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3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分析

谭树勋

黑龙江省地质调查研究总院黑龙江150036

摘要:近年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特点,以及常见的几种地质矿产勘探技术。在探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地质调查的关系与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地质找矿间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从多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地质找矿

一、前言

作为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矿产资源的关键地位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地质找矿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二、概述

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在地下矿藏中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于能源的利用逐渐的增加,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经成为了国家重点关注的问题,在自然资源的开采中,要不断的利用现代化技术,提高自然资源的开采率,并且要对环境进行维护,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经济和资源的持续与和谐发展,这也是矿产资源实现综合利用的核心。

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较多,总量比较丰富,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多,使得人均占有的资源量逐渐减少。此外,我国的重要能源资源储存不足,例如我国的铁矿石总量丰富,人均消费量较高,占据世界人均消费量的129%,但是铁矿石的人均占有量只有42%,由此看来,我国铁矿石资源存在不平衡的状态。除此之外,我国矿产资源还存在着难采、难选矿多的特点,伴生矿床较多而单一矿床少的特点。这些矿产资源的特点决定了我们需要对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才能够更好的提升资源的使用效率。

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特点

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国的大部分事业之中,矿产资源是具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因此,倡导矿产资源能够综合的利用起来,是我国经济能够向前迈进的最必要措施。最近几年当中,我国社会经济处于直线的上升期,发展快速性使得矿产资源在使用量上日益提升,导致了矿产资源的容量一度的不能够充足供应。虽然我国是资源大国,但是人口也居于世界首位。在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上,主要蕴含着几项突出的特点:

1.单一型、中小型矿床少,大型、共生型矿床多

在我国,有许多的大型、共生型矿床,而单一型和中小型矿床相对是较少的,以有色金属矿山的锌、铜、铅为例:在共生型矿床数量在45种时,33种是可以使用的,综合回收的可利用量达到了总量的1/6左右。有300个左右的铜矿山可以拥有50万吨的储量。在世界上的所有铅锌矿39个是超过了500万吨的,其中有3座是属于我国的。因此,我国一定要严格开展矿产资源,让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够合理、有效。

2.我国少富矿、多贫矿、难选的矿多、易选的矿少

我国的矿产资源勘查过程中,发现了近200种矿产,其中有许多的矿产大部分都属于贫矿,例如:磷矿、铁矿、铜矿等。在资源储量的范围内占据32%的平均品位则是铁矿,贫矿则占据了47.6%;其中铜矿在平均品位上,都不如铜矿大国平均品位的35%。铁矿的储量在明确的探查之后,以总量为单位,占20.8%的是赤铁矿和钒钛磁铁矿、占48.8的是贫矿、占2.4%的则是褐铁矿。我国的小部分矿山具有较高的铅锌矿品位,但是其中的大范围氧化矿是不能够利用的。

四、常见的几种地质矿产勘探技术

1.地质矿产雷达、重磁电勘探技术

地质矿产雷达、重磁电勘探技术在油田、煤矿领域的应用较为普遍,该技术主要通过具有较高精度水平的重力或电磁技术进行石油和煤炭资源的勘探,通过对勘探区域电磁感应数据的测量实现资源探测。地质矿产雷达、重磁电勘探技术在部分地质断裂或沉积区域的勘探中有理想的实用效果,对于深层找矿工作有着理想的辅助效果。

2.地质矿产测井勘探技术

地质矿产测井勘探技术综合应用气测井、水文测井等多种技术,针对勘探区域地质条件中的核、声、电等物理参数进行测井分析。相关实践经验表明,地质矿产测井勘探技术在煤矿领域的勘探精度可达10cm,在非煤矿山的勘探也可达到2Ocm的精度水平。地质矿产测井勘探技术是当前煤炭矿山行业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找矿勘探技术,通过测井勘探技术的应用能够成功获取探测区域煤层厚度、性质以及质量等多项开采利用数据,帮助煤炭行业工作者准确的获得煤层地质内部泥沙、炭灰水含量等重要参数,从而制定科学的煤炭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实现高校的探测开采以及生产管理。

3.地质矿产高分辨地震勘探技术

地质矿产高分辨地震勘探技术依托于二维、三维以及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仪进行地质勘探找矿工作,实现了复杂地质条件下矿产资源的有效探测。地质矿产高分辨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矿产资源找矿技术,具有勘探效率高、勘探信息全面、结果分析数字化等多项优点。对于勘探难度较高、矿产资源分布较为复杂的分叉区、合并区以及断层区,均可以通过高分辨地震勘探技术进行准确的勘探,从而对矿产资源分布情况进行划定,准确定位相应开采目标资源的发育带,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五、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与地质调查的关系

1.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是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内容

我国矿产资源中共生、伴生矿多,单一矿少,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水平在资源利用工程中更显得重要。我国已探明矿床中伴生两种以上有用矿产的矿床占80%,有些大型综合性矿床伴生有益组分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主元素的价值。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利用研究,对增加矿产品种、缓解资源紧缺状况、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地质调查为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地质调查工作包括对矿产资源实行综合勘查、综合评价、综合开发、综合利用研究,而我国矿产资源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利用之后,现在面临的可利用资源主要为低品位、难选冶资源;同时,资源的枯竭也要求寻找替代资源和对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以扩大资源供应来源,降低开发利用成本。

从节能降耗角度考虑,通过改变粗放式、掠夺式的矿山生产方式,以提高采选回收(采)率和采选后副产资源(废弃物、尾矿、煤矸石、废石等)的综合利用率,能为矿业企业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带来巨大的生机。

