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工程造价咨询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浅议工程造价咨询的发展

周孝寿

深圳市合创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摘要:工程造价咨询业指面向社会接受委托,承担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估算,项目经济评价,工程概算、预算、工程结算、竣工决算、工程招标标底,投标报价的编制和审核,对工程造价进行监控以及提供有关工程造价信息资料等业务工作。此文首先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工程造价咨询业产生的原因,然后分别阐述了国内外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的不足,最后提出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工程造价;咨询;发展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工程造价咨询业应运而生并逐步市场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已经成为投资建设领域一支重要力量,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何找出一种适合于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的有效方法,提高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已经成为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必须面对的课题。因此,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必须立足于本行业的发展现状,找出制约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的障碍,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集中精力,突破瓶颈,谋求发展。

1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从而催生了工程造价咨询业。由于市场经济的需要,1996年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业开始起步,当时隶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发展依赖于政府的干预和保护。2002年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工程造价咨询行业走上了“法律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行业管理模式,正式同政府部门脱钩。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程造价咨询业,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业起步较晚,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较少,有关工程造价咨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工程造价咨询的规章制度和内部管理还不完善,这种发展状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壮大的瓶颈。在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在合理控制投资,节约建设资金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服务范围狭窄%服务内容单一等问题的存在,致使我国的工程造价咨询对工程造价的确定和控制远远没有达到工程造价咨询业应有的要求。同时,工程造价咨询业现状不容乐观,咨询成果差错率较高,广大从业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甚至个别审核人员立场不坚定,发生出卖审核原则的事件,这严重影响了中介机构在社会公众面前公正、公平的形象,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

2工程造价咨询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起步较晚,缺乏足够的经验,在行业发展、从业人员执业水平、业务开展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总结为如下方面:

2.1行业地位低、行业监管欠规范

因大部分从事造价咨询的专业技术人员是从工程审价业务出身,在承接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中所积累的经验较少,社会上对工程造价咨询的理解也一直停留在概预算编制、结算审核的概念上。再加上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并未在工程建设领域强制推广,使得行业未形成科学、公正的信誉,行业地位不高。我国的造价咨询业尚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和行业监管欠规范的问题。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在实践贯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已逐步退出对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进行专门的管理,但我国行业协会力量较弱并且发展不完善,在为业内企业服务意识上还比较淡薄,服务质量监督制度尚欠完善,相应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等相关政策还未完全配套。

2.2区域分布不均衡、市场发育不成熟

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在区域分布上呈现突出的不均衡性:甲级造价咨询资质的咨询机构90%以上在东部沿海开放地区,西部地区咨询理念相对陈旧,专业人才较为匮乏,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西部地区对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需求必将日趋强烈。我国工程造价咨询市场仍缺乏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存在行业、地区、部门垄断封锁、行政干涉等现象。同时,我国工程造价咨询的法律、法规建设也相对落后,还没有一部有关工程造价咨询的专门立法出台,造成了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的发展没有良好法制环境的局面,影响了工程造价咨询业的良性发展。另一方面,建设单位不按基本建设的客观规律办事也是造成咨询机构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不按客观规律办事首先反应在建设单位总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最好的效果,其次反应在建设单位总希望花最少的钱把事情办好,这就导致一些规模小、实力差的中介机构为了生存,不得不把提供咨询服务的价格压到最低,这种恶性竞争直接导致了咨询成果质量的下降。

2.3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造价工程师的考试、注册制度的推行仅有10余年时间,与国际上从业造价咨询的复合型、专业型技术人才相比,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从业人员存在知识面窄、知识结构不完善、现代咨询服务意识不强、缺乏市场竞争观念、工程经验不够丰富,不具备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工程投资控制和管理能力。造价咨询机构需要的是既要懂建设工程技术知识又懂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许多造价咨询机构缺乏技术能力强的造价咨询人员。部分工程造价咨询从业人员在执业中受到利益驱动,存在以不正当的手段谋求利益的现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有待提高。

2.4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尚未得到广泛推进

国内大多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由于自身发展不足,在承接和实施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中采用的措施比较单一,部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咨询业务仅仅停留在概预算、招标控制价的编制和审核,缺乏一套从项目决策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到项目竣工交付阶段的全过程工程造价体系。普遍存在对前期的咨询规划不够重视,不注重把握项目各阶段造价控制的内在联系规律、咨询工具与方法落后、信息系统不完善、咨询成果不规范、缺乏针对项目特点的服务方案和对项目关键节点的造价控制,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理念的应用不够充分。

3工程造价咨询的发展方向

3.1加强行业管理

加强行业管理是实现工程造价咨询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任何中介机构的发展都离不开行业管理和自律,工程造价咨询也不例外。要充分发挥行业管理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要积极加强行业自律%自治建设,充分发挥协会在政府和中介机构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指导中介机构积极开拓业务,提高业务质量,促进内外交流。制定有关造价咨询质量、服务费用、服务期间及其他相关服务的行业规范及执业纪律,教育全体执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进行有序竞争,严禁降低收费标准进行恶意竞争等现象的发生。同时,加大对违反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及执业人员的处罚力度,实现优胜劣汰,营造良好的执业氛围,不断提高工程造设。

3.2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素质

在执业造价工程师的个人发展层面,应聚焦于完善行业监管与行政监管范围,提供造价工程师继续教育和进修平台,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面,及整合和促进经验积累,完善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建立诚信管理体系,完善注册和退出机制,提高执业造价工程师的执业水平和促进个人发展。

3.3加强企业与派出机构的内部管理

监理公司应当从劳动用人制度、企业管理制度、监理部内部制度给以监督与管理,以增强人员的企业主人翁精神。这有利于增强派出人员的工作信心以及提高工作执行力度。目前监理人员流动性大,信心不足,与监理企业放任场监理部于不管,减少现场人员开支有极大关系。

3.4政府部门要加大监理行业管理力度

当前,违反规定最为突出的现象是以各种“分公司”形式存在的监理办事机构大量承揽监理业务。这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公开挂靠企业资质执业现象,由于“分公司”必须支付一笔可观的挂靠“管理费”,导致监理分公司监理酬金相对减少。而又必须全面支付监理业务投入,所以不得不采用各种违规手段减少费用投入,引起了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所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坚决刹住监理行业的歪风。

3.5建立良好的社会监督举报机制

行业风气的好转,也要依靠全社会舆论监督,只有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结合起来,推行举报制度,增强对违规企业的打击力度,才能引导企业走向成熟化、规范化道路。

监理行业要想走出当前面临的困境,一方面需要加大宣传力度,获取社会、业主和政府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一个运行良好的监理企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刘媛媛.全过程造价咨询业务研究:以威宁谢工程咨询公司工料测量及工程造价管理业务为例[D].天津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2).

[2]万礼锋.基于增值的中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8).

[3]张文会.谈谈加强施工现场监理管理的重要性.城市建设,2010(11).

[4]何鸿.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内涵研究[J].安徽建筑,2009(3):175-176.

[5]邓学国.国内建设监理的现状和未来.科技创新导报,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