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浅谈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

黎雪林

广东开平建安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开平529300

摘要:预制装配式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符合绿色、低碳理念,被广泛的应用到建筑行业。为促进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整体水平,保障建筑施工质量,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对施工过程的总结,掌握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的关键施工技术,保证了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可为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结构;预制构件;构件吊装;墙板定位;灌浆施工;防水施工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如火如荼。在建筑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建筑结构。其中,预制装配式结构指的是建筑的构建提前在工厂、施工现场或者是其他地方进行了预制,然后将这些建筑构建通过运输的方式转移至工地上,使用一定的拼接技术和一些机械吊装的配合,把这些运输过来的零散的预制好的建筑构建装配成一个整体从而搭建起来的建筑结构。该结构施工周期短,生产效率高,结构的能耗少,质量高,受季节影响小,是推动住宅产业化的新型结构体系,同时也是我国建筑发展的方向,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然而,在我国虽然经过多年的推广,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仍然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其关键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影响了工程质量。

1工程概况

1.1建设概况

某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9180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约为69920m2,地下建筑面积约为21880m2。

1.2预制装配式结构概况

本工程共有26幢单体工程,其中预制装配式住宅工程为8幢,分别为19#、20#房(8层普通住宅)和18#、21#、24#、25#房(7+1层普通住宅),预制装配式层为3~8层;47#、48#房(13层普通住宅),预制装配式层为4~13层。

1.3预制装配式构件概况

本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体系,由外墙围护预制墙板以及预制叠合梁等组成,采用“外挂内浇”的方法。主要预制构件包括悬挂式预制外墙板、空调板、阳台板、楼梯、凸窗等,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预制装配式外墙板为光面,最大质量为5.3t,最小质量为1.0t,外墙门窗框采用预埋窗框式安装。

2特点、难点分析

1)预制装配式建筑作为当今大力推行的绿色环保节能建筑,施工技术较为新型和复杂。本工程预制装配式结构数量较多、构件质量较重,合理安排好预制构件的堆放和吊装设备的选择十分重要。

2)采用高强度灌浆施工工艺,这种新型连接技术的使用,可以使预制装配式结构与现浇结构、预制装配式结构之间实现有效连接,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做好高强度灌浆施工尤为重要。

3)在吊装和定位过程中,预制装配式外墙板的平整度、垂直度、标高偏差、板缝控制及节点防水处理是施工难点。

3总体施工流程

定位放线→预制装配式外墙板吊装、安装→现浇墙板、柱、梁钢筋绑扎→现浇顶板、柱、梁模板安装→预制阳台、空调板、楼梯安装→现浇顶板钢筋绑扎、预制装配式预埋件设置→水电管线预埋→浇筑混凝土

4主要施工技术

4.1预制构件堆放

1)考虑到场地有限和减少二次驳运便于吊装,需合理布置堆放场所。在整个施工区域内设置4个预制装配式构件堆场,其中1#堆场堆放20#、21#房预制装配式构件,采用1#塔机吊装;2#堆场堆放18#、19#房预制装配式构件,采用2#塔机吊装;3#堆场堆放25#、48#房预制装配式构件,采用3#塔机吊装;4#堆场堆放24#、47#房预制装配式构件,采用4#塔机吊装。

2)预制装配式外墙板堆放可采用竖放的方式,堆放点须平整、坚实,用槽钢制作支架,搁置点处用柔性材料垫好,堆放好后还须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3)预制装配式阳台板、空调板和楼梯等小构件采用平放的方式,放置时构件底部铺设通长木方。阳台板、空调板、楼梯、平放时可叠放,阳台板、空调板叠放块数不得超过6块,楼梯叠放块数不得超过4块。

4)预制装配式外墙板放置好后,应及时安装墙板上的配件,即吊装用吊耳、墙板顶部横向连接板、调节标高用螺丝和固定斜撑杆用钢板环等。

4.2预制装配式构件吊装

4.2.1吊装设备选择

预制装配式构件吊装采用4台塔吊吊装,吊装时采取防碰撞措施。为防止单点吊引起预制构件变形,须采用钢扁担辅助起吊就位(图1)。

图1预制构件吊装示意

4.2.2外墙板吊装顺序

每层预制装配式外墙板吊装须沿着建筑物外立面呈逆时针方向逐块吊装,即从西南角开始到西北角结束,吊装过程中不得擅自改变吊装路线。

4.2.3预制装配式外墙板吊装技术要点

1)试吊。试吊时需注意以下几方面。

①预制装配式构件起吊点位置应设置合理,确保预制构件能平稳起吊,同时避免磕碰导致的损坏构件边角的情况发生。

②起吊前先将吊具上的吊环螺栓拧入墙板上口的预埋套筒螺丝内,然后挂好吊钩。

③吊装前进行试吊,起吊动作应平稳,将构件吊离地面200~300mm后停止提升,检查塔吊各项机械安全性能以及吊具、索具等是否可靠,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正式吊装。

④构件起吊离开地面时,顶部应保持水平,如若不是则须调整水平后再吊至构件就位处,以便于钢筋对位和构件落位。

2)正式起吊。起吊平稳后再匀速转动吊臂,待靠近建筑物后,由吊装工人用钩子钩住牵引绳,将构件牵引到安装位置上方,使其缓缓地平稳下降。如预制装配式墙板吊点位置高低不同,则低处吊点应采用手拉葫芦进行拉接,待起吊后调平,落位时采用葫芦及时调整标高。

3)对孔就位。当预制装配式墙板降到位后,将墙板上φ40mm孔洞对准下层预留φ16mm钢筋,平稳插入孔洞内,然后将墙板停落在初步安装位置。在整个调整过程中钢丝绳不得脱钩,还须承担部分构件质量。