3.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

现在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中采用了物探、化探、遥感、钻探、坑探等矿产资源勘探技术及大型、精密试验测试、计算技术,提高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综合利用的科学技术水平。开发了一大批实用、低成本、高附加值、经济效益好的技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成效显著,使我国地质调查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研究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六、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地质找矿间存在的问题

1.地质找矿难度大

地质找矿难的问题不仅仅是我们国家存在的资源开采的现状,在世界范围内也已经成为了首要的问题。自从人们开始利用自然资源后,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革命与提高,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的加大,自然资源也在大幅度的减少,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科学人员不断的开发新资源,提高勘探和开采技术,对更深地质结构中的资源进行开采,提高水域中能源的利用。但是,由于技术有限和地势环境等影响,矿藏并不容易开采,甚至是找不到能源的藏储地,找矿难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难题,因此,在现有能源开发的基础上,提高综合利用十分的必要。

2.矿产资源开发粗放,利用效率低

能源的开采率与应用率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自从市场经济体制实施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工业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专业人才的技术培养上也有了新的突破,从而促使了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但是,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具有多方面的不足:

(一)小规模的矿藏开采企业较多

我国的煤矿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在广袤的地理环境中,资源比较分散,从而就有不同的企业进行了矿区开采的承包,而这些承包企业操作技术比较落后,人员的专业技术不过关,虽然矿区较小,但是从综合利用资源的角度分析,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另外,在环境的保护中,小型开采企业也存在意识和技术上的缺失。

(二)资源回收率低

我国虽然已经有了资源回收利用的意识,但是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回收率仍然比较低。仍有大量具有重大回收利用价值的矿产,未能得到充分的回收利用,资源存在浪费严重。

(三)环境污染严重

在粗放型的资源开采施工中,由于操作技术的落后,管理水平的缺失,不能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进行资源的综合利用,过度的开采没给环境带来了较大的负担,破坏了地质结构的稳定性,影响也动植物的多样性发展,生产和生活垃圾的堆放,工业废水废气的排出,造破坏了空气、水质和土壤的生态平衡,也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3.行业不规范

在传统施工技术与新技术的应用中,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较多小型煤矿企业出现了行业不规范的现象,没有按照国家的规定,进行先进技术的应用,在地质勘探和开采中,对施工要求进行流程的缩减,以减少工程成本的投资,但是却造成了矿区的开采率不高,破坏了原有的煤矿地质结构,还对周围环境造成了破坏,行业的规范性急需整顿。

七、处理措施

1.健全法律系统,增加政府投入

我国矿产资源在综合利用的过程中出现效益、技术以及环境等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我国法律法规系统。因为我国在有关矿产资源开发和运用方面不具有完整的法律法规系统,很多矿产开发和利用的国有和私有企业在运作方式上采取粗放的形式,直接导致资源开发出现浪费的情况。另外,我国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相关的标准化系统建设上不够完善,其中资源利用申报制度也存在缺陷,直接影响了矿产品开发效率。

因此,为了提升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我国应该健全资源相关法律系统,并增加政府方面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支持矿产资源合理开发项目的发展。首先,我国应该加快建设资源综合利用相关的配套法规建设,尽快促使矿产资源的合理运用能够成功纳入法律体系当中,实际发挥其规范性作用。另外,在相关法律系统制定的过程中,有关人员应该明确企业对于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要求,对于废石以及尾矿等相关矿山固体废弃物在回收和使用权上进行界定。其次,在政府投入方面,我国相关政府单位应该加强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给予相关企业在政策上的优惠,并增加资金投入。具体表现为:国家为相关单位建立资源综合利用的专项基金会,并号召政策性银行提供专项贴息等信贷优惠政策。除此之外,有关部门还应该帮助有关企业招收矿产资源开发和运用的专业人才。

2.增强技术研发,提升矿产资源利用效益

技术水准直接影响矿产资源开发和运用效果。因此,矿山企业应该将新型科学技术作为其发展的先导力量,在矿产的采集和冶炼等方面加强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另外,针对伴生矿产以及较为复杂的冶炼技术和废弃物综合运用的问题展开技术攻克,提高企业自身的矿产开发和运用的实力。矿产企业在实现技术开发之后,应该加强对可行技术的转化和应用。我国相关企业可以在结合本国资源情况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提升利用率。当矿产企业的技术研发以及应用得到成功之后,企业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益也就随之上升。但是,仅仅依靠技术的支撑难以真正实现矿产资源利用效益提升的目的,还需要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矿产企业的市场走向,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矿产品,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3.建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监管机制

完善化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监督机制能够为促进资源的合理运用提供保障。首先,我国应该建立如何本国矿产资源利用特点的监督和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综合运用的评价系统。对于具有较大运用价值的矿产种类以及伴生矿产种类的回采率以及回收率等制定科学的经济和技术标准,将矿产资源的综合运用监督系统实现科学化和量化。另外,我国有关部门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监管范围内应该提高法律支撑,实行执法监督职能。例如:在综合矿床的审查中,对于没有进行严格的勘察以及评价的勘探报告坚决不予认可。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对于矿山企业的资源开发项目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和评价,减少资源浪费。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对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的研究分析,对于其良好实践效果的取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地质找矿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其关键环节与重点要素的重视程度,并注重其具体实施策略与过程的严谨性。

参考文献:

[1]崔振民,吴伟宏,姜琳,等.浅析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J].中国矿业.2015(10):60-62.

[2]张茜.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J].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5(02):115-116.

[3]李瑞军,唐宇,王海军,等.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4(09):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