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剖宫产术中应用剖宫产产钳解决娩头困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再次剖宫产术中应用剖宫产产钳解决娩头困难

周锦兰

周锦兰(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北桥镇北桥街道卫生院妇产科215144)

【摘要】目的对再次剖宫产术应用剖宫产产钳的娩头困难进行解决。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18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采用手取胎头的方法,实验组产妇采用产钳娩头的方法。对两组产妇胎头分娩时间、婴儿窒息情况、婴儿产伤情况、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切口延裂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在妇胎头分娩时间、婴儿窒息情况、婴儿产伤情况、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切口延裂情况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再次剖宫产术中应用剖宫产产钳,能够有效减少胎头的分娩时间,降低新生儿的异常情况以及产妇子宫切口撕裂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再次剖宫产术剖宫产产钳娩头困难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194-02

在目前,剖宫产率开始不断增加,因瘢痕子宫、胎位不正以及瘢痕子宫合并双胎妊娠造成的再次剖宫产例数不断增加,其中因为腹腔粘连以及瘢痕组织的出现,加上子宫下段切口位置的向上移动,导致的胎头娩出困难的机率不断加大[1]。在此次临床研究中,我院对需要行再次剖宫产的产妇进行了分组研究,实验组采用产钳进行协助,效果显著。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18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例产妇因瘢痕子宫合并双胎妊娠造成再次剖宫产,有4例产妇则因为胎位不正所致,有20例因首次手术切口为下腹部纵切口所致,有154例则是因为瘢痕子宫单胎头位妊娠所致。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9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手取胎头的方法,实验组产妇采用产钳娩头的方法。对两组产妇胎头分娩时间、婴儿窒息情况、婴儿产伤情况、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切口延裂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1.2方法

1.2.1手术方法

所有产妇的手术方法均为腹膜内中下段横切口,麻醉方式上有175例产妇选择了腰硬联合麻醉,有5例产妇采用了连续硬膜外麻醉。产钳选择短柄双叶剖宫产产钳,长度为26厘米,没有盆弯。

1.2.2娩头方法

施术者对产妇进行开腹,并将粘连带分离,在产妇的子宫下段作一切口,切口位置位于瘢痕上方,距离瘢痕1厘米到2厘米。将产妇羊水进行清理,胎儿耳部如果处在子宫切口的上方,则可以采用产钳协助胎头进行分娩,过程需要施术者将右手置入切口,并进入宫腔,到达胎儿头部下方后,确定胎儿的耳部位置,枕前位以及枕横位则直接使用产钳,枕后位需要将胎儿头部转至枕横位,然后再使用产钳。施术者左手握住左叶产钳的钳柄,将钳匙位于上方,并使用右手进行引导,将产钳缓慢置于胎儿的头颞部,将左手置入产妇子宫右侧壁以及胎儿头部的中间。使用右手握住右叶产钳,将产钳置于胎儿头部的另一颞部,将两个产钳扣合,夹持之后开始向外牵拉,助理需要在产妇的子宫底部进行推压,从而帮助胎儿头部的分娩。

如果胎儿的耳朵处在子宫切口或者在子宫切口的下方,则需要采用手取胎头的方法,头部分娩过程需要控制在90秒以内。

1.2.3胎儿头部分娩时间计算

产妇子宫下段肌层切开后,将羊水处理干净后开始计时,直至胎儿头部顺利分娩,并使用面积法对羊水处理之后术中的出血量进行统计。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胎儿头部分娩情况比较

如下表所示:

表1两组产妇不同时间段胎头娩出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小于60秒60秒到150秒大于150秒

实验组9079(77.8%)11(12.2%)0(0)

对照组9056(62.2%)34(37.8)0(0)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产钳娩头的方法在胎头娩出的时间上相比手取胎头的方法更短,两组患者在头部分娩时间的比较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新生儿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较

如下表所示:

表2两组产妇胎儿不良情况发生率比较

组别例数新生儿窒息头皮血肿不良情况发生率(%)

实验组900(0)0(0)0

对照组902(2.22%)2(2.22%)4.44%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实验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以及切口延裂情况比较

如下表所示:

表3两组产妇产后出血以及切口延裂情况比较

组别例数产后出血切口延裂

实验组901(1.11%)1(1.11%)

对照组903(3.33%)3(3.33%)

由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实验组在产后出血以及切口延裂上,发生例数相对较少,P<0.05。

3讨论

在目前,我国剖宫产率不断增加,因新式剖宫产的切口相对较低,加上腹腔存在粘连情况以及瘢痕组织的出现,导致了再次剖宫产率的加大。相关研究以及资料表明,产钳娩头在再次剖宫产术中的切口裂伤的机率相对较小,分娩时间大大缩短,降低了新生儿的异常情况发生率,产钳选择双叶小产钳,能够减少手术出血的量。此次临床研究中,实验组采用产钳娩头的方法,效果显著。可见产钳在再次剖宫产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2]。

参考文献

[1]马玉燕,高凌雪,李桦.新式剖宫产术中娩头困难的处理技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0):734.

[2]严海燕,曹瑞霞,李娜.剖宫产术中实用小产钳66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6):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