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洗疗法对孕期痔疮的疗效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熏洗疗法对孕期痔疮的疗效探讨

黄瑾涛

黄瑾涛

龙岩人民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摘要】目的:探讨熏洗疗法对孕期痔疮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孕期痔疮患者82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均分为两组(n=41),对照组给予常规栓剂和敷料治疗,观察组给予熏洗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1%(39/4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5.6%(31/41),X2=4.783(P<0.05);且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期痔疮患者中应用熏洗疗法,可有效提升其治疗有效率,且安全性较高,应用疗效确切。

【关键词】熏洗疗法;孕期痔疮;治疗有效率;安全性

孕妇因妊娠期间孕妇盆腔内动脉血流量增加、子宫增大、腹压升高使盆腔受到压迫,使孕妇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出现扩张和屈曲,形成柔软静脉团。临床多表现为大便出血、痔核脱出等,严重者可出现肛门坠胀感或贫血现象[1]。孕妇在妊娠期间患上痔疮后,多采用保守治疗。本文旨在研讨熏洗疗法在孕妇妊娠期内的痔疮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妇产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孕期痔疮患者82例,按照就诊顺序将其均分为两组(n=41),其中,对照组年龄22~38(30.1±3.4)岁,孕期7~28(15.4±3.2)周,外痔14例、内痔18例、混合痔9例;观察组年龄20~38(39.6±3.6)岁,孕期8~29(16.1±3.3)周,外痔16例、内痔18例、混合痔7例。参与研究的孕期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对比,组间基线数据对比均衡性良好。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在医嘱下使用含有复方角菜酸脂成分的栓剂放入肛门,或采用藻酸钙敷料,敷于痔疮表面,持续21天。观察组给予中药熏洗疗法,药方成分包括苦参30g、黄芪30g、川穹30g、黄柏20g、苍术20g、蒲公英20g、野菊花20g、川椒10g、蛇床子15g,将药物研磨成粉,放入2000ml热水中,患者以坐浴形式进行熏洗。熏洗时间为30min,1天1次,持续21天。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有效率:根据肛肠科常见病诊断标准[2]评估患者治疗的效果,并将结果划分为3个等级。效果评估依据:显效:患者肛周疼痛、充血、水肿等临床症状消失,排便正常;有效:患者肛周疼痛、充血、水肿等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无便血现象;无效:患者肛周疼痛、充血、水肿等临床症状未改变,存在便血现象。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41×100%。

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肛周肿痛、干裂等不良症状。

1.4统计学方法

根据SSPS20.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到的孕期痔疮患者病例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n)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

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治疗期间,对照组出现肛周肿痛1例,肛周干裂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观察组出现肛周肿痛0例,肛周干裂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孕妇在妊娠期间久坐不动、运动不足,会影响周身血液循环,致使盆腔内血流缓慢或腹腔内脏器充血;且随着妊娠期的发展,子宫会随着胎儿的生长日渐增大,盆腔内的血液回流受到阻碍,肛周静脉血液出现淤滞现象,从而引发痔疮[2]。痔疮分为内外痔,孕妇在患痔后,多数无疼痛感,但大便时易出血,严重者可出现红肿等炎性症状,以致化脓、坏死,继发肛瘘症状。痔疮可通过临床指诊、视诊或肛门镜检查确诊[4]。目前,对孕期痔疮患者的治疗需要结合患者的孕期和病情严重程度进行综合考虑。妊娠期患者痔疮症状明显时,优先考虑保守治疗,对于症状较重,且反复发作、保守治疗效用不大的患者,可建议终止妊娠行手术治疗,若在妊娠期间进行手术,以妊娠中期实施较为安全。

我国中医领域认为,气滞血瘀、湿热内蕴及肛门不洁是引发孕妇在妊娠期间痔疮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应以清热解毒、祛热生肌为主。因患者处于妊娠期,目前市面上多数治疗痔疮的药物或药膏都含有活血化瘀成分,不适合孕妇使用,而中药熏洗疗法可结合孕妇身体情况进行药效配比,将其应用于孕妇痔疮治疗中,可促进其肛周部分的血循环,使肛周局部组织新陈代谢速度增加,抑制炎性因子的活跃度,从而改善患者的水肿和疼痛症状。经研究显示,采用熏洗疗法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到95.1%,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对照组患者(75.6%)。这是因为,中药熏洗疗法中包含的中药成分较多,对患者的肛肠部位无刺激性,药效温和,可有效治疗静脉曲张,操作方便,宜被患者接受。药物经热水充分浸泡后,中药成分可更好地渗入肌肤,直接在患处产生作用,达到消肿止痛的效果。

本次选用的熏洗药剂中具有的药物成分对治疗痔疮功效独特。其中,苦参清热燥湿的功效突出,煎汤清洗患处,具有凉血、解热毒、消肿的效用;黄芪对疮疡溃破的效用绝佳,可生肌收口,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黄芪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且抗菌作用广泛,将二者共同作用于患处,可有效抑制炎性因子,激发白细胞的吞噬作用;黄柏的清利下焦、泻火解毒等效果较好,可在患处起到抗菌和抗病毒的效用[5];蒲公英清热散毒、散结、消肿利湿等效果较好,能抑制多种细菌。诸药共用,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效用较明显,药性温和,无不良反应,安全程度较高。另外,孕妇在症状得到有效控制后,需在日常生活中注重预防痔疮的复发,适当增加活动量,避免久坐,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持肛周的清洁和干燥,避免病情反复。

综上所述,将熏洗疗法应用于孕期痔疮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且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现象,安全性较高,应用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王进宝,安阿玥,王京文,等.中医药外敷及熏洗治疗痔疮术后的文献计量分析[J].西部中医药,2016,29(8):85-87.

[2]李权,连凤梅.肛肠科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M].2000:142.

[3]丁建华,刘肃志.中药熏洗治疗痔疮术后疼痛、水肿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5,30(9):1285-1286.

[4]魏妮,梁靖华,孙林梅,等.中医内外合治治疗痔疮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25):2811-2813.

[5]赵晓波,王业皇.苦参汤加味熏洗治疗混合痔术后水肿的临床疗效观察[J].结直肠肛门外科,2015,21(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