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护生锐器伤原因分析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在校护生锐器伤原因分析与对策

沈新伟

沈新伟桐乡市卫生学校浙江桐乡314500

摘要:目的——了解在校护生锐器损伤的现状,并分析原因,为开展锐器伤防范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及采取职业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108名在校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有31名(28.70%)护生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生过损伤,其主要危险因素为操作态度不端正、实验器材不充分、教师示教不明确等因素。结论——在校护生锐器伤发生率高;在校护生缺乏锐器伤的防护意识,要加强锐器伤防护知识的培训,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增强防护意识。同时要加大职业防护的管理。以减少锐器伤的危害。增强防护知识教育、科学合理安排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建设等措施,对减少护生注射操作损伤、提高防护意识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护生锐器损伤原因分析对策

护理人员长期在临床第一线上工作,职业暴露危险大,大量研究证实护士是医院中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1],护生作为护士的强大后备军,临床实习是在校护生成长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对于缺乏临床经验、技术不熟练及职业防护意识欠缺的在校护生来说,以后面临工作中的各种职业暴露危害和发生锐器伤的机会较多。增强在校护生的职业防护知识,避免护生进入临床后的锐器伤发生很有必要。了解在校护生在护理技能操作课中锐器伤发生原因,对避免护生操作中感染及培养职业防护意识有深远的意义。

笔者于2014年3月对桐乡市卫生学校二年级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本校2012级护生108人,其中男2人、女106人,年龄18~20岁。均已完成《护理学基础》课程学习。

2.方法。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包括锐器伤发生原因、发生次数、锐器伤发生后是否知道如何处理3个项目12个问题。调查前向护生说明调查目的、填写方法,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108份,收回有效问卷108份,有效回收率100%。所得数据进行统计描述。

二、结果

1.在校护生锐器伤发生情况及原因。

108人中,31人在实验课操作时发生过损伤,发生率为28.70%,护生操作损伤危险因素中选择条目(为单一选项),见表1。

表1.护生锐器伤危险因素中选择条目

3.在校护生对锐器伤防护知识知晓情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校护生对锐器伤防护知识有一定的认识。66.12%的护生知道医院锐器伤危害有哪些,32.63%的护生知道标准预防的概念,73.45%的护生知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36.81%的护生知道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措施,60.18%的护生知道锐器伤暴露后的处理方法。见表3。

表3.锐器伤相关知识掌握情况(n=108)

三、分析

1.护理技能掌握不全面、实验条件欠缺。

从表1中可以看出,造成锐器伤的大部分原因是在各种实训技能操作中,实验器材不充分、实验室人多、实验内容多等因素较多,而学生的自身因素如操作考试时紧张、操作不熟练不规范等相对较少。

2.职业防护知识认知不足,自我防护意识淡薄。

从表2中可看出,部分学生对职业防护知识存在认知不足。锐器伤后是否处理正答率仅45.16%;锐器伤处理知识是否知晓正答率67.74%。

3.锐器伤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较差、防护知识欠缺。

从表3中可以看出护生在锐器伤后的处理方法不知道的人数较多。对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知识不知道率43.73%。

4.对锐器伤的防护知识需求较高。

从表3表4中看出大部分学生没意识到锐器伤的危害,而对相应的职业防护知识需求较高。多种血源性疾病可通过锐器伤的途径传播给医务人员,据报道,被HBV、HCV、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的相应病原感染率分别为6.0%~30.0%、0.4%~6.0%、0.3%~0.4%[2]。锐器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职业性损伤,学生在学校技能操作期间,尤其在临床实习期间,特别容易发生锐器伤。本调查显示,加强学生职业防护、预防护生锐器伤不容忽视。

四、对策

1.加强技能提高的同时,增强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

(1)现阶段,学校注重技能型教学、引导学生凭技能就业的理念贯穿在教学工作的始终。具有技能的中职护生现已成为各大医院的抢手货。护生在校期间的专业技能培养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对于护生在校的职业防护教育,不仅反映护生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为将来从事该专业避免医院感染、预防血源性传染病的流行以及进行职业的自我防护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次调查显示,护生在实验操作课中锐器损伤发生率较高,占28.70%,应引起护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对护生在加强操作技能培训时,应注重对其进行职业防护的教育,把两者放在等同的地位,以提高防护意识。表1所示,护生发生锐器伤的原因中各种实训操作中发生率较多。这就显示操作技能安全教育是护生在校教育的当务之急,操作技能安全教育亦是实践教学重要环节之一。

