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喉罩通气在乳腺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分析喉罩通气在乳腺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

汪竞之

汪竞之(湖北省通山县人民医院麻醉科437600)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7-0029-02

【摘要】目的临床分析喉罩通气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麻醉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给予喉罩通气,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通气。对比两组的罗库溴铵与普利麻的用量、清醒与拔管时间,TO(麻醉前)、T1(术后清醒即刻)、T2(拔管即刻)心率、动脉压、恶心呕吐、苏醒期躁动等气道反应。结果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罗库溴铵与普利麻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清醒与拔管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心率与动脉压比对照组平稳,气道刺激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喉罩通气,可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血流动地学变化较小,降低气道的刺激反应,使用更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喉罩通气插管通气乳腺癌根治术麻醉

实施乳腺癌根治术,是一种体表手术,不涉及到内脏与肌肉松弛,且手术时间较短,然而手术存在较大的创面,需要有完善的镇痛效果。在硬膜外实施麻醉,严重影响了呼吸循环,镇痛效果也不明显。随着喉罩通气导管的研发,它具有置入简单、喉管无机械性侵袭的功能特点[1],因此在临床麻醉上广泛应用。笔者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其中35例实施喉罩通气麻醉,取得了良好的麻醉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年龄39-66岁,体重为46-66kg。排除标准:糖尿病、高血压、呼吸道感染、凝血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肺功能异常、心功能异常。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室后,两组患者均行单词静脉推注,随之进行持续性静脉泵柱,入室后,将患者的静脉输液通道开放,与心电图、二氧化碳检测仪器、脉搏饱和度、血压袖带进行连接。在手术前给予0.3mg东莨菪碱、0.05mg/kg咪唑安定的静脉注射,给予患者10ml/kg的乳酸钠林格液。麻醉诱导给予0.2mg/kg普利麻、3ug/kg的芬太尼、0.05mg/kg的咪达伦、0.6mg/kg的罗库溴铵。

研究组给予喉罩置入,对照组给予气管插管。成功置入后,与麻醉机相连接,利用机械通气调节呼吸,设定各种参数:潮气量:9ml/mg,呼吸频率:11次/min,呼吸比:1:2。保持呼吸与参数值趋向稳定。在手术中,利用靶控进行输注用药,选择4ug/ml的普利麻靶,5ng/ml的瑞芬太尼,8ug/kg的罗库溴铵。手术前20分钟,停止普利麻的输入,输注瑞芬太尼至手术完成。待手术完毕后,患者的生命体征体征趋向平稳,将气管或喉罩拔出,并返回至病房[2]。

两组患者均行单词静脉推注,随之进行持续性静脉泵柱,入室后,将患者的静脉输液通道开放,与心电图、二氧化碳检测仪器、脉搏饱和度、血压袖带进行连接。在手术前给予0.3mg东莨菪碱、0.05mg/kg咪唑安定的静脉注射,给予患者10ml/kg的乳酸钠林格液。

1.3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数据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明显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罗库溴铵与普利麻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醒与拔管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与动脉压比对照组平稳,气道刺激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表2所示:

表2两组患者的心率、动脉压对比

3.讨论

乳腺癌根治术,需要进线选择斜切口、横切口与竖切口、游离片瓣、切断胸肌、显露腋静脉、清扫淋巴结、引流等。因此,对于麻醉与镇痛的要求较高。合理的麻醉可有利于乳腺癌根治术的顺利进行[3]。

喉罩主要由套囊、喉罩插管、指示球囊、充气管、机器端接头和充气阀组成。适用于麻醉或药物镇静的病人以及急救和复苏时需紧急进行人工通气支持的病人,以达到上呼吸道通畅。与气管插管相比较,喉道刺激小,呼吸道机械性梗阻少,病人更易于接受,插入和拔出时心血管系统反应较小,术后较小发生咽喉痛,无需使用咽喉及肌松剂便可置入,操作简单、易学、初学者经数次训练便可掌握[4]。

在本组实验中,选择喉罩插管与气管插管进行临床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罗库溴铵与普利麻的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醒与拔管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与动脉压比对照组平稳,气道刺激明显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针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喉罩通气,可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血流动地学变化较小,降低气道的刺激反应,使用更为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颖,连文洁,汪春英等.喉罩与气管插管用于全麻乳腺癌根治术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23(4):288-290.

[2]余小玉,徐汝玺.喉罩通气在全麻下乳腺癌根治术的应用效果[J].江苏医药,2011,37(8):957-958.

[3]郑颖,汪春英,张爱萍等.喉罩全身麻醉自主通气在乳腺癌根治术的应用[J].上海医学,2009,32(11):1007-1010.

[4]侯丽宏,宁养红.ProSeal喉罩对老年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0,29(6):492-494.