4)斜撑杆固定。每块预制装配式墙板就位后,将2根斜撑调节杆固定在预制墙板锚固件上(图2)。斜撑杆为φ52mm×6mm的可调节螺杆,斜撑杆位置偏差控制在-20~+20mm之间。在斜撑杆安装到位后,钢丝绳方可脱钩。斜撑杆要待楼层混凝土浇捣完成、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拆除。

图2斜撑杆布置示意

5)墙板平面控制。预制装配式墙板安装初步就位后,对墙板进行调整,确保调整后进出一致、板缝间隙一致,平面位置误差不得超过2mm,并控制好垂直度,垂直度偏差不大于3mm。调节时以预制墙板上口水平面控制为重点,如果墙板下口平面位置与下层墙板上口不一致时,就以下层墙板为准。

6)墙板标高控制。调节标高以控制墙板上口标高为重点,标高允许偏差为2mm。每层墙板吊装完成后,必须进行标高和轴线偏差的整体校核,确保将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7)板缝控制。上下预制装配式墙板之间板缝宽度控制在20mm,允许偏差为2mm。考虑到受预制墙板制作时误差和垂直度调节等因素影响,在满足标高和垂直度允许偏差范围内进行板缝调节,尽可能将板缝偏差降至最小。若实在无法调整时,则需在打密封胶时作补胶处理,使板缝宽度基本保持一致。

4.2.4预制装配式阳台板和空调板吊装技术要点

1)待顶板模板安装完毕、阳台板和空调板处梁钢筋绑扎完成后方可起吊安装。

2)搭设支架并与内部架体连接成整体,把顶托设置在立杆顶部,在顶托上铺设工字钢,严格控制工字钢顶部标高,同时注意阳台板内边口处梁和墙顶板标高,不得高出工字钢顶标高。

3)阳台板和空调板放置时,左右方向空隙控制在20mm,进出方向里口与两侧预制墙板的里口须齐平。

4)将阳台板和空调板放置到工字钢上且左右进出位置调整好后,把预留钢筋与梁板筋焊接牢固,再安装连接板并与预制墙板连接。

4.2.5预制装配式楼梯吊装技术要点

1)待现浇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再吊装预制装配式楼梯。

2)起吊时要从楼梯井一侧慢慢倾斜吊装施工,将预制楼梯段上下端与结构梁进行锚固,并预留空隙采用混凝土填充。

4.3预制装配式墙板定位

1)待预制装配式墙板吊装就位后,根据放好的楼层控制线,通过底部可调斜撑杆进行拧入或拧出,先确定好墙体在室内外方向的位置及垂直度。

2)在预制装配式墙板两侧的墙柱钢筋上与预制墙板上弹出的标高线对准,通过调整件调节至同一高度,每5块预制装配式墙板要架设水准仪扫视1次。

3)在预制装配式墙板侧移方向上没有调整件,采用撬棒在偏出方向一侧顶推,根据预先在楼层上和构件上弹好的侧向定位线,确定构件侧向位置。

4)预制装配式墙板全部准确校正定位后,对斜撑杆上下螺丝扣紧1遍。

4.4高强度灌浆施工

预制装配式墙板内套筒采用PVC管,采用专用灌浆机将高强灌浆料灌注入植有插筋的套筒内,使预制结构与现浇结构、预制结构与预制结构之间进行有效连接。

1)将水灰比为0.4的水泥浆均匀搅拌后倒入灌浆机,控制好灌浆机的速度,以达到充分润滑灌浆机的目的。

2)将搅拌好的专用灌浆料倒入灌浆机中,开启灌浆机,灌浆时将灌浆流速控制在0.9~1.1L/min。

3)预制墙板设有注浆孔和出浆孔(图3、图4),从下部的注浆孔将灌浆料注入到套筒中。当灌浆料从上部出浆孔(溢浆孔)溢出时,判断为该注浆孔完成注浆,立即用橡皮塞堵住出浆孔。注浆时须连续进行,不得间断,且应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图3注浆孔和出浆孔正面示意

图4注浆孔和出浆孔侧面示意

4)注浆过程中及注浆完成后,要检查内外墙面有无浆料渗漏现象,如有渗漏应及时封堵。

5)灌浆填充工作结束后24h内不得对墙板进行振动、冲击等。

6)做好高强灌浆料试块,用以检测高强灌浆料强度。

4.5墙板拼缝处密封胶防水施工

外墙板拼缝处密封胶防水部位处理节点做法如图5所示。

图5外墙板拼缝处防水处理节点

4.5.1板缝清理

预制装配式外墙板间的水平缝,待主体结构完成后,对外侧缝隙进行密封胶处理,施工前对缝隙内垃圾和灰尘进行清理。

4.5.2PE棒嵌入

板缝内嵌入PE棒并贴上美纹纸加以保护,防止涂刷底剂时污染外墙面。

4.5.3涂刷底剂

涂刷底剂30min后方可进行填缝剂灌注,底剂维持时间一般不超过8h,否则需重新涂刷。

4.5.4灌注填缝剂

采用厚度不小于10mm的耐候胶,先从接缝交叉部位开始填充,终止点不得设在交叉部,枪嘴角度控制在能填充至接缝底部为宜,灌注后采用硬质塑料条做成“凸”形专用工具,将填缝胶进行处理修整,确保宽度、深度一致。待表面达到初凝后,方可将两侧保护的美纹纸撕掉。

5结语

总的来说,预制装配式结构建筑还处在起步阶段,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但是从长远看来,它符合建筑产业化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将促进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文章通过对预制装配式工程中的预制构件吊装与调整、墙板定位控制、高强度灌浆、墙板拼缝密封胶防水施工等关键技术作重点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住宅工程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超.浅谈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0):00073-00073.

[2]张倩文.浅谈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00156-0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