(2)实验器材不充分、实验室人较多,操作不规范、不熟练等是导致锐器伤重要原因。学校应加大对实验室的投资力度,提高现有的实验室条件,多购置实验操作所需器材,保证在单位时间内能人人有份,积极参与技能练习。另外,在现有条件下,有序开放实验室,实行实验室护生的自主管理,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使护生能在课余时间训练,从而减少单位时间训练内容及人数;同时为减少冬季寒冷引起的操作伤害,则建议对学习内容进行调整,将可引起锐器损伤的学习内容放在其他季节,而其他的内容如铺床、灌肠等内容安排在冬季。如条件许可,应增加对实验室建设的投资,扩大实验室范围,安装暖气设备等。在引起锐器损伤的环节因素中,排在首位的是处理实验废弃物,与李映兰[2]等报道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实验操作课注重技能的传授,忽视废弃物处理有关。其次是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等,可能与这些操作较难,护生难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有关。因此,对于易致锐器损伤的环节因素,护理教育者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不但要教给护生技能,而且废弃物的处理也很重要,同时对较难的操作要反复示教,直到护生掌握为止,并及时纠正护生的错误操作,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

3.23%护生认为教师示教不明确与锐器损伤的发生亦有关系。随着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发展,临床上的操作也在改进,如安全留置针的操作等[3]。提示教师要加强自我学习,且与临床相结合,改进教学内容,以使护生进入临床后能更快适应。

(3)加强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在学校,应该形成职业防护教育的完整体系。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甚至是班主任.都必须要形成危机意识。利用“危机管理”的理念,强化学生安全意识。具体来说,就是:①专业教师根据行业特点,运用活生生的事例说明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养成自我保护、培养良好习惯的必要性;②班主任根据学生身边的事实,从点滴着手,从思想上巩固、强化学生自我防护的意识;③领导重视,将职业防护教育纳入到学生素质教育的体系当中。通过全方位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习惯,养成职业防护的意识。

2.完善护生职业防护的相关措施。

建立领导、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一体化的监管制度。对于学生发生的职业伤害,发现一起,处理一起,规范一次,总结一次,形成完整的预防措施。

(1)对护生进行严格的入校体检、筛查。对于不适合从事护理专业工作的学生,建议转到其他合适专业。同时在学生就读期问,实行计划免疫。在入校时检测血中肝炎病毒情况,如为阴性,则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在学生进入临床之前,再次进行相关检查,如发现有危险因素存在,则进行及时处理。

(2)各种防护设施的加强。对于护生学习所用的各种用物,包括护士服、口罩、帽子、手套,练习使用的各种物品,尤其是注射使用的注射器、头皮针、消毒液、生理盐水、胶布、纱布、输液器等等,必须严格进货渠道,保障货品的安全,减少对护生的危害。

(3)建立完善的报告制度。形成学生(学生干部)——任课教师(实验室老师)——辅导员——院领导的报告制度。学生发生意外以后.可以第一时间得到处理,同时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引起全体同学的注意,减少受伤同学的痛苦,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4)对职业教师强化要求,加强培训。学生的技能是从专业教师处学习得来,学生的很多习惯也是从专业教师那里得来的。因此,专业教师应严格要求自己,这对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示教及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按规范操作,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同时,要强化学生的“爱伤”观念。如对于物品的处理等,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切不可马马虎虎,动作粗鲁。

(5)实验室标识明确、布局规范。护生的操作练习都是在实验室完成的。因此实验室布局的完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起到警示的作用。对于操作用物的摆放、归类、废弃物品的归类处理、相关的流程、要求、注意事项等等完善,学生在练习过程很容易就形成了习惯,同时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养成职业防护意识、保护护生安全的防护环境。

3.加强与医院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医院对一线护士进行强化的职业防护培训,一方面规范临床护士的技术操作,同时降低职业危害的风险。学生进入临床后,专门的临床带教老师会负责起学生的临床见习,这样一来,学生所学也就是很规范的操作。同时在带教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引导,也大大提高了护生的培养质量,使学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4.进行专门的职业防护教育。

仅教师教学过程中渗透学生职业防护意识的培养是不够的。还必须进行专门进行相关的职业防护培训,尤其是在大学二年级,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更要进行职业防护的强化训练。对临床护生的培训中特别要强调防护用物如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提高自我防护意识,纠正一些不安全行为如套回针帽、分离针头等。同时也要积极地对学生在强化练习中出现的危险行为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引导。护生能否养成良好的职业防护习惯和行为,学校教育是一个关键时期。如果不加强护生职业危害与职业防护教育,不提高护生职业防护意识和能力,护生在校学习、实习过程中则随时可能受到职业损伤,医院则很难有效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学校作为“自衣天使”的摇篮,承担着培养护士的重要责任。培养在校护生的职业防护意识,对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事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许燕提高护生的自我保护能力的探讨.国外医学护理学册,2005,24,(2),81。

[2]映兰罗贞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67。

[3]陆海文陈思卉王东霞等安全留置针的临床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6,2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