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2-12
/ 2

论小学数学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

郭富艳

贵州省兴义市文化路小学郭富艳

【摘要】课堂教学中师生有效的交往,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更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何正确认识课堂教学中真正意义上的师生有效互动,是教师们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文章认为把握课堂情绪,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策略,创造条件促进多向交流策略,促进课堂的有效互动策略。从而使得学生在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的同时,时时闪现生命的灵性和活动,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2-0061-0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客观有效的交往,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也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真正有效的互动交往,才能促进教学相长。当然,数学活动的教学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那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如何应用课堂教学互动策略,使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和谐的互动状态,提高课堂互动的有效性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探讨。

一、善于运用情感进行有效互动

海因﹒雷曼表曾说:“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地提出更容易让人接受。”常看到一些特级教师在上公开课前的几分钟时间里,经常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这一些便是为上好课做的互动交往情感的准备。而数学课本身就缺少情感的教育,面向的是枯燥的数字和生活中的常见的问题,数学课中更需要师生情感的互动。互动的情感可以说是给数学课增加了愉快的添加剂,让学生学起来不累,让教师教起来有劲。如教学《因数和倍数》时,课前老师出示一组与所学知识相关的数据3、5、18、30、36,让学生通过猜这些数据分别是代表老师的一些什么信息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自然地把自己的情感融进去,营造了一种师生平等融洽的教学氛围。学生的激情高涨,在感情上与老师打成一处,整个课上学生发言积极踊跃,精彩纷呈。教师与学生情感的互动,对上课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善于创设情境进行有效互动

儿童的认知过程以感知、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的方式为主,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各种方法,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见解,以形成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求,使他们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如在教学“米、分米、厘米的认识”时,老师在黑板上写出1、10、100问:谁能在每个数后加上一个单位名称,并用等号把这3个数字连起来?这时学生对问题感到惊奇:“100总比10和1大,怎么能用等号连起来呢?”此时学生陷入了沉思。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有利于唤起学生的认知兴趣,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积极思考问题,从而使得思维进一步开阔,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三、善于利用知识进行有效互动

1、选材时要选学生易接受的材料。在上课前教师往往会选择很多材料,但是教师在选材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对新旧知识的联系。记得三年纪数学书中有些应用题的例子学生很难理解,笔者就经常给他们换一些他们容易接受的材料。如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书上主题图是北京天安门广场,学生对这张图上的方向就感觉很模糊,内容感觉很遥远,没有探究的兴趣欲望,于是就改用自己学校的方位图来应用,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性高涨了很多。

2、选材时要选学生喜欢的材料。特别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教师相差很大。教师应该立足在学生的基点出发,在课堂中尽量显示儿童化、趣味性的材料,当然要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如低年级中童话故事之类的就引用得特别得多,还有如“猫和老鼠”、“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等等,选择这样例题往往能打动学生的心,使他们有很高昂的学习热情,反过来教师也被学生的情绪所感染,上课的激情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善于在学习过程进行有效互动

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是交织着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等。所以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学习过程中的“探究点”。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一知半解”的事物更容易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也往往能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如教学“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作为计算结果的得出其实并不难,很多学生都会,但对运算的理解则有一定的困难,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显然,引导学生运用11—20各数的组成,掌握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中老师可设计这样的互动过程:师生共同列出算式:11+2。老师问:“结果是多少呢?”很多学生说是13。老师继续追问:“那么11+2为什么等于13,你是怎样想的?你能告诉不知道的同学吗?”……学生开始寻求证明自己答案的途径和方法。此时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互动,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可以是口头表达,也可以是小棒操作。小棒操作的过程正是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算理的重要过程,完全可以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自然引出。这里教师正是利用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知半解”,设置挑战性的问题,与学生进行有效地互动,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这样的师生互动才是真正有效的。

五、善于在平等和谐氛围中进行有效互动

“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出题,学生做。”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严重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有时候不防改变学生与教师的角色,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让老师做学生。如在四上数学广角的对策论里边,在探索数数对策时,教师说:“哪位专家能来打败我?”“你夸了海口上来的,可不能输哦!你对我有什么要求吗?”“林专家,你打败全班无敌手,肯定是有什么法宝方法的吧?能教教我吗?”“谢谢这位专家,教给我们这方法……”这样一来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更主要的是使师生的角色互换,有利于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师生互动作为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要真正体现它的有效性,教师不仅要在理念上重视它,更要在实践中处理好互动中形式与实质的关系,要以平等的师生观来指导与学生的交往过程,通过师生平等对话,构建起轻松和谐的数学课堂,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赵栓华,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J].新课程学习2009年04期

2、徐晓鸿,小学课堂互动交流活动的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2011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