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阐述城乡规划设计与管理

张耀安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管理

引言

城乡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在一定的时期内达到城乡经济与社会共同发展的一个新的高度,明确合作性质、规模与方向,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合理利用城乡土地、空间布局,进行综合部署与协调安排。它本身是一个复杂而又浩大的工程,它的设计与管理将会在系统运作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

1、城乡规划指导思想的偏差

在某些地方的政府干预和领导下,建筑设计师对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有些偏差,在设计上只知道注重地上的建筑,对于地下设施的建设重视度不够,并且将重点放在了城市道路的建设,大型广场的修建,人造景观以及休闲广场公园的建设上。这对于城市的规划整体性来说,会造成环境的极大破坏和资源的浪费等,但是相对于地下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没做到位,造成了反复开挖建设的极大思想反差,重地上而轻地下。

2、减弱了管理职能的调控

对于某些大的规划建筑,当地的一些部门的管理人员将管理范围权限交给下级机构管理,导致有些建设程序出现多部门多头的审批或者缺失管理现象。如有些开发区进行封闭式的运行操作,尽量避免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统一规划管理。这种管理的缺失会严重减弱城乡规划的管理调控职能,对城乡规划建设产生影响,阻碍了城乡建设的有序协调健康的发展。

3、城市规划的监管机制问题

城市规划的监管机制的缺失,违规操作现象也随之出现。有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管理领导人员及行政管理人员缺少法律意识和专业知识,形成了“开发商统一领导,当地的政府部门进行决策研究,规划局进行城市规划的执行工作”模式,造成规划建设主管部门夹在政府、开发商、群众之间的被动管理、设计滞后。目前,这种类似情况仍然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的城乡规划的指导工作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执行工作的实施,这给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因素。

4、规划管理部门的水平不高

在有些偏远的地区规划管理部门的水平不高,还有机构的不健全性。特别是有些城镇的当地政府对规划编制工作还没有真正的重视和落实,城镇的规划设计编制机构水平不高,以及管理层次的职能也比较落后,缺少专门化的管理,以致造成上层规划设计理念很难到达当地的城镇管理部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阻碍。

5、城乡规划体系和建设发展规划相互矛盾

现阶段的城乡规划体系和统筹立足点不协调,城市规划的重点偏离,例如:重城轻乡、城市和乡镇的脱节问题,部分乡镇规划在居民的生活点问题上过于关注,但是却忽视了规划建设的其他方面,如容积率随意调整偏高、减少绿地率、忽视停车泊位、中小城镇燃气管道等公共、公用设施滞后建设,其中现象最严重的就是发达的经济地区,缺乏规划体系的衔接。现阶段我国城乡规划中,城乡的统筹规划需要采取引导性的手段方式,例如:重视城市空间的管理协调、区块规划的实用性跟当地的区域功能划分的协调。

二、如何加强城乡的规划设计与管理

1、对城乡的规划法规进行完善

建立系统的规划设计法规体系,合理的应用法律的手段,科学合理的制定与施行城乡规划,彻底的落实规划管理所具有的综合协调的职能,将对城市空间部署以及土地利用的相关项目全部都纳入到统一的规划与管理系统中来,施行统一管理,避免出现意见上的冲突,保证城乡的合理化发展。充分有效的利用法制管理手段,是搞好规划管理工作的前提。因此,要想制定良好的规划设计,实施有效的管理手段,相关的主管部门就一定要抓好法制建设工作,做到管理过程中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严格执行,使城乡规划设计能够有效的实施。

2、敢于打破传统的规划设计思路

在传统的城乡规划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土地以及空间资源的价值还不够重视,也就是说没有意识到这些资源的重要性,频频出现资产流失,资源短缺等现象,却不知资源就在眼前;在传统的规划建设当中,特别注意强制性及计划性,如果严格的按照国家的规章制度进行城市的规划与管理,就会在某种程度上打击投资开发商的积极性,但是规划建设过程中执法若是不严格的话,又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等违法现象,因此,在新形势下要有新的手段对二者进行协调。在传统的规划当中,主要是以控制土地为核心的静态物质规划,这样的规划缺少可行性方面的论证以及评估,导致规划项目显得僵化缺少活性。所以,在新的社会形势下,一定要敢于打破传统的规划思想,敢于创新,合理的利用资源,将“反规划”的理念融入到规划设计当中,重视非建筑用地的规划和利用,协调各种管理职能,对规划进行全方位管理。保证规划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保证城市合理发展。

3、树立起基于市场经济下的城乡规划设计理念

以市场的经济条件作为前提,进行的城乡规划设计,代表的是整个城市的利益,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目前,一部分规划管理机制比较健全的城市中,也很难承受起经济条件下的调整以及对公众与法人之间关系进行协调的职能。投资商若过分的追求市场经济,就会对大众利益造成侵害,例如土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等。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一定要协调好市场经济与城市规划建设之间的关系,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保证大众利益与投资开发商的利益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需求,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策略

4.1多方面切入

提高规划管理的广度,从多个方面进行切入,在规划的过程中进行多元素的考虑,注意价值与科学的交叉与合作,再进行多角度的管理,制定系统合理的规划管理方案,使管理的思路更为宽厚,更加具有科学性,今后的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城乡的规划管理设计的方面有很多,人文、历史、社会、土地、空间以及生态环境等,如果就规划来论规划,那么是无法得到良好成效的,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规划管理进行综合思考才是真正有效的策略。

4.2重视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

对各部门之间的利益进行有效合理的协调,并调动各部门进行合作,共同实行规划管理策略,做到全方位的掌控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管理,哪里出问题,哪里就能马上解决。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

4.3重点问题的解决

社会管理机制的深化改革,城乡户籍的统一管理机制;城乡对劳资的管理,可以有效的增加城市居民的就业机会;并且在城乡的土地改革和土地使用权方面,进行土地使用的策略发展规划设计和管理方案,可以有效的解决农民进城难的问题,增加了城乡规划改革的实质性。

结束语

对于城乡规划的管理和设计,我们要把实践放在第一位,提高城乡规模化的管理职能,合理的利用土地、协调生存环境、布置城市格局的前提与基础。因此,提高城乡的规划与管理对于城市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并且一定要重视规划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管理与解决。

参考文献:

[1]彭大清.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管理[J].中外建筑.2010(02-01).

[2]刘淑玲.关于城乡规划设计中存在问题与管理的探讨[J].中华民居.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