损伤皮肤完整性前提下,尽量减少皮肤细菌数量,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为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减轻术后腹胀不适等,所有患者应进行术前肠道准备。

1.4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可能会出现腹胀、腹痛、恶心、阴道出血、便秘等不良反应。护士往往会在术后第一时间告知患者不必担心紧张。术后常规做好基础护理,观察生命体征防止意外发生。保持室内通风及空气新鲜,室温22~24℃。湿度50%~60%,责任护士严格各项护理操作,保证患者皮肤、被褥及衣物等干燥清洁,注意患者个人卫生。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应按照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并保持乐观的态度与良好的心情,并告知其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若出现严重不适感需及时就医。鼓励患者适当下床活动,逐步完成各项自理活动。术后行烤灯照射伤口治疗,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伤口愈合。术后12h可进流食,少食多餐,在排气前不宜进产气不易消化的食物,排气后可进普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为主,注意一次进食量不可过大。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术后5h左右,对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进行测定。根据VAS计算患者疼痛指数,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差异。实验组:Ⅰ级36.7%,Ⅱ级56.7%,Ⅲ级6.7%;对照组:Ⅰ级13.3%,Ⅱ级63.3%,Ⅲ级2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患者手术后当天开始计时,计算患者的住院时间,肝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实验组患者在这3个方面所用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优势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有经期增多或延长、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子宫肌瘤的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肿瘤的大小、生长的部位以及对生育的要求等来综合考虑。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病人对医疗质量要求的不断增加,引入优质、高效、低成本的模式为病人服务,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临床路径是由路径小组成员根据病种制订的—种治疗护理模式,让患者从住院到出院都按此流程来接受治疗、护理,临床路径集中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各种相应心理及身体各方面的护理干预,术前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使患者在术中更好的配合治疗,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患者得到了更高质量的治疗。同时也促使护理工作者不断学习,拓宽知识面,增加了对患者的爱心和责任感,从整体上符合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付桂香.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华西医学杂志,2010,5(2):91.

[2]张国秀,粟治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探析.药物与人,2014,27(8):260-261.

[3]齐德广,秦银河.临床路径在医疗质量管理的应用研究.中国医院管理,2002,22(10):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