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的瓶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农村高中物理教学的瓶颈

庄林山

庄林山(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九中学山东烟台265406)

摘要: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新一轮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己经开始,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迫切需要实施深度探究,提高学生深度探究的品质有利于学生创新潜质的提高,因此,落实好深度探究对于培养实践创新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实验就谈不上物理学的发展。通过实验不仅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更能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重要的基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不断提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验的地位和重要性得到显著提升。但从笔者三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在农村高中因基础条件差,教师固有观念等因素影响,物理实验教学没有得到充分重视。教师仍旧以高考为指挥棒,忽略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造成了教师“越教越难,学生越学越烦”的现象。本人选取2017级2个平行班级,进行为期半年的实践研究。在实验班按照提出的优化和改进实验教学的策略来进行物理实验教学,对照班则按照传统的模式进行实验教学,半年中记录全烟台统考考试成绩来进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改进和优化实验教学的实验班相比于按照传统模式的对照班,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升,物理学习兴趣和思维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关键词:物理实验;农村高中;实验教学;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4-073-02

一、发现问题背景

现今社会已经步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仍以传统的实验方法来教学显然不再符合时代的发展。在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的形势之下,高中物理教学将实验放在愈发重要的位置。物理教学的理念和方式相较于传统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一轮课改中提出“实验是物理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改变了过去以书为主,实验为辅的教学方式,要求学生动手动脑学科学,将实验和其他的教学内容联系得更为密切。

但是现今的农村教育大部分依旧是围绕着高考“指挥棒”模式下的应试教育。原因有多方面,从政府教育主导部门的绩效考核,到社会家长的期望,乃至于学生日后以学历为门槛的就业,不得不让基础条件更差的农村高中注重学生成绩这道生命线。所以为了节省时间,上课讲实验,下课背实验,只重理论上的逻辑分析,轻视实践。为了所谓的“提高效率”不让或者很少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就更加的谈不上设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了。在追求所谓前途的过程中而丧失了对学习的本质需求,更谈不上兴趣。作为在农村高中工作的我,每每思及此而无比担忧。那么能不能通过创新农村高中的物理实验教学手段,让更多的教学活动融入实践之中,来加强学生的物理实验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找到一条更适合现阶段农村物理实验教学的可行的,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的发展之路。这就是我研究农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初衷。

二、培养学生兴趣,激发求知欲

十五到十七岁是现在大多数高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这个阶段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个关键的过渡段,学生的身体和心智在慢慢的变得成熟,但仍没有完全的成熟。此阶段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会得到突飞猛进的增长,比如对待事物,看问题的方式方法、深度及广度都会有很大的进步。对教师单纯传授的知识或教材中的解释他们逐渐表示出不满足,会自己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他们会逐渐变得喜欢对已有的知识提出自己的见解,热衷于自己探索。因此,以教师为中心的单纯讲授学生对此并不能十分的相信,也就谈不上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的加深了。在学生一生中重要的转折时期,学校能够善于把握这一时期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做出最恰当的改变,主张以观察、体会、亲身经历为本的实验教学,体会在科学实验物理探究的过程中的感受,这对学生学习物理课程和终身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他远远超过责任感。”可见兴趣对孩子们学习活动中起着特别巨大的作用。生动、形象具体、真实是实验的特点。非常多的实验,现象特别明显,对学生有着特别强大的吸引力,并且有些实验经常与我们生活经验发生强烈矛盾,这不但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解释,也可以极大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等能力的培养。而在这过程中,教师通过现象对学生及时设疑,顺其自然的过渡到对新课程的学习,这样可以更好的引导学生探索,刺激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三、优化物理实验教学手段

作为一种传统教学手段的实验,同样需要持续的创新。将现代多媒体教育与实验教学更好的融合,以达到创新优化教学的目的。集中体现在下述几方面:

1、学会有效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效果越来越凸显。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辅助可以全方位的组织有效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传递展示,将物理的有关现象直观生动的演示,增强学生有效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在有些实验教学中,应用现有的实验器材也难免实验效果不理想,不直观。而利用多媒体可以演示巨大的,极小的,极慢的,极快的等一些物理过程或者平时学生极难观察到的等不便在课堂或者实验室做的实验。以达到突破时空的限制,灵活有效的处理物理情景,让学生眼前的物理过程趋于生动形象,学生理解得也就更加的彻底。

有效的利用多媒体来创新、辅助物理实验教学,既可以让教学信息传递及接受变得多渠道,还可以更好的为教学创造情景。处于特定的情与景中,以物来辩理,反之凭理来认物,能更好的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对实验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如:静电实验中的屏蔽现象,α散射实验,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的因素有哪些等实验我们在课堂中由于一些原因不方便进行演示的,便可以做成多媒体演示课件,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解其实质。

2、用摄像或投影来增强有效观察

在物理教学中,常有一些仪器的读数比如,各种电表,刻度尺,千分尺等学生在老师课堂演示时难以清晰观察,这时我们用投影等方式在屏幕前清楚成像学生便更加清晰仪器实验使用和读数的细节,让实验教学更富有实效。

3、展示与实验有关的社会背景和生活材料

课堂中教师适时地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背景材料,创造特定情境服务于教学,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万有引力与航天一章中播放天体的运动,宇宙的运行的视频;在抛体的运动中播放足球任意球的视频等等;在这样特定的情景之中,学生兴趣盎然,对物理的学习能起到非常好的辅助效果。

四、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课外小实验、小制作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物理实验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大多数的物理实验现象十分明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们的持续观察。这对与学生观察能力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验过程中,通过学生们的亲自动手动脑又可以间接培养学生们的实验操作动手能力。特别是在其操作过程中,手脑并用,加之以教师引导,学生的理性思维必定得到长足的发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地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这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小制作,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他们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在学生完成小实验、小制作后,教师要及时地对他们的成果进行鼓励、表扬,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要求,引导学生把对教学内容和对小实验、小制作的学习结合起来,这样,既促进了学生对教师所讲授内容的学习,加深了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又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附带内容的学习。

五、总结

综上所述,物理实验在农村高中物理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上好实验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物理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我们在开展物理实验教学时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探索出更多、更有效、更新颖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