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探讨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的效果

裴少坤

湘潭市中心医院儿科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纳入20例发热惊厥患儿并均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用药组,两组均给予苯巴比妥治疗,联合用药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地西泮,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两组药物起效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用药起效时间更快,有效率与安全性更高,是小儿惊厥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的一种用药方案。

【关键词】小儿惊厥;苯巴比妥;地西泮;疗效;并发症

在儿科临床疾病中,小儿惊厥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疾病,患儿多表现出局部或者全身肌肉群发生阵挛性或者强直性抽搐,同时合并意识障碍。小儿惊厥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长时间处于惊厥状态或者惊厥频发发作往往会对患儿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其病情预后、健康与智力发育造成不良影响[1]。因此,合理用药,早期纠正病情是临床治疗小儿惊厥的首要任务。本研究主要观察分析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纳入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儿科门诊收治的20例惊厥患儿,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儿11例,女性患儿9例;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4岁,平均年龄(17.8±4.4)个月;其中12例为上呼吸道感染,8例为支气管肺炎;体温最低38.7℃,最高41.1℃,平均(39.4±0.6)℃。联合用药组中男性患儿13例,女性患儿7例;年龄最小9个月,最大4岁,平均年龄(18.2±4.1)个月;其中11例为上呼吸道感染,9例为支气管肺炎;体温最低38.8℃,最高40.9℃,平均(39.2±0.5)℃。两组年龄、性别、原发病、体温等基线特征近似,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研究已征求两组患儿家属意见,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静脉滴注治疗,首次用药剂量为10mg/kg,用药时间不超过30min~60min,收效不佳的情况下重复给药,滴注速度维持在1mg/min,然后逐渐减量,24h后用量维持在5mg/kg。联合用药组采用苯巴比妥+地西泮治疗,苯巴比妥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地西泮用量为0.5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4mg,静脉推注给药。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用药起效时间,并参考文献[2]标准评估两组治疗效果,显效:患儿惊厥症状以及意识障碍表现全部消失,辅助检查指标结果无异常;有效:患儿惊厥发作次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发作时间间隔明显延长,意识障碍表现有改善,辅助检查指标结果有一定改善;无效:惊厥发作次数、持续时间、意识障碍程度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改善,辅助检查指标未缓解或不断加重。用药结束后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预后情况,统计轻度脑功能障碍、智力障碍、癫痫以及共济失调等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P<0.05时判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情况对比见表1。

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注:两组数据对比aP<0.05

2.2两组药物起效时间对比

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平均为(31.9±4.1)min,联合用药组药物平均起效时间为(16.8±2.8)min,两组药物起效时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见表2.

联合用药组轻度脑功能障碍、智力障碍、癫痫以及共济失调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注:两组数据对比aP<0.05

3讨论

小儿惊厥通常包括热性和非热性两种,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主要是热性惊厥。任何颅外感染引起突发性高热,都会导致小儿惊厥,所以婴幼儿时期一般以高热惊厥最为常见。据统计惊厥发病率约在2%~8%,遗传倾向较为明显,以6月龄~3岁患儿为好发群体[3]。典型惊厥症状持续时间短则数秒,长则几分钟,通常都低于15min,但仍在很大程度上危害患儿身心健康。

临床治疗小儿惊厥的药物种类很多,合理选择药物治疗方案成为小儿惊厥治疗的关键。苯巴比妥属于镇静催眠药物,也是一种效果突出的抗惊厥药物,可直接对人体中枢系统产生干预,其抑制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即用药剂量越大,那么抑制作用越强。研究表明,一定浓度水平下苯巴比妥可有效缓解谷氨酸兴奋,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突触的传递,从而抑制痫样放电[4]。地西泮具有抗焦虑、抗癫痫、抗惊厥、松弛中枢肌肉、镇静等多重效果,可与苯二氮卓受体选择性结合,加快突触传递,促进GABA释放,因而抗癫痫和抗惊厥效果更为突出。此外,地西泮经过静脉注射给药可在短时间内作用于中枢系统,联合苯巴比妥使用可强化发挥药效,更有利于缓解病情。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药物起效时间更快,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说明苯巴比妥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效果满意。

综上所述,苯巴比妥与地西泮联合用药起效时间更快,有效率与安全性更高,是小儿惊厥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的一种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1]张盛鑫.反复咪达唑仑和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在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中的效果观察[J].海峡药学,2016,28(11):155-157.

[2]秦炯,王艺,杨志仙等.“热性惊厥诊断治疗与管理专家共识(2016)”解读[J].中华儿科杂志,2016,54(10):733-734.

[3]马茂雷,张丽娜,钟家洋等.咪达唑仑静脉给药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22):3383-3385.

[4]景群涛.氯丙嗪静脉注射治疗小儿惊厥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34):7117,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